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

2012-08-15 00:51张健
支部建设 2012年28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特色理论

■张健

“7·23”重要讲话的理论创新

■张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7·23”讲话为十八大的召开奠定了政治、思想、理论基础,是迎接十八大拉开的壮丽序幕。这篇重要讲话,不仅重申了党的一贯主张,使人们有种“反复吟唱处,每有好风光”之感,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时代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的新要求。历史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7·23”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总的新要求。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由“建设”到“建成”的表述,是重要亮点。这里涉及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的重大问题,深刻蕴含着旗帜引领方向、道路推动发展、目标凝聚力量、状态决定行为的真谛,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轨迹,展示出了恢弘的发展前景。可以设想,它将作为十八大主题的主要内容载入史册。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的新表述。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总结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这是科学发展观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的新表述。特别是提出“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这种简洁明了的新的语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之光。“形成”是讲认识、讲理论创新,“贯彻”是讲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形成”是讲人的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贯彻”是讲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要的飞跃。十年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共产党人推动理论创新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实践这种理论的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新诠释。胡锦涛同志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四个“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全新、具体的诠释。“实践特色”,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理论特色”,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色;“民族特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气魄、作风、语言等的特色;“时代特色”,体现的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四化”观。党的十七大曾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7·23”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在强调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提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根据十七大的“五化”提法发展了的新“四化”观。“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目前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把它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并列“同步发展”,不仅在逻辑上更为科学,而且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和重大部署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了建设生态文明问题,但未曾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和单独论述,这次把它单列出来,并高屋建瓴地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同时,富有新意地强调它既是单独的建设,又是渗透性的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还第一次并列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是清洁发展。这“三个发展”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天人合一”的至高理念,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秉承世界文明的生动发展和升华。

六、“五位一体”党建格局的新概括。党的建设是不断发展的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大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党建新格局提了出来。这次讲话中,胡锦涛同志仍然提“五位一体”的党建新格局,但是先后顺序有变动。他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反腐倡廉建设”从第五位提到第四位,是根据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变化、民心期盼等作出的战略性调整,而且和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列,更具有合理的序列感;把“制度建设”移至第五位,不仅说明它是相对独立的建设,而且说明它可以渗透在以上四个建设之中,具有贯通性的功能,具有编排的科学性。

七、发展目标的新定位。新的发展目标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明:“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里第一次连续讲到了三个时间点:5年、2020年、本世纪中叶。2020年的目标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十七大进一步确立的目标,本世纪中叶的目标早在党的十三大就已提出,这两个目标也可称之为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的宏伟目标。5年的目标是首次提出的。在人类发展进程中,5年往往是一个历史刻度,比如5年规划。这里讲的5年,我理解其中包含有完成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以后几年的任务,更主要指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以后的5年乃至明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以后的5年,是对党和国家新的5年发展目标的新要求,也是对当代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新的历史担当。三个时间点的发展目标前后衔接,接力推进,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中华复兴的愿景终将实现。

(作者系运城市委党校原教学副校长、哲学教授)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