澳大利亚健身休闲产业纵览

2012-07-17 10:04阿库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体育用品澳大利亚

□ 阿库

澳大利亚全国多位处于热带到温带地区,全年阳光普照,气候分明宜人,先天造就一个适合各种户外活动的良好环境,是以澳大利亚全国国民及政府皆相当喜爱并重视各类户外休闲娱乐及体育活动,其中尤以各类体育产业,可以说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展之重点,而随着近十多年澳大利亚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健康意识的抬头,带动全民健身文化普及,使澳大利亚的健身产业发展迅速,几乎可以说是整个亚太区健身中心发展最成熟的地区。健身及休闲产业的范围十分广泛,尤以休闲产业尚牵涉到文化、艺术、旅游、观光等完全不同的层面,其统计数据及分析一一详述有其难度,本文将针对澳大利亚健身市场的规模以及主要的连锁健身企业做介绍,并分析运动休闲产业的现况及进出口数据供国内厂商参考。

澳大利亚健身器材产业市场发展

澳大利亚人长久以来对运动的狂热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对各类大型运动赛事的疯狂之外,每届奥运会所交出的亮丽成绩表更能证明澳大利亚人对运动极为重视。在2008北京奥运会时获得14块金牌、15块银牌及17块铜牌,排名第六大金牌国家。而当时澳大利亚仅2100余万人,若以人口比率而言,澳大利亚得奖率居全球之冠,在世界体坛上稳居强国地位,而此地位的取得,自然来自澳大利亚国民及各级政府对运动全面及长期的支持。

澳大利亚人对于健康活动的消费更是绝不吝惜,除了天性热爱运动之外,由于多数国民体形过胖,所以澳大利亚的各类健身中心广受欢迎,健身俱乐部、瘦身中心一家一家的开业,而游泳池、各类运动设施以及场地的建造也持续增加,根据IBIS World的产业报告估计,2004-2005年由各类健身运动中心、大型赛场以及其设备所产生的总收益约21.7亿澳元,每年呈现稳定增长,到2009-2010年约达26.6亿澳元,现在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9万人,总薪资支出约7.85亿澳元。针对健身产业来看,现在全国健身房或各式运动俱乐部的会员约有180万人,自2005年来几乎每年呈13%的增长,虽然2009年因为经济衰退导致许多人缩减了休闲健身或是观赏球赛的支出,但是健身产业在2009年仍旧呈现4.1%的增长,IBIS World估计未来几年增长率将会在4.3%左右。

另外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健身中心每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2001年的667家增加到2004-2005年的824家,平均5年共增长24%,尤其以新南韦尔斯州(增长62%,现达到306家健身中心)以及昆士兰州(增长61%,现达到185家健身中心)增长最为显著。而以营业额方面来计算的话,2000-2001年的年营业额约2.94亿澳元,至2004-2005年增长至6.79亿澳元。数据显示,全澳大利亚健身产业的从业人员在2006年达到1.8869万人,其中有1.38万人为健身教练,其次3406人为运动中心的管理者以及1663人为健身中心的管理者。

澳大利亚统计局在2006年所做的调查显示,有1050万的澳大利亚人在2005-2006年参加过健身活动,其中约有200万人(占当时澳大利亚人口的13%)参加过有氧舞蹈与健身(Aerobics/fitness)等健身活动(包括在健身中心、公寓或家里的健身房、公园或是其它小区所举办的健美操都计算在内),这个数据中的女性约占130万人,男性则占74.5万人。另外有17.7万人参加举重训练,这个运动吸引的大部分是男性,占了约12.8万人,女性约只有4.86万人。参加瑜伽活动的约有27.4万人,其中超过九成都是女性。也有约12.5万人参加普拉提,女性也高达12万人。依据种种数据来看,澳大利亚女性顾客健身的比例远较男性为高,应该是女性都较为注重身材健美以及健康所致。

澳大利亚健身市场主要服务商

澳大利亚的健身产业的进入门坎越来越高,有些小型的健身中心渐渐被迫退出市场,或是被整合并购,大型连锁健身中心则占据了80%的市场,不论面积的大小都拥有数量庞大的会员,地位稳固。换句话说,小型或单一的酒店健身中心、运动俱乐部只占了市场的20%。澳大利亚健身服务市场的特色之一是健身中心的规模大小在这个产业中具有非常关键的竞争优势,大型的连锁健身中心不但能够提供广泛而多元的服务,而且可以让会员在不同的分店使用服务,当然能够吸引更多的会员,同时企业也较容易的去整合降低器材设备的采购更新维修或营销费用等支出。

女性健身中心这一特定市场的整合度相当的高,几乎被Curves与Contours Express两家垄断,Curves于1992年在美国创立,是国际知名的运动健身中心,现今全球60个国家已有超过1万家分店,在澳大利亚也有超过300家健身中心,目前全球有超过400万以上的会员。另外Contours Express于2000年创立,也是美国品牌,2005年在澳大利亚开了第一家健身房,截至2009年10月已经开设了180家健身房。

不过就整体健身市场来说,Fitness First还是稳居澳大利亚市场的领导地位,Fitness First在1993年崛起于英国,在200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健身俱乐部集团之一,现在全球有超过500家健身中心,在澳大利亚则有90家连锁健身中心,会员数达34.2万人,如果以整个休闲产业而言,Fitness First在2003年的市场占有率约8.1%,经过5年的稳定增长至2008年达到13.9%,若是单纯以健身中心的市场占有率而言,Fitness First在全澳则有38.6%,在2009年营业额达到3.27亿澳元,较前一年增长15.9%,虽然全球经济危机对于招收新会员的增长率稍微有所影响,但是旧有会员的忠诚度仍然很高,并且Fitness First在最近的几年中一直处于扩张阶段,平均每年新开10家分店。而位居澳大利亚健身市场占有率第二的Ardent Leisure Group,则可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健身休闲产业集团,它旗下产业包含位于黄金海岸的世界级游乐场如Dreamworld、White Water World & Q Deck Theme Parks、连锁保龄球馆(AMF Bowling-全澳及纽西兰达45家连锁店、Kingpin Bowling)、高级游艇俱乐部d'Albora Marinas、健身中心Goodlife Health Clubs (全澳有33家连锁健身中心,会员达到9万人)等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澳大利亚十频道电视台(Channel Ten)播出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健康减肥瘦身节目——Biggest Loser。主要是结合健身业者对身患肥胖症状愿意改变现有健康状况的澳大利亚人,以参加节目减肥竞赛并赢得奖金的方式做健康促进倡导,如:健康常识特别是饮食、运动、预防和个人生活方式管理,以及营养师、医师和专家在健康减肥的情况下给予健康建议。该节目把参赛者在竞赛减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向专业健身、运动、健康饮食人士请教,并同时分享和教育大众如何达到平衡运动与饮食的健康生活。

澳大利亚休闲产业市场发展

因为澳大利亚人从小受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一般也多喜好各种户外休闲活动,而一般家庭也都极为注重各类体育活动,各地学校或小区也常组织到地方性的运动俱乐部,且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体育项目可参与,很多小孩子未满周岁即开始学游泳,各地都有专门训练小孩子的游泳学校。小学生则自六岁起即开始参加足球、无网篮球俱乐部,较大一点则另有网球、板球、橄榄球、澳式橄球、棒球等俱乐部,各区都组成运动俱乐部,每逢周末分别与该区或邻近区域内不同队伍比赛,每星期中有一或两天课后练习,由于家长需负责接送,可谓全家动员参与,至于一般国民也多参与各地区俱乐部或从事多项的体育活动,如高尔夫球、网球、板球、橄榄球与各项水上活动(游泳、冲浪、潜水、风浪板及划船等)。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也常年投入巨额经费在各项运动设施的兴建与维护,所以各项休闲活动的室内或户外场地、硬件设施多且完善。澳大利亚人对参与运动观赏尤其疯狂,除了国际性板球比赛外,每逢举办全国性的澳式橄榄球和墨尔本杯赛马,当地政府为鼓励人民前往现场观赏比赛以及参与盛会,特别放假一天,由此可更看出澳大利亚政府对运动休闲产业的支持与重视。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最新的“参与休闲运动及体育相关活动普及率”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于2009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参与休闲运动及体育相关活动比率为64%,约1447万人。整体来说,女性平均为65.7%,约940万人参与休闲运动及体育相关活动。男性平均为66.0%,约911万人参与休闲运动及体育相关活动。其中15岁到17岁年龄层和25岁到34岁年龄层分别占79%和69.5%。虽然因男女性别及年龄因素而有差异及具递减现象发生,65岁以上的女性参与率达47%、男性也有49.6%的高比率,仍可感受到该国运动风气的兴盛。

同份报告中还指出,澳大利亚15岁以上人口最常参与的休闲运动为步行,约有超过400万人,因为澳大利亚国家公园林立,有许多步行步道供民众利用,而一般住家环境多有小区建设步道和公园等等,直接影响民众选择步行或与步行有关的休闲活动如蹓狗、骑脚踏车等居家适宜的运动。女性步行参与率为30%(约266万人),较男性参与率15.6%(约135万人)踊跃,多出将近两倍。其它较为流行的休闲运动还有:有氧舞蹈与健身、游泳、骑自行车、跑步等。

2009 澳大利亚15岁以上人口参与各类休闲运动统计

运动休闲市场进出口现况

由于澳大利亚消费品制造业向来受到其国内产业发展及劳工成本高的影响,市售产品主要多自国外进口,休闲体育用品以及健身器材也不例外,其国内产品占有全国市场销售比率不到三成,市场销售产品仍大多依赖国外供应,除了体积庞大的游泳池商品外,其进口比率平均85%以上是自国外进口。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体育及体能休闲产业长久以来都是贸易赤字,2009年进口额为18.951亿澳元,是出口额4.35亿澳元的4倍左右。2009年出口额较2008年的4.634亿澳元减少约13%。澳大利亚体育及体能休闲产业出口的产品最主要的项目为休闲和运动用船只,快艇和其它船只出口额为1.408亿澳元,较2007年的2.677亿澳元约减少47.4%。第二主要出口项目为马,出口额为1.302亿澳元,较2007年的1.525亿澳元约减少14.6%。此两项出口产品占澳大利亚出口市场超过67%。其它休闲和运动出口产品项目如滑水板、冲浪板、帆船以及水上运动用品出口额为1400万澳元,船用点火式引擎出口额为1710万澳元。2009年高尔夫用具出口额与2003年相比减半,约为970万澳元,而休闲和运动用鞋类产品出口额则维持一样,约为800万澳元。前五大主要出口国和地区顺序为新西兰1.119亿澳元、香港地区3790万澳元、美国3400万澳元、阿联酋2470万澳元以及新加坡1740万澳元。

澳大利亚主要体育及休闲产业进口产品最主要的两大项目为休闲和运动用船只、快艇和其它船只进口额为3.921亿澳元,一般运动用具、体操或运动员相关商品和设备进口额为2.212亿澳元。其次如自行车(非引擎驱动)1.994亿澳元、休闲和运动用鞋类产品1.503亿澳元和船用点火式引擎1.435亿澳元。这前五大进口产品占澳大利亚进口市场超过58%,总共11.65亿澳元。前五大主要进口国和地区顺序为中国内地7.213亿澳元、美国3.345亿澳元、台湾地区1.58亿澳元、日本1.104亿澳元以及新西兰1.18亿澳元。

另外依据世界贸易统计总览 (World Trade Atlas)商品编号9506类项下的各类体育休闲用品及健身器材产品的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澳大利亚进口总金额达到5.5189亿澳元,比2009年衰退0.25%,最大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52.45%),其次为美国(市场占有率14.97%),台湾地区则位居第三大进口地区,进口金额约5109万澳元,市场占有率约9.26%,详细数据可参下表:

进一步分析以往信息获知,台湾地区出口至澳大利亚的体育用品,因澳大利亚于2000年举办奥运会,而较1999年有明显的进口需求外,至2001年则又因市场降温而回缓,为此趋势到2002年又再呈现增长,此点再度证明了澳大利亚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且台湾地区出口至澳大利亚市场也极为稳定。至2010年,其主要五大进口来源国和地区为中国内地、美国、台湾地区、意大利及印度。

另外,由于澳大利亚国内体育用品生产有限(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2008年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生产的体育用品产值为5.24亿澳元,目前并无更新数据),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对各项体育用品进口并无特殊限制。进口关税方面,自一般国家进口体育用品征5%的关税,但像滑雪屐(商品编号9506.11.00)、滑雪屐系结物(商品编号9506.12.00)、网球拍和网球拍零配件(商品编号9506.51.00)、回力球拍和其它(商品编号9506.59.00)、网球(商品编号9506.61.00)和钓鱼钩(商品编号9507.20.00)这一类的体育用品则是免税。

健身器材及运动休闲产品主要销售渠道

澳大利亚消费性商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由于市场成熟开放,故其渠道流程非常单纯。运动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一般消费性商品雷同,其流程如下:进口代理商、国内加值组装厂商或制造商→全国批发商或州、市地区批发商→地区性专业商品零售店、各大连锁百货公司、连锁商→终端消费者。而上述的四层销售,并无一定之规,除了终端消费者外,其它各层次的厂商,都可自行由国外代理或进口相关产品。

澳大利亚最大的健康器材展Australian Fitness Expo每年在悉尼展览中心举办,2011年于4月15日到17日展出,参与的厂商共有254家。主要参展者为拳击和武术、运动服饰和音乐、健身教育和培训、健身器材、健康推广和康复、运动营养产品和保健食品产业等进口批发商或经销商以及相关健身器材和体育用品,吸引了15000位健康器材的零售商或消费者到场参观。建议对澳大利亚体育用品市场不熟悉的厂家不妨先从参观此展以接触当地制造商、批发商、进口代理商、连锁商等,伺机拓销优势的健身器材或体育休闲用品。

2008-2010年商品编号9506项下前五大进口来源国数据 单位:百万澳元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体育用品澳大利亚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智慧健身——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在澳大利亚骑行
铸造方法对健身器材用镁合金的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