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格:回归人的本性

2012-08-15 00:49
关键词:异化本质人性

吴 媛

一、引言:“公地悲剧”和生态危机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以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是,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而不是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因此,他还是为了增加个人的收益而多养了一只羊。其他牧民纷纷效仿,都从自己私利出发,增加放牧的羊的数量。于是,“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草场生态恶化、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悲剧”给出了一个深刻的启示:从利己开始,而以害己告终。趋利避害原本是人性的一个倾向,但无节制的贪欲和疯狂的索取,其结果必然是利益驱动的车轮滚下悬崖自取灭亡。“公地悲剧”虽然早已是陈年旧事,但类似的悲剧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生态危机遮蔽着人性危机。

二、现代社会:人性的异化

(一)商品化即是人性异化

社会商品化即是人性异化。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性的异化。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就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了廉价的商品。”[1]51第二,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1]51“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1]54劳动者用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又不占有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是可以出售的商品。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54。第三,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马克思还指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57-58第四,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1]58

劳动异化为商品,商品转化为控制社会的力量——资本。卢卡奇把这种商品化称之为“物化”,认为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2]143。

(二)现代技术控制人性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但并没有改变人性异化的现实。马尔库塞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了。”[3]143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技术是一种新的政治统治机制,“对现存制度来说,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 ”[3]8

(三)现代消费扭曲人性

透过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商品广告,波德里亚慧眼洞穿当今社会的实质,认定当今社会是消费社会,消费是人的权利和身份的象征。他指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4]1人在物的包围中,其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异。“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4]3-4物被符号化了,并构成社会符号系统。“物和符号在这里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4]48在消费社会里,消费的不是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化了的物品所表征的社会价值;时尚是引领消费的潮流,高档名牌是追逐的目标。消费社会让人无需思考,只要行动,因而也消弭了人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商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人的自主意识被悄悄地物化,被牵引,以至于或跟风或观望或迷茫,甚至被强制消费而不自觉;在消费社会里,物品符号化的同时,人性也在变异,尤其人之为人的那些伦理价值不再占有其应有的地位。而伦理价值的缺位、道德行为的失范,恰恰是人性危机的表征。正如威利斯·哈曼所言:“我们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5]37

三、反思:人的本性

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恶化的严酷现实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危机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沾沾自喜地享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财富的同时,不得不忍受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副产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危机,由此引发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重新思考,引发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虽然这是一个千古谜题、难题,但又务必尝试去破解,因为只有对这一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人才能找回迷失的本真,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即把人自身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工具或者机器。

首先,人的本质是自然性和人性的统一。人在自然中须臾离不开自然,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和自然发生物质交换而得以维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人归属于外在的物理世界(大自然),而且还意味着人的生理世界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一方面,人按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但人的活动无不受制于自然规律约束,顺自然规律者昌,逆自然规律者亡。因此,自视人是自然的主人而去征服自然,为所欲为,这是颠倒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肉身的存在,它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每时每刻都在和自然界交换物质;人又是有意识活动的生物,也即人不仅仅生活在物理世界,更生活在自身的心理世界。人的肉身表现出自然属性,人的心灵表现出人的属性,因此人的本质就寓于人的自然性和人性的统一。

其次,人的本质是人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存在。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性。但作为个体的人又不可能脱离社会,个体的人在社会中成长,人的个性在社会中形塑;社会赋予人以社会属性,因此,作为类的存在,人又兼具人的个性和类的共性。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指出:“在宇宙结构中,人之为人的位置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之间的”,“这个位置涵盖了人的‘精神’和隐秘的生命感受——其中有许多是我们与动物共有的。”[6]936舍勒的这一论述与中国古老的易理思想旨趣相合,易理形象地展示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头顶青天、脚踏大地,人在天地之间,人与天地本为一体。而在内在的人的精神结构中,与宇宙结构中天、人、地相对应,人的本质涵盖了神性、人性、动物性;人的本质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体现在人自身的同一性,体现在人与人的同一性。因此,任何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对抗,都是与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恶的。

四、道德的标杆:生态人格

如上所述,生态危机究其实质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表现为伦理价值的缺位、道德行为的失范;认假作真,本末颠倒,以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对抗。这些都是与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是反人性的,因而也是恶的。因此,为了拯救人性危机,重新拨正颠倒的人心,回归人的本性,急需力挽社会道德颓势,树立道德标杆。这一道德标杆就是生态人格。

(一)人格和生态人格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统合知觉、情感和意志等机能的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主体精神以及主体精神外显的行为模式。简言之,人格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资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及其价值所在。人格是一个人品行、价值和尊严的总和,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集合,是对人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安身立命的规定。

人格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即一定的社会形态塑造了一定的人格,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可见,农耕社会产生出“人身依附型”人格,工业社会则制造出“自我异化型”人格。然而,高尚的人格是推动社会进步、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当前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期,迫切需要“精神独立型”的人格,即生态人格。生态人格不仅仅是道德的标杆,而且还是化解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的精神动力。

(二)生态人格基本特征

在意识维度,存在一个核心价值追求,即和谐;两个基本观点,即生存的危机观和发展的整体观;三个“合一”,即人与自然合一,故能敬畏自然、顺从自然;身心合一,故能明了生命的无常,进而珍爱生命;自我与他者的合一,故能平等相待,协力共进。

在行为维度,则有三个基本特征:(1)精神的追求胜于物质的追求;(2)有节制的物欲,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3)在利己或利他的抉择时,偏向利他;在权利或责任的抉择时,偏向责任。

(三)形塑生态人格的社会基本路径

如上文所述,人格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人格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形塑了一定的人格。当下的社会正在为解决生态危机而进行痛苦的社会转型——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因此生态人格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形塑生态人格的社会基本路径有两点:(1)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2)改革教育体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教育的宗旨,将生态文明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从小学起培养人之为人所应有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逐步形塑生态人格。

五、结语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子女是母亲的一部分一样。自然养育了人类,人脱离了自然,则无法生存。就人的存在状态而言,人类的幼年期依附于自然,就像幼儿依附于母亲。及至人类成年期,人类不仅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妄称人是自然的主人,对自然实施肆无忌惮的掠夺,而这一大逆不道的掠夺行经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也催生了原本有血有肉的人的自我异化,进而沦为冷漠的欲望机器。

人需要理性,但不只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将人置于颠倒的状态,人更需要的是道德理性。道德理性能够摆正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能够客观地评估人类自身的力量——尽管人类创造出许多奇迹。人类制造的宇宙飞船可以往返地球和月球,然而人类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人类对于自然的震怒 (诸如地震、海啸、狂风暴雨)依然束手无策,遑论征服自然!

在人类的力量之外,依然存在着比人力更强大的自然的神力。在人类的幼年期,这种自然的神力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古希腊被称之为“逻各斯”,在古代中国被称之为“道”,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则被称之为“上帝”,虽然所言不同,但所指相同。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死了的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人们心目中的“上帝”,自然的神力依然在场。这就是“敬畏自然”的充分理由。

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在上帝缺席的当下社会,我们要唤醒沉睡的良心来收拾被异化成碎片的人性,进而整合为多向度的健全的人格——生态人格,从而推动社会转向生态文明,导引人类走向和平幸福。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曼弗雷德·S·弗林斯.舍勒的心灵[M].张志平,张任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猜你喜欢
异化本质人性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