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2012-08-15 00:42刘晓朦
文教资料 2012年3期
关键词:偏误连词副词

刘晓朦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一、引言

“要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解释为:要不,见“不然”,连词。1.如果不这样;否则。引进表示结果或结论的小句。也可以说“要不然,不然”。2.引进与上文交替的情况。

史金生(2005)提出:“在口语中,‘要不’至少应该包含四种用法:要不1连词‘否则’;要不2连词‘或者’;要不3副词建议;要不4副词‘难怪’”。曹秀玲,张磊(2009)从语法化梯度和主观化等级方面加以解释,提出“要不”具有假设、选择、建议和醒悟四种语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不”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把“要不”列为丙级词,解释为otherwise,orelse。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如《博雅汉语》、《汉语教程》等对“要不”一词也提及甚少,还有一些解释不合理的地方。

本文分析二语习得者使用“要不”过程中的出现偏误,总结偏误类型,提出教学建议。

二、“要不”偏误类型

偏误,是针对正确的语音、语义和语法规则而言的。对外汉语学界将偏误看做是一种差距,是所用的形式与所学的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的差距。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的过程,这包括偏误是怎样产生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偏误,等等。偏误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外语教学更为有效、更为有针对性。(鲁健骥,1992)

我们在对40名留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对得到的例句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下面四种“要不”偏误类型。

(一)混淆“要不”与“要”+否定副词“不”。

“要”可作动词、助动词和连词。连词:①表示假设;要是。用于口语。②连用两个“要+就(是)”,表示非此即彼,第三个小句表示结论。也说“要么”。

在“要”+否定副词“不”的偏误中,“要”是假设连词,要是。

例:(1)*要不快做,就赶不上了。

(2)*要不来上课,要不要去玩儿?

例(1)中“要不”放在句首,不符合“要不1”和“要不4”的用法;只有一个“要不”,不符合“要不2”的用法;“要不”与“就”搭配,不符合“要不3”的用法,即例(1)的用法不符合“要不”四种语义中的任何一种。

例(1)要表达“如果不快做,就赶不上了”。这里的“要”是“如果”的意思,“不”用来否定谓语“快做”,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要是不快做,就赶不上了。同样,例(2)中“要”表假设,“不”否定“来上课”,应为:要是不来上课,要不要去玩儿?

“要是”的否定形式为“要不是”。

(3)*要不我自己听见,我可能还不会相信!

应为:要不是我自己听见,我可能还不会相信!

(二)象似性:混淆“要不”与“要不要”。

“要”属于低级语法点,常出现在初级汉语教材中。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十三课,详细讲解了“要”的用法,认为:“要”的主要意思和用法有两种,一是表示主观意志上的要求,否定式是“不想”;二是表示客观事实上的需要,否定式是“不用”。例:

(4)——你要买点儿菜回家吗?

——今天我不想买菜,我想出去吃。

(5)——要不要带雨伞?

——天气很好,不用带雨伞。

留学生通常学习四个月就可以基本掌握“要”和“要不要”的用法。而“要不”语法点相对较难,许多被试在没有学习过“要不”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对话或完成任务,将具有象似性的“要不要”与“要不”混同,用“要不要”代替“要不”来造句,结果输出的语言形式必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6)*你要不要参加HSK考试?

(7)*今天我去恒大,他去尖峰山,你要不我去还他一起去。

(三)“要不1”句中S1和S2的问题。

1.S1中缺少表达建议的词语

“要不”连接的两个分句S1、S2的关系可以有四种:(1)从已然到未然;(2)从已然到已然;(3)从未然到未然;(4)从未然到已然。

在第三、四种关系中,S1往往表示建议,未然;要表达建议,S1就需要有相应的语言形式。汉语中“应该”、“最好”、“还是……吧”、“要”等词常用来表示建议,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使用不同的词语。

二语习得者的S1句中常缺少表达建议的词语。例如:(8)*你努力学习,要不你的考试成绩不好。

(9)*你向他请罪,要不他给你很生气。

例(8)和(9)是给别人出主意,使对方在某一方面得到改进或做到更好,应添加“应该”一词。

(8)’你应该努力学习,要不你的考试成绩不好。

(9)’你应该向他请罪,要不他给你很生气。

如果表达建议的语气较重,则S1句中还可以使用“必须”、“一定”等词。

(10)你必须努力学习,要不就考试考得不好。

(11)你必须带护照,要不不可以去外国。

2.S2中没有表达未来时态的词语

在第一、三种关系中,S2通常是未发生的,所以需要未来时的标记,但留学生常忽略这一点。

(12)*你拿把伞走,要不你的衣服被雨打湿。

(13)*刚才他找你,你联系他吧,要不他继续找你。

上面两个例句中的S2,“你的衣服被雨打湿”、“他继续找你”,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句中都缺少表示未来时态的语法标记。

“会”表示主观推测,句末用“的”表肯定;“该”表示推测已经发生或确定将要发生,句末使用表达已然或变化的“了2”。

(12)’你拿把伞走,要不你的衣服会被雨打湿的。

(13)’刚才他找你,你联系他吧,要不他该继续找你了。

3.S1S2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

钱瑜(2011)分析了S1、S2之间的逻辑关系:(1)积极原因+要不+消极结果;(2)消极原因+要不+积极结果。留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语义逻辑关系,就可能产生偏误。例:

(14)*我得马上走,要不上火车了。

“得马上走”是积极原因,“上火车”也是积极结果,犯了积极原因+要不+积极结果的错误,改法有两种:

(14)’我没有马上走,要不上火车了。(把积极原因改为消极原因)

(14)’’我得马上走,要不上不了火车了。(把积极结果改为消极结果)

(四)“要不3”语气词搭配不当。

“要不3”表建议,句末搭配语气词“吧”、“好吗”,或省略语气词。“吧”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建议、商量、请求等语气;“好吗”表询问语气;“吗”表示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对所问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理解语气词的使用范畴之后,下面两条偏误就不难解决了。

(15)*要不我们一起去玩吗?

(16)*你回家吗?要不我跟一起去北门吗?

改法有两种,拿例(15)来说:

(15)’要不我们一起去玩吧?

(15)’’要不我们一起去玩?

三、“要不”教学策略

对“要不”进行偏误分析,最终目的是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减少偏误的发生。

(一)分阶段教授“要不”。

“多项分流,交际领先”是功能主义的观点,也适用于语法点的教学。我们立足实践,从语法点难度和习得规律的角度提出“要不3—要不1—要不2—要不4”的教学次序。“要不3”适合放在中级口语教材中,“要不1”和“要不2”适合放入中级综合教材,“要不4”因语法点较难,则适合高水平汉语教学。这样的教学次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二)了解偏误类型,各个击破。

教师在教授“要不”语法点之前,应该掌握它主要的偏误类型。当学生发生偏误时,先确定是词法上的还是句法上的,如果是词法上的,就考虑是不是与其他词发生了混淆;如果是句法上的,就可以考虑小句是缺少成分还是语义关系不正确。将偏误对号入座之后,教师就能够准确地提出修改方案,讲解偏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偏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应变,针对不同的偏误积极思考教学对策。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言语策略。

我们建议,今后在对外汉语教材编纂过程中,在每一单元后增加语言功能模块,根据教学对象,总结出与学习者汉语水平相对应的语言功能要求,学习言语策略。

以初级学习者学习道歉功能的言语策略为例,常见的表达方法有:(1)对不起:当做错事情或对别人造成麻烦时,可以说“对不起”,较常用。例:对不起,我迟到了。(2)非常抱歉:当对某件事感到遗憾或犯错较严重时,可以说“非常抱歉”,较正式。例:非常抱歉,我现在很忙。(3)请原谅:当想要得到别人的谅解时,可以说“请原谅”,较礼貌。例:请原谅,都是我的错。

言语策略教学的优势是有效地减少了二语习得者因为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或语用失误。

(四)加强练习,从“懂”到“会”。

真正学好语言,能够把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能用于理解、表达和交际的语言材料。其中练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是单纯地操练课文,而是运用学生的创造性,将语言材料理解、重组再应用。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控制偏误,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及时纠正错误。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史金生.“要不”的语法化——语用机制及相关的形式变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3]曹秀玲,张磊.“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J].汉语学习,2009,(6).

[4]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1).

[5]钱瑜.汉语“否则”和“要不”的多维辨析[J].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猜你喜欢
偏误连词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