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平片联合B超在急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4陈国强唐仕明黄佳
当代医学 2012年28期
关键词:平片肠管内径

陈国强 唐仕明 黄佳

急性小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B超和腹部平片是该病诊治时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但两者联合应用,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回顾分析80例住院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B超和腹部平片的影像学表现,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广元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8月收治的80例(男45例,女35例)住院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年龄5~70岁,平均37.5岁。机械性肠梗阻64例,血运性肠梗阻7例,麻痹性肠梗阻9例;高位肠梗阻25例,低位肠梗阻55例;单纯性肠梗阻45例,绞窄和绞窄前期肠梗阻35例;58例经手术治疗,22例经非手术治疗。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及病情变化时采用拍摄立位腹部平片,同时医生陪同行腹部B超检查。腹部平片通过气液平的数量和宽度判断肠梗阻的部位和肠管扩张程度;B超通过同时观察肠管内径、蠕动变化、肠内容物流动及腹腔积液情况综合判断梗阻的部位、程度及病期。

2 结果

本组患者腹部平片气液平出现率为90.12%(73/80),其中低位小肠梗阻51例,高位小肠梗阻22例。低位小肠梗阻液平散在,高位小肠梗阻液平多局限于上腹,宽大胃内液平出现率68.18%(15/22),梗阻部位越低气液平数量越多,病期越晚宽度越大。广泛绞榨的机械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气液平数量显著减少但宽度较大,假肿瘤征出现率为11.4%(4/35)。麻痹性肠梗阻以广泛充气为主,液平散在数量较多但少有宽大液平。小肠扭转主要表现孤立肠袢,在扭转肠袢坏死且肠管积气较少时,可表现为假肿瘤征。

肠管内径及蠕动变化的B超征象见于腹部B超可满意观察的大部分小肠梗阻,本组55例,出现率96.3%(53/55)。高位肠梗阻因邻近脏器阻挡,肠管情况不便观察,但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常见积液,本组出现率80%(20/25),其中15例可见到液体返流,出现率60%(15/25)。内径的粗细改变处提示梗阻部位,肠内容物逆流越明显、内径越大,梗阻程度越重;蠕动减弱或消失及腹腔积液是病期较晚的表现,见于多数绞榨及绞榨前期肠梗阻,本组出现率85.71%(30/35)。

3 讨论

腹部平片被作为急性小肠梗阻首选辅助检查方法[1],其优势在于检查结果客观性强,可重复阅读。该检查主要通过液平数量反映梗阻近端肠管站立时的范围[2],以此间接判断梗阻部位;通过液平的水平面宽度反映肠管内径,以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程度间接反映病期早晚,持续宽大的液平可作为手术指征[3]。腹部平片通过孤立肠袢对肠扭转具有确诊价值,因为孤立肠袢的出现反映肠道内压力较高且存在一个支撑点,只有在肠扭转引起的闭袢性肠梗阻方能出现这一征象。但液平通过气平对比才能显示,在部分肠管积气很少的肠梗阻,液平并不能反映真实病期。且腹部平片缺乏动态性,无法了解肠蠕动、肠内容物逆流及腹腔积液情况。腹部B超的应用呈增多趋势,有学者认为可作为常规检查[4],笔者的观点与之相同。B超的优势在于可无创动态观察肠管内径、蠕动情况及两者突然变化的部位、逆蠕动的程度和腹腔积液情况,并且在超声医生的帮助下,临床医生可将以上多因素综合起来判断病情,以此作为判断手术指征的依据[5]。但腹部B超主观性相对较强,同一病情不能重复观察,且B超易受气体干扰,对于积气很多的小肠梗阻应用价值受限。

腹部平片和B超在小肠梗阻诊断上各有优缺点,笔者将两者结合应用,扬长补短、优势互补,发挥了两者最大的应用价值。在腹部平片显示液平宽度尚正常的患者,笔者进一步行B超检查,通过肠内容物逆流情况反映梗阻程度。如果在某处出现明显逆流,不但反映梗阻部位且表明梗阻较严重,笔者认为应及时手术干预。而对于有宽大液平或液平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同时行B超检查可了解肠管内径、肠蠕动和腹腔积液情况,肠管内径突然变化处提示梗阻部位,如果扩张肠管蠕动变弱、消失或出现腹腔积液,表明患者处于较窄前期或绞窄期,此时手术治疗将是惟一选择。对于积气多B超应用受限的小肠梗阻,笔者应用腹部平片获得了较好的诊断。另外,对于合并妊娠患者,由于放射线影响,笔者认为腹部B超是唯一适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总之,联合腹部平片和彩超并结合临床表现,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对判断绝大多数急性小肠梗阻病情准确可靠、经济、方便且可重复性好,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推广[6]。

[1]Lappas JC,Reyes BL,Maglinte DD.Abdominal radiography findings in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relevance to triage for additional diagnostic imaging[J].AJR,2001,176(1):167-174.

[2]尚克中.中华影像医学消化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26,151.

[3]AldemirM,Yagnur Y,Tacyildir I.The p redictive factor for the necessity of operative treatment in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cases[J].Acta Chir Belg,2004,104(1):76-80.

[4]王秀艳,游晓功,施宝民,等.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2):98.

[5]Grassi R,Romano S,D′Amario F,et al.The relevance of free fluid between intestinal loops detected by sonography in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in adults[J].2004,5(1):5-14.

[6]胡金平,曾生根,林波,等.单纯性小肠梗阻放射诊断技巧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106-107.

猜你喜欢
平片肠管内径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丹桂逍遥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