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主体主导论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

2012-08-15 00:52苏寸草苏图强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主体教材

苏寸草,苏图强,何 珈

(1.沈阳医学院体育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理论与方法探索

略论主体主导论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

苏寸草1,苏图强2,何 珈1

(1.沈阳医学院体育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主体主导论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产物。体育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本文从体育课的教材、教法和形成性评价的角度谈主体主导论的贯彻和实施,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主体性;主导性;教法;形成性评价

进入新世纪以来,赫尔巴特的“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杜威的“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教育观的弊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推行素质教育至今,主体主导论已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其体现在体育教学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身心为基础,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基于主体主导论下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传授体育知识、教授动作技能时关注学生,而不是关注知识和技术动作,要使课堂教学设计由“传授知识”逐渐过渡到“引导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1 正确理解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主体主导论下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求体育教师通过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现代教学论提倡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但并非彻底否定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学生是以接受前人经验为主的学习主体,是教育信息的能动接受者。学生身心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是为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同一事物的2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换言之,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强,反之,如果教师的指导性差,学生的主体性就差。

2 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主导论的构想

2.1 树立科学的教材观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运动技术传授的载体。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首先,要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并研究某一教材。例如,该项教材能够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有哪些,体现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哪些;其次,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视角出发,对该教材进行研究。例如,以何种方式展开该教材或者展开该教材的哪些侧面,才能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后,从以上2个视角对所选教材进行修正和再重组。

2.2 优化教程、拓宽个性发展空间

在精心选择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课的内容、教法、教学手段,要使体育课的各个部分衔接紧凑有序。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及练习指导,对技术动作建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思考、独立探索,顺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3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是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主导组织下,学生以同质小组、异质小组形式在学习上建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合作关系,根据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调能力、优化学法的原则,构建一个向主体的课堂信息交流的网络。学生应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运用纠错、指挥、组织、小组展示等综合性的操作活动,进行各种技能训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条基本策略。

2.4 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给出别人没有想到的回答或介绍一些需要独特方法才能解决的陌生情境,多方开拓学生的思路以诱发学生的独创性。例如,在篮球的传球教学中,在讲解动作要点、注意事项并对学生进行创新方法指导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发挥其独创性,编拟出可操作的不同于教材的篮球传球练习。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裴娣娜教授认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吸取不同的观点和方案,完善学生的思维策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会锻炼的方法,无形中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也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2.5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体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和条件,通过主动参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课堂环境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2.6 注重运用形成性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大都只采用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评价内容基本上是重视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违背“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变被动评价的客体为积极评价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及课堂表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合作能力、情意表现等。评价时要注意避免完全依赖终结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要淡化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进步度”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差异较大的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公平地进行学习评价。使学生特别是体育学困生,通过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对体育课的“恐惧感”逐渐消失,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强化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 结 语

大学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就是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强调或忽视任何一方都是极端的、片面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而得以实现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归宿。“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教师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思与诱的辩证统一,是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 1 ] 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2 ]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 3 ] 郑华伟.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

[ 4 ] 郭芙茉,于永生.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析[ J ].浙江体育科学,2006(2).

[ 5 ] 苏寸草.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J ].辽宁体育科技,2009(3).

[ 6 ] 沈静秋.主体体育立论[ J ].现代教育管理,2011(10).

G807.4

A

1674-151X(2012)08-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40

投稿日期:2012-05-29

苏寸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主体教材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何谓“主体间性”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