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话含义理论看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2012-08-15 00:49谭定钟郑晓明
关键词:会话含义准则

谭定钟,郑晓明

从会话含义理论看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谭定钟,郑晓明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的重要内容,对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守合作原则,才能再现原文的会话含义。译者从原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和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应该是一致的。译文应当充分体现原文作者的语用含义,力争做到语用对等。

会话含义;翻译;语用对等

一、引言

语用学是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特定情景中特定话语的意义。将语用学运用到翻译领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问题,会给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活力。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提供了一个推导会话含义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探讨会话含义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对等,从而尽可能地传递出原文所隐藏的言外之意。

二、会话含义理论

Grice于1967年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该理论认为,言语交际的双方都希望相互合作,使交际获得成功。因此,双方都必须遵守充分、真实、相关、清晰等原则。“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互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它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句。”[1]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如果在交际中有一方故意违反某项准则,那他的目的就是想传达某些言外之意,听话人必须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推断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Grice把这种由听话人根据特定语境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之为“会话含义”。

如果说话人违反以上准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听话人可依据各项准则和特殊语境进行语用推理,领悟说话人的隐含意义。以下是一些故意违反四项准则的对话,将对其进行推理,并分析出所暗含的会话含义。

(一)违反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是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交际双方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尽量不要多于所需要的信息。如果故意违反数量准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例如:

(1)Man:May I know your name please?

Woman:Jane Porter.And yours?

Man:John Smith.I’m the president of ABC company.

男士在上述对话中显然违背了数量准则,因为女士只询问他的名字,而他却又说了自己的工作,超出了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女士应该能够感觉到他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其言外之意是炫耀自己的工作职务高。

(二)违反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要求会话双方所说的话要真实可信,不要说虚假和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但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经常故意违反这一准则。

(2)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

维多利亚不可能由铁铸成。那么,说话人要么不愿合作,要么另有所指。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维多利亚具有铁的某种特性,诸如坚硬、持久、缺乏柔性等等。到底说话人指哪种特性,则要视其对维多利亚的态度及说话当时的具体情景而定[2]。

(三)违反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是指交际双方所说的话是相关的,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如果说话人故意偏离或岔开这个话题,就会出现答非所问,那他的话语中就有可能包含某种特殊含义。以下就是一个违背关联准则的例子:

(3)妈妈带女儿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卖冰激凌的。

Daughter:Mummy,I want to have an ice cream!

Mum:Look,how beautiful the flower is!

女儿说想要冰激凌,妈妈没有回答可不可以,而是让女儿看花,有意岔开话题,目的是把女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花上,不想给她买冰激凌。

(四)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我们清楚明了地说出要说的话,避免晦涩难懂。语言要简洁、有条理。但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也会有意违背这一准则来传递特殊的交际意图。比较下面两句话:

(4)A:Betty sang “Home sweet home.”

B:Betty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ong of“Home sweet home”.

如果某人不使用简明扼要的A句,而选择冗长罗嗦的B句,就会向听话者传递“贝蒂唱歌不好”这样一种语用含义。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虽然是为分析言语交际而建立的,但同样也适用于书面语言。语用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也就是原作中的隐含意义。因此,要使译文读者能够领会到原作中隐含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就要理解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尽量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对等。

三、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翻译中的语用对等就是指译文要充分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并且在功能、修辞上要达到与原文一样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在词汇、语义、语法等语言学的不同层面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用译文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3]从语用角度出发,陈新仁认为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语用对等[4]。语用对等翻译强调的是在理解原文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基础上将它们完全复制到译文中。

翻译的实质是一个交际过程,包含了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个方面,用Grice的合作原则我们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原文作者-合作原则-译者-合作原则-译文读者。“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译者在此活动中肩负着双重身份,他既是接受者,又是交际者,因此译者必须琢磨作者的意图,追求尽可能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同时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思想、感受和反应。”[5]也就是说,翻译涉及到两个交际过程:一是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二是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中介的译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只能靠译文才能传达给译文读者,译文是交际的关键环节。因此,“译者应关注原文所用的环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把握话语的主要功能或语用意义”[6],这样才能避免语用失误。那么,译者的任务就是:首先,看原文作者是否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几项准则,为什么违反,产生了什么会话含义,有什么特殊交际意图。其次,如果从原文中推导出了会话含义,译者应该在译文中找寻能达到语用对等的表达方式,并把原文的会话含义传递给译文读者。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以及对译文的创作都要依赖合作原则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实现原文和译文的语用对等。

首先,原文应该具有意义,原文作者也应该遵守合作原则: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表达真实相关的内容,并且要清楚简洁。即使要违反准则,传达隐含之意,也需提供相关的语境让译者解读其真正的意图。这是翻译工作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其次,译者把推导出的原文作者的会话含义反映在译文中,并鼓励译文读者也从译文中推导出译者的会话含义。从理论上来讲,译者从原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应该与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推导出的会话含义相一致。“译者是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交流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遵守合作原则,才能同时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成功地进行交际。”[7]这是我们从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过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翻译的目的是创作出与原文语用对等的译文,译文应充分体现原文作者的语用隐含意义,语用对等应当成为翻译追求的目标。

四、译文中语用对等的实现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为理解会话含义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它是译文中体现语用对等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将按照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来分析如何在译文中实现语用对等。

在翻译中,我们必须判断作者是否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以传达隐含意义。例如:

(5)A:What did your younger sister buy at the supermarket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B:She bought a green dress,she bought a red dress,she bought a blue dress.

这里B表达的是:她买了绿、红、蓝三条裙子,但却不断重复同一句型,故意违反数量准则,其隐含的特殊会话含义,是表示对其姐姐行为的不满。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为求译文简洁,而译成“她买了一条绿裙子,一条红裙子和一条蓝裙子”,这样就会失去原文的真正意图。为了保留原文的会话含义,可采取增译的方法,例如:她买了一条绿裙子,又买了一条红裙子,还买了一条蓝裙子,买了一条又一条。

看下面一个对话:

(6)A:How does she like her child?

B:Her child is the apple of her eyes.

B句的字面意思是“孩子是母亲眼中的苹果”,把孩子当作苹果,显然是有悖常理的,因此B违反了质量准则。但B是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其真实含义是说孩子是母亲最爱的人,对母亲来说很珍贵。在翻译该句时,为了尽可能传达其隐含的语用意义,可选用汉语中表达类似意义的成句,译为:她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让我们看一个违反关系准则的例子:

(7)A:哎,小张,你和你女朋友关系怎么样了?

B:没说的,您就等着吃糖吧!

A询问B和女朋友的关系发展的程度,而B的回答 “您就等着吃糖吧”和A的问题表面上没有联系,因此违背了关系准则。但根据中国的风俗习惯,结婚要请亲朋好友吃喜糖,因此,人们会很自然地把“吃糖”和结婚联系起来。这里B的回答貌似没有关系,却产生了会话含义“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直译为英语“Please just wait to eat the candy”,译文读者恐怕很难能明白其含义。因此,为了达到语用对等的效果,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最好采用意译的方法,直接把其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可译为:

A:Hi,Xiao Zhang,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your girlfriend?

B:Well,we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尽量避免使用晦涩、有歧义的词语。但有时说话者故意违反这一准则使话语产生会话含义。翻译时要采用恰当的方法灵活处理。看下面一则对话:

(8)Father: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Mother:Ok,but I veto C-A-N-D-Y.

在上述对话中,爸爸要给孩子买东西吃,妈妈同意买,但不想让孩子们吃太多糖,害怕损坏牙齿,所以故意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一个生僻的书面语veto(=to be against),孩子们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此外,她没有直接说出“candy”一词,而是用字母拼出来,不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要把妈妈话中的隐含意义和实际意图转移到译文中,翻译时就不能字面意思直接译成:好的,但别买糖果,而是要相应地把它变得复杂难懂一些,比如:好的,但不要买米-唐-田-木。

五、结语

会话含义理论能够有助于人们推导出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隐含意义和交际者的真正意图,对译者来说,可以指导他以更灵活可行的方式,用更自然贴切的语言来呈现原文隐含的言外之意。如果译文既能保持和原文一一对应的形式,又能传达出原文的会话含义,那么直译是较好的选择。但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必须放弃形式上的对等,而选择在译文中传达会话含义,以实现语用意义的对等。需要指出的是,同一语篇有时会有多种会话含义,译者在翻译时不可能全部呈现出来,可能会在译文中增加原文中没有的会话含义,也可能会忽视原文中本来存在的会话含义,这是很难避免的。因此,语用对等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译者努力的目标,不存在绝对的对等。

[1]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5.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1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86.

[4]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193.

[5]习青侠.从语用学的意义观看对等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1).

[6]张宏瑜,杨雪.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7]陈淑萍.合作原则对译者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4).

H315.9

A

1673-1999(2012)08-0128-03

谭定钟(1974-),男,四川阆中人,硕士,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0)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郑晓明(1983-),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嘉兴学院讲师。

2012-03-05

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GZGZ7611-424)。

猜你喜欢
会话含义准则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基于集群节点间即时拷贝的会话同步技术研究①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