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2012-08-15 00:54胡松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髂总卧床下肢

胡松梅

下肢深静脉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内不正常凝集,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若不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后期则因血栓形成综合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发于下肢[1]。2009年来我们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采取了有效措施。对52例需要卧床病人进行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护理,其中颅脑外伤患者20例,胸部肿瘤患者32例。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病因:1946年Irchow提出:血流缓慢,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时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2],现分述如下:

1.静脉血流缓慢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与深静血栓的发生有关,手术持续时间1~2小时20%发病,2~3小时46.7%,3小时以上62.5%(国外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国内高),并发现50%在术后第1天发生,30%在术后第2天发生。Sevitt从临床上观察证明血栓常起自静脉瓣膜袋,静脉连续处以及比目鱼肌等处的静脉窦。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舒缩作用向心回流,因此它是血栓形成的易发部位。血栓也可发生于无瓣膜,但易发生血栓,可能因被前方的右髂总动脉压迫所致。约24%髂外静脉是有瓣膜的,在此瓣膜的近端也有相当高的血栓发生率。

2.静脉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凝固,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均采取非手术治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后行抗凝、溶栓治疗。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葡萄糖250毫升加前列地尔10单位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华法林2.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17天后症状缓解

护 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要绝对卧床两周,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用力排便等,使血栓粘附于血管内膜,避免各种用力活动,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到30厘米,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减轻局部疼痛,膝关节安置于稍屈曲位。

3.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胆固醇食物,可降低血压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维持血管完整性[3]。

4.在应用抗凝药物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皮肤、黏膜、鼻腔有无自发性出血,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青紫及血肿等。

预 防

1.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卧床期间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挤压式按摩。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辛辣类食品。严格戒烟,因为尼古丁作为香烟烟雾的有害物质之一,在损伤血管内皮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3.尽量在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尤其是左下肢,因为右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都在左髂总静脉前面跨过,左髂总静脉有两处同时受压,左髂总静脉内都有狭窄或闭塞,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左侧[4]。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防止破坏血管内膜,输液量大或者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可行深静脉置管。

4.对于不能下床或者由于不愿下床的患者指导其在床上做踝泵运动和床上抬臀运动。

(1)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方法是: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但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内,尽最大角度的向上勾脚尖,之后再向下踩,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钟,如此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每两小时练习五分钟。能够预防和帮助小腿伤痛,下肢肿胀,利于手术后功能的恢复,有效的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为活动量小,身体或腿部不用动,只有脚腕在动,所以非常安全,患者易于接受。除了踝关节本身的疾病不能练习外,所有术后卧床的患者都可以在手术麻醉消退后开始练习。

(2)抬臀运动患者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支起,利于大腿和臀部的力量抬起下半身,此姿势保持三秒钟,然后再放下臀部如此反复

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及预防措施,52例卧床患者中发生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且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效果满意。

讨 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血管壁的改变,血流变化,血液性质的改变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要素,胸.脑外科患者病情重,卧床时间长,使下肢静脉血流受阻,加上手术创伤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适时讲解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预防知识,尤其对神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性。及时观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6.

2 宋春香,朱玉芹.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1):48 -49.

3 石坚,王立新,任铂宇.尼古丁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J],2011,9(12):1489 -1490.

4 赵军,董国祥.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12 -14.

猜你喜欢
髂总卧床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左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与压迫类型及血栓形成的关系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动脉不同剪切力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