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名背后的伦理问题

2012-08-15 00:49
关键词:道德观公正道德

赵 凯

一夜成名背后的伦理问题

赵 凯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又产生了一些特殊的现象,诸如歌唱选秀、相亲节目和在网络上的出格言论或网上征婚等等,人们总想通过这种捷径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但有些参与者的动机却不那么简单,在方法手段上大有无所不用其极的趋势,而忽视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消极影响,这些现象也逐渐被学者所重视,成为他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夜成名;伦理问题;原因;对策

一、问题的引出

近些年来,一系列的选秀节目、选美节目、相亲节目泛滥成灾,有些人通过这些节目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节目不失为成功的“捷径”,但有些人却是动机不纯,诸如芙蓉姐姐、凤姐以及马XX、闫XX等等,她们的行为远远超出了社会的可接受的程度或是节目效果,她们一方面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自信、个性,另一方面又无所顾忌地以一些出格的言论、行为,甚至是淫秽的照片来博取人们的关注。这样的行为举止虽然为其自身带来了知名度和背后的经济利益,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凸显了这种现象后面的道德失范、价值观错误等伦理问题。

她们以过人的自信、惊人的“美丽”、过分的言论、荒唐的行为赢得了一定 “市场”,或许这才是她们的“梦想”,而国人一定程度上的空虚、冷漠,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这种风气。当她们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就会有商家找其做广告、代言产品,而不管这种知名度背后的恶劣行径。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它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夜成名背后的伦理问题的产生绝不是个人道德观的偏离或是价值观的错误,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经济领域、社会制度、文化生活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在经济领域中,物质利益的刺激促使人们对财富的普遍追求。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物质利益和物质财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这就诱发了人们的趋利性,刺激了人们对物或金钱的欲求,从而滋生出对金钱的过分崇拜心理,导致“一切向钱看”。当然,人们追求提升个人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说:“道德的松弛在给我们带来自由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堕落腐败的可能。”[1]而在当今中国,所谓的“道德松弛”即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都伴随着重大的社会变革,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变迁和调整使得我国当代社会道德生活趋于功利化,经济利益的调整使得财富需要重新划分和分配,社会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甚至包容人们获得财富的手段,只要是合法的,就是“光荣的”,就是制度所允许的。然而,这种“允许”并非是道德上的允许,有的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支配作用,而合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成为市场最主要的价值需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人们对金钱的获取是合法的,就不会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这样也不会被禁止。但是,有些人却凭借在娱乐节目中的出位表演、出格言论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地位的转变,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病态”。虽然这些追名逐利的方式只是个案,但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却通过媒体被无限放大,销蚀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伦理底蕴,冲击着主流的伦理价值体系。

第二,社会不公正的大环境使然。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普遍认为公正是人类普适性价值,是一种道德原则、准则或道德价值和价值观念,表现为分配的均衡、合理。程立显在现代伦理学中认为,公正实际上专指社会公正,即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2]的公正。万俊仁认为,社会公正最一般的意义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却造成了贫富的两级分化,这是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公正或是收入分配不公正;存在诸多社会腐败现象,官员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取私利,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权利义务的对等原则,这是政治生活中权利义务的不公正;处在熟人社会的中国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在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多样性,但拥有“人脉关系”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更有机会获得成功,这表现为社会生活的机会不公正,此外还有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不公正,等等。

社会不公正造成了有着相似的发展潜能、大致具备基本劳动技能的社会成员却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有能力的不一定有好工作,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想走“捷径”,想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有些人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单单看成是名利的获得,于是不择手段在娱乐节目中发出令世人哗然的言论,甚至是裸露的照片来堆砌自己的“资本”。我们可以感叹人间百态和社会不公正给人们带来的无奈,但这些都不是道德失范、道德素质降低的理由。渴望一夜成名,“麻雀变凤凰”,在社会不公正的前提下也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

第三,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方文化思潮中存在着不少能够体现社会文明、人类普世道德和高尚情感的文化,如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敬重与追求,民主、自由、责任,崇尚正义、忠贞爱情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形象展示和讴歌。这些正面积极的文化内容,对青年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的熏陶无疑具有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蕴含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折射出西方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色情、暴力等丑恶的思想元素。这些带有错误倾向和腐朽意识的思想内容,悄无声息地进入到了青年的日常生活中,这势必会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那种想方设法追名逐利的行为就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体现,这在快餐文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诸如那些选秀节目、相亲节目,就是要通过一些背离主流的言论、观点和行为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既给节目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也给当事人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但是,无论是这些节目的内容还是当事人的言论、行为,都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散播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加之“亚文化”、“非主流文化”现象和社会成员的文化空虚,为这些娱乐节目提供了“滋长”的空间,破坏了现有的良性的社会道德体系。

三、问题的解决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可行性。解决一夜成名背后的伦理问题,必须采用多种策略。

(一)经济策略

首先,倡导经济资源的平均分配。什么样道德观往往是由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财富过分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两极分化便会产生,富人会更富,穷人会更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科学合理的经济模式便只是奢望,社会的道德建设也会产生诸多问题。所以,国家必须加强对工资收入的调控,一方面,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幅度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收入上;另一方面,限制国企高管和民营企业主的过高收入。其次,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使社会成员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物质财富,既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公正环境

“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根本道德原则”[3],公平、正义、平等的社会制度环境才是自由的,才能使个人充分发挥原创性潜能。也只有在这个“善”的前提之下,社会成员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去获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社会公正就是人人都拥有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以正义原则去治理社会和国家,从而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学者詹世友、钟贞山指出:“正义之德的塑造主要表现在:(1)要求制度设置能够实现正义的基本原则;(2)制度要能够足够好地实现正义原则,这要求制度中的人们形成与正义原则相适应的精神气质,即执行者按原则去行事,被执行者要认同正义原则;(3)制度要对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有整合提升的作用。”[4]社会公正还包含诸多方面,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竞争公平、教育考试制度的公平等等,只有在公正的环境下,社会成员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文化策略

要积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监督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中的不端行为,尤其要对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教育,切实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其次,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文化思潮,摒弃其中不符合我国道德建设要求的内容,积极吸收其中先进、科学合理的方面,强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再次,要加强对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教育者本身的道德观并不一定正确,而且在新形势下已有的道德观不一定适应现有的社会要求,所以有必要对教育者进行再教育;教育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新颖、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受教育者对道德的兴趣,促进道德的内化,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后,对大众传媒进行监督。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内容,上述的出格言论、行为,大多是通过这些媒介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所以在节目内容的准入制上必须严格要求,媒体工作者要以积极健康的节目内容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多地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

一些人希望通过娱乐节目达到一夜成名的效果,其行为折射出的是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诸多新问题,也反映了社会成员的道德现状。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可行的措施,防止社会道德的滑坡,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1]奥克塔维奥·帕斯.双重火焰——爱与欲[M].蒋显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achues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3.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6.

[4]詹世友,钟贞山.“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之学理依据[J].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版,2010(9).

B82-056

A

1673-1999(2012)08-0044-03

赵凯(1987-),男,江苏南京人,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2-02-16

猜你喜欢
道德观公正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迟到的公正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公正赔偿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卑以自牧,柔以时升——论易经初六爻的爻德内涵及其儒家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