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新形象——建党90周年对外信息传播案例分析

2012-08-15 00:55赵冰冰
公共外交季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联部政要建党

赵冰冰 高 翔

政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政党公共外交形式之一,这既是政治信息传播规律性的体现,也是当今时代一个现代化政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我们党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对外传播活动,围绕建党90周年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我们党。这一段时间,党的各部门开展的有关对外传播活动,构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政党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

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一些大党老党都高度重视自己的建党纪念日,视其为对内凝聚党心民心、对外树立自身形象的重要机遇。如欧洲一些老牌左翼政党每年在建党日期间都以举办党报节等方式吸引民众参与、募集活动基金、宣介政党理念、扩大自身影响;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则以点燃火炬仪式开始庆典,并广邀多国政党代表参加。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我们党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对外传播活动,围绕建党90周年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我们党。回顾这一段时间党的各部门开展的有关对外传播活动,其中有很多做法、经验值得分析和研究。

建党90周年对外传播活动的基本情况

围绕建党90周年,党中央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动传播意识,以不同方式开展了系列传播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现代化政党形象。

高端传播,引领方向

2011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成员亲自参与党的对外交往活动,在会见外国政党政要时深入浅出地阐释我们党成立9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以及最新执政理念和实践,在率团出访期间通过高层会见、发表演讲、接受访谈等多种方式展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如李长春同志访问肯尼亚期间,在内罗毕大学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寄语非洲青年成为促进中非交流、传承中非友谊的使者,引起了肯尼亚青年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我们党的领导人在一线直接开展高端传播,为建党90周年对外传播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一些友好政党领袖就我们党成立90周年接受专访或撰写文章,通过不同视角描绘了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如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在接受新华社专访中表示,印度国大党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她赞赏中国到处都是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以及快乐、自信和乐观的人民,特别是年轻人,希望两党继续推动两国青年的交往。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谈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就是消除了中国的混乱,为中国带来秩序、规则和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普及了全民教育,这些都是中共显著改变中国的重要因素。他还进一步指出,西方社会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并不适合中国,中共应忽略这些所谓的“指责”,继续自己的工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中国更加强大繁荣。这些客观中肯的评价为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我们党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进”系列,展示开放

在建党90周年前夕,中央各部门相继举办了“走进中央纪委”“走进中联部”“走进中组部”开放活动,努力破除国际社会对我们党的神秘感、不透明感,成为对外传播活动的一大亮点。这些“走进”活动首次面向外国驻华使节和媒体打开大门,通过举办图片展、工作流程展、交流座谈、回答提问等方式,生动传播党的纪检、对外交往和组织工作情况。100多位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和30多家境外知名媒体参加了“走进”系列活动。在“走进中组部”活动中,李源潮同志将干部选拨、干部培训等党的组织工作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予以展示,以“讲故事”的方式让驻华使节“听懂”“听好”,他还亲自与使节交流,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我们党的开放、透明和自信。

国际研讨,借力传播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国际上出现了更多关注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知名专家,他们希望直接与我交往,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这一关切,中联部在建党90周年之际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的中国共产党研究专家与中央纪委、中央政研室、中组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部门负责人和高校专家,围绕建党90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议题进行交流交融交锋。会后,这些外国专家纷纷表示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并随后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视角阐述对我们的认识和感受,使更广泛民众从这一独特和重要的“舆论源”对我们党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线传播,遍地开花

作为中国代表,我250多个驻外使领馆身处对外传播的一线。建党90周年之际,各使领馆也纷纷回应驻在国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党的对外信息传播。各馆分别举办了图片展、《建党伟业》电影招待会、公众开放日等丰富多采的活动。此外,还通过大使演讲、发表大使署名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等各种方式,切实将中国的声音直接传播到所在国政要、媒体和广大民众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专刊专稿,有的放矢

2011年伊始,美、英、加等欧美大国和印、韩等周边多国主流媒体就表现出对我们党信息的极大需求。中联部、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以接受对方采访、我方供稿等方式,围绕建党90周年,在外媒集中刊发了一系列有关我们党的专稿、专版、专栏,意大利、南非、马拉维等多国媒体还发行专刊,广泛传播我们党的前进历程和发展成就。这些专刊专稿,成为2011年国际社会涉我们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国际社会了解我们党的最新情况提供了重要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党的国际形象。

权威解读,趁热打铁

外国驻华使馆一直是我们党信息的重要需求者,对我们党的重要议程高度关切。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召开后,中联部第一时间举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吹风会”,专门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文献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解读讲话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110多个国家的160多名驻华高级外交官踊跃参加,在现场边听边记,并争相提问。与会外交官对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举办吹风会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对吹风会根据驻华外交官的具体关切内容进行重点解读给予充分肯定,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现代化政党开展传播的成功范例。

对外宣介,锁定受众

大会召开后,国际社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未来我们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即“中国会向哪个方向去”和“中共会向哪个方向去”。欧盟总部、德国、英国等欧洲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一些周边国家专门举办研讨会,希望我组团参加,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针对这一关切,中联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在“七一”后,向这些关注比较集中的国家派出多批交流团组,进行交流宣介。参团的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与往访国议会、政党、媒体、智库、高校等关注我们党的高端受众广泛接触,深入交流,生动传播我们党90年发展历程、深入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效增进了往访国及所在地区对我们党的了解和理解。可以说,此次交流宣介活动,是把我们的对外传播直接引入对方国家,得到了外方的积极反响,也收到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电子网刊,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潮流,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进行传播是当前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党目前与1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和交往,每年超过200个各类政党代表团应邀访华。这些曾经访华的政党政要都希望与我们党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希望能够不断地获取我们党的第一手信息。为此,在新华社配合下,中联部定期向其发送电子网刊,内容涵盖我们党的时事消息、重要文件的深度解读以及国际社会对我们党的评价等。“七一”后,中联部又通过发专题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外文版、专家解读、我们党90年简史、外国政党政要致我们党的贺电函等相关内容发送给与我有交往关系的1500多位外国政党政要和智库学者,得到了这些政党政要的积极反响。目前,电子网刊已日益成为外国政党政要了解我们党的一个权威快捷渠道。

贺电贺函,锦上添花

建党90周年期间,我们党累计收到了142个国家263个政党政要及组织机构发来的336份贺电(函)。其中,包括58位外国元首在内的政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电322份,一些未建交国家政党以及埃及、突尼斯等新近发生剧变国家的新生政党亦来电致贺,凸显了我们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充满喜庆色彩的贺电(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传播出一个立体化和国际化的,可亲可敬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建党90周年活动对外传播的突出特点

建党90周年党中央各部门开展的一系列对外传播活动,构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政党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这其中反映出的一些特点,展示出党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新姿态。

一是显示出党中央各部门不断增强的主动传播意识。建党90周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面对日益增强和深入的涉党关切,中央有关部门没有回避、没有忽视,而是以积极主动姿态予以回应,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设置丰富议程开展各种对外传播活动。这客观反映了党中央各部门主动传播意识的逐步增强,反映了我们党的进一步开放。这些活动也巩固并扩大了国际主流群体对我们党的积极看法,推动了我们党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是显示出党的各级干部在对外传播中不断增强的创新意识。一个现代化政党开展公共外交必须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才能紧密贴近时代要求,这也是政党对外传播活动能不能“打动人心”的重要条件。建党90周年对外传播的全过程,切实反映了我们党正在深入研究、努力把握这一传播的重要规律。“走进党的部门”系列活动、驻外使领馆的专项传播活动等,均开创了我们党对外传播“历史上的第一次”。瑞典驻华大使感慨地说:“我从在华留学算起,在中国前前后后工作了33年,今天第一次走进了党的核心部门,切实感受到了中共的开明开放”。

三是显示出党的对外传播活动日益与国际政治信息传播规律接轨。对外传播要了解自己,更要清楚受众,“看人下菜”才能真正提高传播的实效和水平,建党90周年对外传播一系列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党信息对外传播“高、专、精、深”的特点。“高”,即抓住政治信息受众主要是政府政党政要、智库和主流媒体等高端受众这一特点,以区分针对普通公众的一般宣讲。“专”,即系列活动都反映了政党传播的专业化特点,把握了政治信息传播的规律,以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经济、军事、宗教等传播。“精”,即把外界最关注的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精华传播出去,不搞大而全的泛泛宣讲。“深”,即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把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相结合,既了解我们党的理念和实践,又懂得西方的政治生态和话语体系,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去实现深入浅出。

在公共外交范畴中,政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政党公共外交形式之一,这既是政治信息传播规律性的体现,也是当今时代一个现代化政党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个政党如何做好公共外交,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外信息传播,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探索。建党90周年我们党对外信息传播的一系列实践,正是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猜你喜欢
中联部政要建党
图看天下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那些 不会说话 的国际政要
从严治党三年,山西干部选拔成中联部宣介样本
胡耀邦提议建立中联部新闻发言人制度
瞧这造型,政要们也是拼了
中联部:引40网友深入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