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新农合中的作用

2012-08-15 00:55王秀芬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农定点监督管理

王秀芬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新农合办公室 271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随着新农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完善,在就医报销、补偿审核、基金监管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就医报销更方便参合农民只需要带上新农合磁卡和身份证即可刷卡就医,医务人员利用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即可核实患者身份。同时农民可凭卡自主择医,即时获得补偿,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因居住、生活、务工等流动性较大带来的就医不便问题。

2 医疗机构实现在线审核补偿更简捷新农合业务系统直接读取医院HIS系统内业务数据通过不断优化模块功能,实施智能管理,方便了身份认定、病种确定、收费核定、数据划定等操作,减少了相应登记等工作手续减少了报销录入工作量,而且避免了二次输入带来的录入不准确等弊端;减少了患者就医和补偿的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核准确率和结算的速度。

3 经办机构实现动态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对新农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各种业务数据,做到全面分析、有效调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系统动态统计各医疗机构每同在院人数、出院人数、住院费用、报销费用等,为稽查审核提供了一手资料,方便了新农合综合管理,保证了数据真实和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4 监督管理更规范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即时监控,群众“救命钱”安全。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利用网络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在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可以随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参合农民入(出)院情况,住院治疗期间的每日用药、床位费、各项诊疗项目等费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跟踪,有效防止了收费项目随意改动或造假行为,可以随时对过度花费、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大处方等行为进行监督规范和指导。市新农合监督委员会根据网络监控资料,对定点医疗机构出现的异常诊疗收费行为,随时进行进村入户的核实调查,对弄虚作假以套取新农合基金者,则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放心消费。

5 人民群众更满意新农合信息管理网络的整体运行,实现了新农合经验性管理向科学化、透明化、公开化转变,及时为参合农民提供收费明细、补偿明细及相关政策咨询,使新农合服务更加公平、更加透明,人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更加理解,更加支持,更加满意。

网络化在新农合中的应用,使得新农合的管理监管有效便捷。一卡通推行以后,农民在任意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都能即时结报新农合补偿费。新农合的各项工作—包括参合登记、缴费办证、基金管理、补偿管理、统计分析—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各系统数据共享、对相关机构全程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实行新农合一体化监督管理网络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新农定点监督管理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