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赛状态下心理因素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研究

2012-08-15 00:54叶燎昆李贵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6期
关键词:排球比赛心理因素发球

叶燎昆 李贵敏

(1.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 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基于比赛状态下心理因素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研究

叶燎昆1李贵敏2

(1.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 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法和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在排球比赛中发球队员心理因素的变化对发球效果的影响分析,同时通过访问本专业的多名运动员和其他院校具有丰富经验的排球老师、教练,得出结论,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提高排球发球队员在比赛中发球成功率的建议,旨在为排球训练提供参考。

排球运动员 发球技术 心理因素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2)访谈法:通过对部分相关的排球教练和队员及其他院校的有关老师进行实地访谈,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坚实的基础。(3)归纳法:经过对文献资料法搜集的信息和访谈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论据支持。(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原理,对文献资料、访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因素对发球队员的重要性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体现,以及在心理活动方面的能力就叫做心理素质。心理素质驱动和制约着人的行为,人的其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它的参与,在这些素质中心理素质占基础地位。心理素质因素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品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1]体育竞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的较量,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调整出好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比赛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据资料显示,心理因素占造成发球失误的76.01%,而技术方面原因和身体方面原因只占24.07%。

2.2 影响队员发球前和发球时的心理因素

在排球比赛中,当比赛中的一方夺得发球权,按照顺时针转动,轮到发球的队员在拿到球时的心理起伏和进行发球时的心里起伏变化差别很大,此时,可以把队员的心理变化分为发球前和发球时。

2.2.1 队员发球前的心理反应

排球比赛中,球员心理会随着战局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的变化,从而影响发球的效果。影响发球事件各种各样,例如,教练员不当的指责、偏袒或者误判对方以及观众的有倾向性的叫喊等[6]。队员发球前,有助于运动员发球技术水平发挥的是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则使发球效果不佳,因此,个人情绪也是严重影响发球技能的因素之一。

2.2.2 队员发球时的心理反应

在排球比赛中,队员在拿球的那一刻起,心理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就会放平心静,深吸气,轻拍球,准备击出有威慑力的一球,而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则会过多的担心这次发球是否会成功,是否会直接得分,是否会破坏对方的进攻,为本方获得利益等等。这些过多的担心都是缺乏自信的一种心理表现,与运动员的平时训练有直接的关系。此时,队员的心理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发球心理。稳定的发球心理是指运动员保持稳定的情绪,心理比较稳定,这样队员平时的训练技术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队员的发球的成功率越高,所发出的球攻击性就强[3]。这种情况下的运动员,一般自己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对于稳定型发球心理的运动员来讲,他们总是信心满满,这从他们的表情都能看出;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发球心理并不都是稳定的、充满信心地去完成发球。不稳定的情绪会导致多方面的失误,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以及心理训练水平不够而引起的,比赛经验少,对比赛缺乏正确的认识等这些原因也在其行列中占据重要的位置[3]。

因此,在比赛中运动员无论是处在是稳定型心理还是不稳定型心理上,都会对队员的发球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心理因素对任何一种运动在比赛中的影响都是非同小可的,只有针对各种现象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训练,才能在比赛中更好的控制各种变化,随机应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3 影响队员发球技术发挥的心理因素

我们把影响队员发球技术发挥的心理因素看成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整体,那么缺乏比赛经验,精神紧张等因素约占失误率的30%左右;各种干扰恶性刺激,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占40%左右;队员心理准备不充分占20%左右;队员过于疲劳导致发挥不佳的占10%左右。将这种种原因综合来看,发球队员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达到比赛的要求。

2.4 比赛不同阶段心理变化对发球成功率的影响

错综复杂的戏剧性变化是排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情感也多次被队员们体验到,如场上气氛更活跃和相互之间的团结、默契,反而领先古巴队几分,如果队员发球连续性失误或发出攻击性不强的球,这样就会引起他对自己疏忽的反感,和关心自己对比赛结局的不安感。[3]从而大大减弱本队集体的战斗力。以下分四种情况分别分析队员在比赛中的各阶段心理变化对比赛的影响。(1)出现连续发球失误的情况。发球失误是多方面的因素,但队员在赛场上表现出的情绪却是最值得关注的,队员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着其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2)比分落后的情况。比赛中,一方比分落到最后比赛的失败有两种情况:一是比赛双方在各方面上的的差距;二是比赛双方实力相当,各有所长。(3)比分领先的情况。很明显,这种情况和上述情况相反,比赛中,出现比分接近或将被反超的情况。这一情况尤其是在开局更为多见[4]。因此,过度的“责任感”往往也会使队员感到十分紧张,而产生害怕心理。(4)关键时的发球。两队水平旗鼓相当水平下,在一局或一场比赛结束前夕的关键时的发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上述几种状态的分析可见,在排球比赛中每一项技术对比赛的结果都起到关键的作用,高质量的发球是取胜的重要战术之一,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心理因素对整场比赛结果的影响是隐藏在队员个人的具体发挥中,因此,心理训练是排球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略的,队员心理状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较好的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拥有适合自己的心理暗示,才能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运动技能,提高对对手的攻击性。

发球作为排球运动和比赛中一种有力而具有进攻性的手段,对比赛成绩影响很大,要想运用好发球战术,仅仅靠身体素质和熟练的技术,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只有在平时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在技术稳定的基础上提高发球的攻击性,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排球竞赛新规则的实行,相对的缩小了两个强弱队之间的差距,使两队的竞争更加紧张激烈。比赛中运动员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研究和全面掌握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身心调节和改善队员体能、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技战术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3.2 建议

(1)适当的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有目的、有意识的施加影响,是为了使他们的心理变化适应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要求,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就是心理训练。在心理素质训练的同时可采用念动训练、模拟训练、生理负荷训练、心理负荷训练、自我暗示和自我放松训练方法等等训练方法,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经过平时的训练得到提高,把心理训练和平时的日常训练相结合,能更好的适应比赛,避免在比赛中出现失误。(2)加强队员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和提高自控能力。可以在训练中增加紧张气氛状态下的训练,这样既可以让队员适应比赛的场合,又可以使队员在心理上增加对这种场合的调节程度。(3)队友之间的鼓励和理解。在比赛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失误,这个时候队员本身已经觉得愧疚,如果同队队友能给予鼓励和理解的话语将更能化解队员心理的不安,一句:“没事,再来”、“没关系,加油”等言语或肢体上的安慰都会增强队员之间的默契。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运动员都不能相互埋怨,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4)教练员的临场作用。教练员在比赛中做到临危不乱,遇险不惊,真正成为运动员的主心骨。运动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紧张的时刻。此时运动员总会向你投来询问和求助的眼光,你的情绪会通过语言外表,身体动作向运动员传递着你的思想,这个时候,教练员应该多给运动员一些鼓励的话语或赞许的目光,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否则,运动员会丧失信心,感到绝望,无法静心比赛。

[1]冯登明.浅谈影响排球比赛中发球成功率的因素[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朱荣辉.排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成功率的影响及训练方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4).

[3]谭刚.影响排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及调节方法[J].网络财富,2010(1).

[4]卢卫中.排球运动员发球的心理问题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5]魏复民,王建中.影响发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及控制与训练[J].楚雄师范学院报,2001(7).

[6]张沙.浅析排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技术的影响[M].云南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研究专辑,2012.

G842

A

2095-2813(2012)12(c)-0016-02

猜你喜欢
排球比赛心理因素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论排球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排球比赛中技术动作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分析
试析影响排球比赛水平发挥因素的心理训练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延长优秀运动员巅峰期运动寿命的心理因素探析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