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2012-07-22 07:52翟士军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单证任课教师实验课

翟士军

(河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等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结算的重要作用,理解国际贸易中单据的一般知识,掌握单据设计的思路、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设计单证,为今后从事外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结算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处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运用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结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该校2003年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5年底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以来,建立了国际贸易教学平台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平台,大大提高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国贸专业制定并完善国际结算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实验课时、实验内容等,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并从师资、时间、经费等各个方面创造条件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执行实验教学大纲,确保教师执证上岗

严格执行制定的实验教学大纲,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总结,切实保证了实验效果。要求指导实验和实训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即必须具有“双师型”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制。因此任课教师基本都执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商务英语BEC 证书、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师资格证书等。

(三)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河南科技学院关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办法》中开放管理规定,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管理。对于已纳入国际结算教学大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新实验内容和目标的必须按首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施程序和管理方法进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保证开设效果。目前河南科技学院有2 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拥有64 台套实验设备,还配备了价值10万余元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和商务英语视听软件。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验教学的难点

国际结算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环节相对成熟。但由于其操作性非常强,教学目标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应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较多困难。

(一)实验教学软件与课程的匹配难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结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普遍滞后,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是综合版本国际贸易的教学软件,内容基本涵盖国际贸易整个流程,而国际结算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验教学中重点不突出,使学生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国际结算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因此要达到国际结算实验教学的目标,开发专业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软件成为重要途径。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难

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验课程分开进行,偏重理论的灌输,忽视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空洞的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并逐渐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在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安排上缺乏统筹,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相互衔接也不够紧密,经常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三)实验课时难以规划

在大部分高校中,为了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增加了很多的选修课,而教学的总课时却没有得到增加,这就相对大大缩减了专业必修课的课时。例如河南科技学院的国际结算课程总课时在改革后由72 学时变为48 学时(理论授课30学时,实验教学18 学时),使得实验课时偏少,实验空间小,学生实验机会少。但如果过多安排实验教学课时,又会影响理论授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做好设计和搭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需要任课教师仔细考量的。

(四)实验内容设计难

从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国际结算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多数院校只做三类实验: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甚至有些院校只做第一类实验,对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过于单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结算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丰富课程实验内容成为提升国际结算实验课程水平的一项难题。

三、国际结算实验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中,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针对国际结算的课程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一)开放式实验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验教学几乎都是封闭式的,即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实验室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如果要进行实验教学只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课下学生无法进行实验,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

1.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国际结算任课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立公共邮箱,把与国际结算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共享,方便学生使用,并把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在邮箱里进行公布,方便学生查找和独立完成实验。同时,可设立博客,方便学生对有关实验教学信息的查找、利用和交流。并充分利用QQ 群,方便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方面的即时指导。

2. 使用专业教学软件

河南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将浙科单证外贸教学软件作为国际结算课程的主要教学软件,其涵盖了进出口业务中各类单证的种类、作用、格式、内容以及制单要点,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单证帮助系统中,对各单证的制单说明做更完善的修改。

根据教师制定的案例背景,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知识等,进行各案例的单证操作练习,从而提高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此软件最大的特色是强调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在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学生通过案例的单证操作来提高业务熟练程度,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际工作能力。

常用的专业单证生成软件如远景单证通和外贸业务管理系统,这两款软件都能通过基本外贸信息的填写,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单证,对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单证格式和基本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中专业单证生成软件是不可或缺的。

(二)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

国际结算课程课时的分配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安排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模拟实战环境,熟练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内容,通过案例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缮制单证,使学生深切了解国际贸易的结算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通过表1 可以看出,河南科技学院国际结算的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基本保持在2:1,并且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衔接较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可以保证理论授课和实验授课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表1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4金融票据5 3 2 5商业单据7 3 4 6运输单据6 4 2 7保险单5 3 2 8其他单据7 5 2 9 国际贸易结算融资4 2 2合计48 30 18

(三)实验内容的安排

现阶段,国际结算课程实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验证性实验、知识应用性实验和操作性实验。其中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的,学生带着结论做实验,所做的工作较少,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读数和记录,就能完成,这离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国际结算实验教学中,应在实验项目设置上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模拟情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各种单证,进而完成国际结算流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与操作的能力(见表2)。

表2 实验项目设置与学时分配

(四)师资队伍的安排

1. 专业任课教师与实验员默契配合

在高校实验教学中,一般由实验员管理实验室,进行各种硬件以及软件的操作,因此实验课中实验员要安排大部分环节;但具体实验内容要由专业任课教师布置,因此专业任课教师要与实验员默契配合,共同完成实验教学。

2. 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及实验教学能力

由于部分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理论授课,挤用、占用实验课,导致了实验课时不够,实验教学不能按时正常开展。因此应提高任课教师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国际结算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接受相应的培训,增强教师对实验教学手段的了解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如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经典实验精巧的设计和独到的方法,进行深刻分析。对于教材中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应仅满足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而应突出师生在实验思想上的探索性,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以此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分析归纳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教师要让学生从中吸取设计思想的营养,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国际结算课程实验教学中设计性、综合性的试验,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由于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实践经验,还要熟悉各种计算机软件操作以及网络运用等,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开放实验室,而且还要求教师在课外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帮助,这无疑给实验室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并且增加了专业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如何核算任课教师实验指导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工作量,如何避免实验室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1]杜娜,郭英,张玮. 改革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8(3):151 -152.

[2]付铅生,朱海荣. 经管类专业浸入式教学实验环境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6):16 -18.

[3]邱燕,何斌. 管理实验与经济实验的比较[J].经济管理,2006(19):33 -36.

[4]沈曦,常胜利,李修建. 远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及其实验的管理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7):225 -227.

[5]王东. 高校《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法探索[J]. 福建电脑,2007(2):205 -206.

[6]孟庆祥. 改革实验考核办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7(4):23 -25.

[7]阎丽珍,卢纪临. 新教育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3):138 -158.

猜你喜欢
单证任课教师实验课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基于物流单证的物流信息处理研究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外贸单证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原理与方法解析
“外贸单证”课、证、岗对接教学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