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结构探讨

2012-08-15 00:53黄玉春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游人分区绿地

黄玉春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南 商丘 476000)

1 引言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中园林绿地有很多类型,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游览绿地、街道绿地、生产绿地等。这些绿地因其各自性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公园为例,通常有文化休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科普公园、纪念性公园、雕塑公园、儿童公园和一些专类花园,如牡丹园、芍药园、梅园、兰圃等。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公园,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都能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给游人以无限遐想之感,拓展游人的文化、娱乐空间。

2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目标

在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之前,应该先对园址进行选择,通过详尽的勘察、评价作出决定,然后进行实地测绘,掌握确切的数据,结合想要设计的绿地的性质及功能要求,确定出绿地的设计风格和规划类型。在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必须结合实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给游人带来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景观特色。

2.1 布局合理

结合城市中的道路系统及水体规划,按照合理的服务范围,使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均匀分布,以利于全市居民都能够同样方便地到达绿地。

2.2 指标先进

认真规定城市的绿地指标,对近期和远期指标要有区分,另外,各种绿地类型也要有不同的指标。

2.3 质量良好

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需要,城市绿地应多样化,而且各个绿地要具有完美的设计理念,丰富的植物群落,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充实的文化内涵。

2.4 环境改善

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隔离林带,设置改善城市气候的通风林带及防护林带,以起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3 园林绿地设计规划方案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依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手法,会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着手设计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对所要设计的绿地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它的建成能给城市、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等,要结合实际、合理考虑,尽可能的做出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集观赏、健身、休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绿地。

3.1 明确绿地性质

每块绿地,都有其独有的性质,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明确性质、确定主题、打造特色,为下一步实际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确定主题或主体的位置

主题与主体的意义是一致的,主题寓于主体之中。一些专类园如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题,以牡丹池为主体,主题牡丹寓于主体牡丹池之中,在牡丹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观赏牡丹,则更具诗情画意。

主题是根据绿地的性质来确定的,不同性质的绿地其主题并不一样。如北京颐和园是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建筑群为主题;北海公园以白塔山为主题。主题是绿地规划设计思想及内容的集中表现,主题确定后,就要考虑它在绿地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如果绿地是以山景为主体的,通常把主题放在山上;如果是以水景为主体的,可以在水中放置主题;如果以大草坪为主体,可以把主题放在草坪的重心位置。

确定主体与主题以后,根据绿地功能与景观要求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分区各有其主体,它们都应服从于全园的中心设计,起到陪衬与烘托气氛的作用。

3.3 确定出入口的位置

绿地出入口是绿地内道路系统的起点和终点。公园绿地必须有明确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并且设有大型的聚散广场,以方便人流和车辆的出入,另外,附近还应有足够的空间作为停车场。次要出入口是为方便附近居民在短时间内可步行到达而设置的,因此大多建在居民区附近,还有的建在便于集散人流而不对别的安静地区造成影响的体育场所或娱乐场所附近。此外,交通广场、路旁及一些街头绿地等也应设有多个出入口,便于人们出入及通行。

3.4 功能分区

3.4.1 文化休息公园

此类公园以文化娱乐、安静休息为主导思想,其基本任务是满足人们提高文化知识、欣赏美景、调节精神、休息娱乐等,因此,文化娱乐区和安静休息区应占有较大面积。文化娱乐区一般应设有书画廊、摄影室、舞场、琴坊等;同时,还应设有盆景及花卉展览厅等,以增加此区域的观赏性。安静休息区应设在幽雅清静之处,其间设以茶楼,游人品茶、赏景,别有一番情趣。另外,也可在水边设水榭供游人凭栏观鱼;在湖边僻静处设钓鱼台供钓者垂钓;沿水边设长廊供游人漫游赏景。房与花架的组合建筑,既可作为点景,又可供游人赏景,是挡烈日、避风雨的良好处所。另外,为了增强游园的可赏性,可在山上设楼台亭阁,既可作为建筑景点,又可供游人休憩、远眺,能够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园内除以上二区外,一般还应设有体育健身区、游乐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及经营管理区等,各功能分区的设立应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合理确定其面积大小,尽可能的做到各尽其责、相辅相成,结合公园的自然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地形和树木进行合理的分隔,做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3.4.2 儿童游乐园

此类游乐园是儿童接触大自然、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寓教于乐的良好场所。儿童游乐园的服务对象是2周岁以上15周岁以下的儿童,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活动的需要,应将活动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具体分为幼儿游戏区、学龄前儿童游戏区、小学生及中学生活动区等,另外,还应设置一些用于室内活动的建筑物,既能增强景点效果,又能为小朋友提供较好的室内活动场所,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上各类分区,应结合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在疏林草地等一些地势平缓的地段设沙滩、翘翘板、小木屋等玩具供幼儿玩耍;也可在草地上设置一些昆虫及动物雕塑,供儿童识别,让他们边玩边学,在玩耍中增长知识。小学生活动项目一般有滑冰、划船、游泳、乒乓球等,因此,应配置一些相对应的设施供他们开展活动。少年活动场所可设在山坡上,以利于他们爬山、涉水、攀越障碍物等活动的开展,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

3.4.3 烈士陵园

布局庄严、肃穆,从正门开始,用渐进的手法,级级上升,使来访者充满无限敬仰与哀悼之情。同时,多配置一些常绿植物,如雪松、龙柏、刺柏、万年青、广玉兰等,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3.5 景色分区

一般风景群落都由若干个风景名胜区构成,风景名胜区又由若干个景区组成,而组成景区的是园林绿地内的各个景点。一些大型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都应具有几个不同特色的景区,也就是景色分区,它是绿地规划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色分区有时也能与功能分区结合起来,例如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内的雪松大草坪,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既为游人创造了气势非凡的视觉空间;又是游人开展集体活动、休息娱乐的良好场所。另外,各景色分区之间应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在景观空间上要相互衬托、相互渗透,两个相邻景观之间应有过渡空间,使景色在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渐变的艺术效果。

3.6 风景序列、导游线及风景视线

(1)风景序列是风景园林内起景、高潮、结景的序列变化,其中以高潮为主景,起景和结景都是为烘托主景而设的。风景序列的展现应具有创新、多变、求异的艺术风格,以呈现给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导游线也称游览路线,是各个风景区和风景点的连接纽带。其作用主要是组织游人按照风景序列的展现游览景点,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之秀美、曲径通幽之意境完美的呈现给游人,令人流连忘返。

(3)通过开辟不同的风景视线,给游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把最美的风景画面和最佳的艺术效果展现在游人面前。

[1]过元炯.宁波市姚江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1991(4):73~76.

[2]过元炯.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1992(3):41~43.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新园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游人分区绿地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地铁上的九座城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登神农顶
走进绿地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