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档牛肉生产、保护开发本地资源

2012-08-15 00:47曹永强胡建鄂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随州试验站黄牛

曹永强,胡建鄂

(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随州市弘大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随州441300;2.湖北省随州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随州441300)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是全国34个肉牛牦牛试验站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肉牛综合试验站,通过近五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在多次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多位专家交流以及在外实地考察过程中,结合南方肉牛和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所形成的一点想法贡献给大家。

从2007年开始,国内牛肉价格一路坚挺,从22元/kg一直涨到目前40元/kg,牛肉消费需求强劲,优质优价态势明显,二三线城市消费量快速增加,据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预测:2012年牛肉需求将以1.4%的比例上升,肉牛价格将以4%的比例上涨,而高档牛肉更是以年需求增长50%的速度快速上升。目前我国高档肉牛的生产大部分依赖进口,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辅之以高科技饲喂技术,满足日益强劲增长的高档消费需求,走技术效益型精品肉牛战略。

目前,湖北省肉牛养殖仍以母牛农户分散饲养,育肥靠从外省大批购入集中育肥为主。我省含有优良基因的大别山黄牛、枣北黄牛、恩施黄牛、巫巴黄牛等地方品种数量锐减,开发利用与保种相结合将是地方黄牛发展唯一途径。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比较效益的下降,加上活牛异地运输引发的疫病和死淘损失直接加重养殖成本,从而造成从事肉牛养殖的人数总体下降。

1 我省肉牛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原有地方品种较多

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记载,在全国66个地方品种中我省就有4个。分别是分布在黄陂、英山等大别山地区的黄陂牛、分布在恩施地区的恩施黄牛、分布在襄阳随州地区的枣北牛、分布在十堰地区的陨巴牛。

1.2 地方牛生产公司较少

据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综合试验站调研获悉,目前我省从事地方牛生产经营的养殖公司全省不足10家,而我省目前的规模化养殖场年存栏有30万头,存栏数占全省养殖量不足20%,其中90%以上是以外购养殖西门塔尔、夏洛来杂交牛为主,还有就是以养殖外省地方品种如:南阳牛、秦川牛、夏南牛等。

1.3 专家宣传引导不足、企业开发利用不够

大多专家都宣称“本地牛生长速度慢、成年体重小,产肉率低,饲养效益低,应该以杂交牛为我们的发展方向”,造成的现状就是地方牛以较快速度退出市场、杂交牛却没有占领市场。由于杂交牛地方适应性问题以及繁殖带来难产等诸多问题,加之改良方向的无序性经过数千年自然选择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正在快速流失。

1.4 肉牛产业停滞

国家配套扶持政策的相应缺失更加剧了地方牛的濒危。在改革开放前我省肉牛曾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发挥耀眼的光辉,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被从肉牛产业带中退出,我省肉牛产业发展一直处于下滑局面。

1.5 育肥牛源依赖外省,反复调运导致疫病泛滥

由于我省犊牛养殖一直依赖从山东、山西、内蒙、甘肃、宁夏等外省调运回来,育肥结束后再被贩运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宰杀,多次混群、长途贩运、运输环境条件恶劣等应激源从而造成了疫病的增多,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

2 面临机遇

肉牛市场需要我们尽快拿出对策遏制日渐变化的劣境。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牛产业将实现战略转移,国家将重点发展南方肉牛,我省作为中原交汇地,将面临难得的机遇。

2.1 饲料资源丰富

我省天然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34.23%,有635万hm2的天然草地,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507万hm2。农作物秸秆丰富、而丰富的秸秆资源对牛来说是天然的饲草资源,同时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转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省稻草、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等秸秆平均利用率尚不足35%。

2.2 消费市场发达

我省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并与皖江经济带、长江中游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毗邻,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水平提高明显。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连续跟踪我省牛肉价格2010年位列全国第十一位,2011年位列全国第九位。

2.3 本地牛蕴含高档牛肉基因

据随州试验站试验结果,本地牛经过改善饲喂条件、调整饲料配方,日增重在1000kg左右,成年重达到500kg以上。

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预测,经过高档育肥技术喂养的本地牛,头均产值将在3.5万元~4.0万元左右。该试验颠覆了传统观念地方牛“成年重小、产肉率低、生长速度慢、效益低”的偏见。加之规范选育,假以时日,我省地方牛将像秦川牛、延边牛、BMY牛一样享誉全国。

3 发展途径

3.1 . 差异化、精品化、全产业链模式之路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以差异化、精品化作为发展方向,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或企业以饲养、屠宰加工、餐饮全产业链模式为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

3.2 有放养空间的地方发展母牛养殖基地

山繁畈育,山区、可放牧区域以母牛养殖为主,生产高质量、稳定、健康的犊牛。

3.3 平原、有育肥资源地区进行育肥、屠宰加工

在交通发达、秸秆丰富的地方兴建育肥场进行集中育肥;在交通发达、物流通畅的地方兴建屠宰加工场;在城市建立牛肉特色餐厅,从而引导市民扩大牛肉消费。

正如“十二五”《肉牛牦牛发展纲要》所提出的:我国黄牛保种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黄牛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养殖黄牛的经济效益不低于、甚至高于外来种杂交牛的时候,黄牛品种自然就能得到保护,并且会自然扩群壮大。给黄牛赋予更高的经济性能,需要两条腿同时走路,一是挖掘黄牛的优秀性能,进行本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另外就是给黄牛以量身定做式的饲养技术。这是百年大计,良种工程建设中,至少应拿出一半以上的力量进行黄牛品种的提纯复壮培育,我国黄牛牛肉的产量,仍占据了牛肉总产量的63%以上,黄牛的生命力并不是几十年的“品改”所能改掉的。

4 政府当好推手

1)出台针对性、系统性的肉牛金融、保险政策。肉牛养殖业周期长、风险大,所需资金流量大,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热衷于肉牛养殖的人群,政府出台一系列配套的金融、保险政策是稳定产业的基础。

2)出台促母牛由分散转向规模化养殖的连续性具体政策。稳定的能繁母牛是发展肉牛生产的第一步,对母牛、犊牛的奖励政策应该具体且具有连续性。

3)继续稳定肉牛标准化养殖规模场的扶持示范政策。

4)鼓励以牛出资、基地加农户、统养统管的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

5)有序引导养殖主产区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避免因屠宰开工不足而出现弑母杀青,恶性竞争,从而动摇着产业基础。为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笔者认为,在肉牛养殖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的情况下,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加之培植高档牛肉等措施增加养殖效益是调动肉牛养殖户积极性、促进地方优良肉牛品种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随州试验站黄牛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中国石材协会赴随州对石材矿山整合情况进行调研
湖北随州:助外出务工人员寻岗就业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制作泥巴黄牛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品营销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