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网公开赛的传统与创新

2012-07-17 10:04王淑玲王乐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温网公开赛球场

□ 王淑玲 王乐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网球赛事,自1877年创办以来,一直是古典与尊贵的代名词。同其他大满贯赛事相比,温网保持了贵族特质、白衣白裤参赛的规定、淡化商业运作等独有的传统特征,在四大满贯赛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网的传统特色也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这对温网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Wimbledon Championships,简称“温网”,是网球运动中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赛事。锦标赛通常举办于6月或7月,是每年度网球大满贯的第3项赛事,排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法国网球公开赛之后,美国网球公开赛之前。整个赛事(大满贯赛事中唯一使用草地球场的)通常历时两周,但会因雨延时。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比赛在不同场地同时进行。温网举办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的青年比赛。此外,还为退役球员举办特别邀请赛,如35岁及以上的男子双打、45岁及以上的男子双打和35岁及以上的女子双打比赛。

一、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起源

在四大网球公开赛中,温布尔登大赛历史最悠久,始于1877年。四大公开赛有别于其他赛事,主要与英国网协“老大”立场有关。1912年,由英国发起,成立了国际草地网球协会(后改名为国际网球协会),并决定温布尔登大赛为唯一的世界锦标赛。国际草地网球协会于1923年接受美国的要求,将四大公开赛都列为最重要的世界性大赛。同时,为了不削弱赛事的吸引力,避免恶性竞争,四大比赛的组织者经过协商,规定彼此平起平坐,享受同等级别待遇。

首届温布尔登大赛是一次募捐赛。当时俱乐部经费十分短缺,连花10英镑买一个修整场地的草地滚的钱也无着落,俱乐部就决定用一场比赛来筹款。共有22名球员前来参赛。斯·戈尔获冠军,成为温布尔登大赛的第一个冠军,当时只设男子单打。

与现代任何一种比赛相比,首届温布尔登大赛的规模和水平,都不值一提,但是它为现代网球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比赛创建委员会制定出了比赛规则,设计出了比赛场地。组织者将用于这首次比赛的场地大小、形状、发球线和球网高低都一一记录在案。之后,他们又根据这个纪录,作些修改,形成正式比赛规则,一直沿用至今。其次是定出新的记分法。这个记分法的特点是使比赛一直保持紧张气氛,直到最后一局。从那以后,无人提出更好的记分法。

二、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历史沿革

1877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一次全英草地网球锦标赛,即首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当时只有男子单打一项。1878年比赛增加了双打,场地两边各增加1.37米,由于网球技术的发展,1882年劳福德在英国网球协会上提出,将网高降至现在的高度,即中央为0.914米,两侧为1.07米,发球区也相应缩短,就是现在的6.40米,自此不论是草地球场还是硬地球场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自1877年创办以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停赛10年外,大赛自身还经历了两次危机。

第一次是在五十年代。由于当时有许多网球好手为职业选手,而温布尔登大赛当时只允许业余选手参赛,因此,在十多年时间里,好手不能参赛,大赛声誉下降。直到1968年,国际网联同意职业选手可参加比赛,温布尔登才恢复昔日的热闹场面。

第二次危机出现在1973年,有70多位职业球员协会的球员抵制大赛,抗议球赛主办者拒绝一名怀疑在戴维斯杯赛中故意输球的南斯拉夫选手参赛,当年的男单冠军,由一位不知名的捷克斯洛伐克选手获得。

三、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传统特色

1、皇室血统

温网与皇室的关系,是在四大满贯中独一无二的。温布尔登以其正宗的英国贵族气质和绝不向现实妥协的品性成为网球世界中特立独行的个例。

由于温布尔登网球赛源自贵族,至今球员称呼都特别加上“先生”、“女士”,并不会如其他比赛般只直呼其姓氏,而如果一个已婚的女选手夺冠,冠军奖杯上刻的只能是她的夫姓。温网的官方网站,至今将男女选手称为“gentlemen”、“ladies”,而非通常所称的“men”和“women”。一个用词,彰显温网的讲究以及对人的尊重。

2、白衣白裤

1884年,第一位温网女子冠军莫得·屈臣打球的时候身穿那种很臃肿的曳地长裙,腰部还有复杂的装饰,长袖上衣扣到嗓子眼,袖口也扎得密不透风,头上戴顶有沿的礼帽。1919年来到温网并连拿五个冠军的苏珊妮·伦格朗风格大胆,她摒弃了紧身衣和扫来扫去的洋装裙摆,成为第一个在比赛中路出小腿和手臂的女子球员。1936年,网球裙的长度又从膝盖下部缩短到大腿,彻底从长裙时代变为短裙,典型的搭配是短袖系扣针织弹力上装。到了1952年,以莫琳·康纳莉为代表的女子网球服装已经演变到类似于背心的无袖小上衣和超短裙,这已经和现在的着装风格非常接近。之后的50年,人们对温网服装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颜色上面。

温网在放弃了那么多传统的今天,仍然保持着白衣参赛的严格规定,毕竟这对网球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致命的束缚。

3、商业运作

和法网美网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同,除了几大主要赞助商外,温网的主赛场永远都是一尘不染的,撇开它屋檐底下那些日渐先进的科技产品不谈,从外观来看,这里几乎和100多年前的温布尔登一模一样。

拒绝商业广告,拒绝过度的修饰,温网的古朴庄重成就了她另一份魅力。这是温布尔登相当聪明、也非常值得很多网球赛事学习的地方。在如今商业化的社会中,流水线的产品已经毫无竞争价值,相反,一些有个性、有特点,同时又有传统感觉的东西更会吸引眼球。

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革新

1、“鹰眼”入场

同比赛关联最大的改变,是“鹰眼技术”最先应用到这个最古老的网球赛事中来。作为一项先进的电子摄像技术,鹰眼系统可以追踪球在比赛中的飞行轨迹,虽然网坛对这一系统的公正性屡有质疑,但在2007年6月25日开始的温网大赛上,中央场地和一号场地首次使用鹰眼系统来增加比赛判罚的精确性和公正性。全英俱乐部首席执行官伊恩·里奇说,“关于鹰眼技术,我们并没有想一下子就铺展开来,我们将根据其效果再考虑将来是否将其扩大。”英国人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

2、男女“同工同酬”

在众多改变中,对运动员利益改变最大的,就是实行男女奖金相等制度。此前,澳网和美网最早制定了男女运动员“同工同酬”政策,法网也于前些年实行。而温网拒绝“同工同酬”最主要的理由是:男子赛事要打5盘3胜,而女子赛事只是3盘2胜。抨击温网性别歧视的先驱力量是网球界女权卫士——比利·简·金夫人,她的理由是,“就是娱乐明星也不是按小时收费的啊,他们只要出场了就会收到钱的。”这个观点得到了英国文化大臣特萨·约威尔的支持,后者也希望温网女选手能拿到与男选手一样多的奖金。2006年温网男单冠军费德勒得到的奖金为65.5万英镑,女单冠军毛瑞斯莫的奖金为62.5万英镑,比费德勒少了3万英镑。其后温网,为男、女子单打冠军开出各为70万英镑(约合14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3、球场有了防雨顶棚

温网中心球场改建,座位由1.38万个增加到1.5万个,普通座位也加了软垫,球迷们可以更为舒适地欣赏到精彩球赛了。为了增加座位数量,温网中心球场把原来的顶棚拆掉,在2009年温网大赛改为可伸缩的球场顶棚。这个改变耗费全英网球俱乐部1.81亿美元,不过这样即使下雨,中心球场也可以继续进行重要比赛。

4、签约服装赞助商

温网在2006年再次颠覆一项传统,那就是赛事官方人员的服装不再是紫色和绿色的了。由于全英俱乐部和拉尔夫·劳伦服装品牌签约,赛事主裁判、边裁和球童的服装颜色将变成海军色和乳色。这样一来,该时装品牌也成为了这项大满贯赛事129年历史上的第一个服装赞助商。

5、徽标更新

另外一个意味深长的变革是,温布尔登的徽标也从过去两支交叉的球拍改成一个W字样,从复杂传统到简洁现代,温网的变化一目了然。

温网遵循着自己独有的节奏,将经典、温和、优雅的英国温情在网球比赛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独具特色。悠久的历史和皇室的气质是其传统特征的源头。在不断调和传统与革新的过程中,温网自身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温网公开赛球场
岛上球场
吃草庆祝
费德勒摘温网第八冠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