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浅议

2012-08-15 00:43郑雪
剑南文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礼仪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郑雪

山东省滨州技术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树立“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新观念。职业院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培养综合素质,礼仪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越来重的地位。

一、礼仪素质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就是就业教育,而礼仪则被誉为现代青年步入社会的“通行证”,走向成功的立交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礼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礼仪已经成为企业兴衰、事业成败、人生命运顺逆和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企业形象,增强职场竞争力,礼仪教育作为塑造个人形象的灵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院校为培养综合性的职业人才,进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

1年国务院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礼仪和道德,从来就是统一辩证的存在,他们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加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

(二)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是所有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通过商务礼仪的学习,能够加强商业职业道德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商业信用意识。

(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礼仪素质培养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更广阔的地域间的依赖和合作,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带来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元化的文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礼仪的培养刻不容缓。

(四)礼仪素质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

类一种特殊的行为,它与自我实现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学生社交需要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礼仪形象有利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可和评价。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礼仪承担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二、如何成功构建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一)构建礼仪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的原则

院校要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和职场变化的能力,必须要通过礼仪素质培养学习掌握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所必须的礼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在课程体系的构件上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

1. 以技能培养为导向

的素质培养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礼仪概念的内化上,要让学生真正的做到符合礼仪标准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将礼仪作为一种技能来培养,要求掌握理念并自如的运用。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具备得体的仪表、仪容仪态,能自如的运用问候、握手、介绍、接待、拜访等社交礼仪,并能运用商务礼仪维持良好的商务关系。

2.密切联系岗位要求

所学专业,加强并细化职业礼仪要求,让学生学习的礼仪知识与技能更加密切的贴合自己的职业要求。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选取可能内容,实现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

(二)礼仪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个人基本礼仪、日常交际礼仪、求职就业礼仪、常用商务礼仪。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适当增加礼仪概述模块,介绍礼仪的概念、原则以及学习礼仪的重要性。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讲授。

三、高等职业院校礼仪素质培养课程有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与传统的技能知识不同,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模拟训练、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的方式,结合多媒体多媒介的教学辅助工具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参与度的课堂上,学生们首先通过榜样的力量将礼仪知识内化,建立起价值观的认同,然后会要求自己模仿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参与到练习和体验中,教师进行适时的鼓励给予学生信心并修正行为和认知的偏差。在这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模拟社会交往的情形,如同真实的体验可以让他们互助学习,及时相互参照,纠正行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学习的礼仪规范和知识技能,同学们掌握了交往的技巧,积累了社交经验,提高了自信心,形成了健康的交际心理,开阔了心胸,一定程度上在班级内营造了良好的交际环境。

(三)建立良好的礼仪实践环节

课堂内学习掌握了礼仪知识技能,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把这知识和技能带出课堂外,在社会环境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如的自觉运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才是礼仪课堂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教师要广泛的组织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走出去,实践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参观、郊游、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礼仪志愿者、联欢等活动检验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走上实习岗位,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岗位礼仪的技巧,缩短岗位适应期,。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听取和讨论学生的实习报告和总结。进行辅导巩固升华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礼仪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