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体育强省背景下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研究

2012-08-15 00:43金国文张炳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足球联赛教练员安徽省

金国文,张炳祥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全面建设体育强省背景下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研究

金国文,张炳祥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本课题在全面建设体育强省的背景下,以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思想,对安徽省高等院校足球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为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⑴建设体育强省及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⑵探究构建安徽省体育强省背景下实施体教结合的重要意义;⑶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⑷全面建设体育强省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战略对策.为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安徽;体育强省;高校;足球

建设体育强省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是全省体育工作者的新目标、新追求,是推进全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谢广祥副省长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要强化政策研究、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工作,为体育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新时期对体育教育特别是高等体育教育的依赖程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加快安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安徽体育强省的重大战略选择.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势必成为安徽省发展的重点,高校足球的发展,无论从发展群众体育角度,还是从发展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体育设施、体育科教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1 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期刊,书籍,专著、官方公告及电子文档,对文献进行科学系统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走访调查参加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教练员及相关专家,为本课题的对策研究提供依据.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整合及科学的计算,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设体育强省及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

2008年奥运会取得辉煌成绩之后,为我国体育事业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明了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指出:着力推进校园足球、规范职业联赛,开创足球工作新局面.安徽省体育局副局长陈海军强调:要求“建设安徽体育强省”,安徽省体育局针对新形势,提出了“巩固、提升、跨越”新的“三步走”战略.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接连出台了一些纲领性文件:1994年教育部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颁布《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199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2年8月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10年又相继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些文件体现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视,其明晰的理念和深刻的内涵,都凸现出一条鲜明的主线;新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大学生素质全而发展,注重大学生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体教结合的发展战略极大的迎合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高校足球的发展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校足球的发展可以为我国足球的文化氛围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可以带动足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即小学、初中、高中足球的发展;为足球后备梯队建设提供支持,可以使足球后备人才的出路问题得以解决,从而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提高足球人口的数量带来积极的影响.

全面建设体育强省涵盖了指标体系及目标任务,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体育设施、体育科教等方面.足球运动作为各项任务指标的载体,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而高校足球的发展直接是群众体育体育得以快速发展的温床;是竞技体育得以快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储备基地;是体育竞赛快速得以推广的媒介;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高效的广阔的市场;是体育设施得以发展直接推动者和受益者;是推动体育科教的有力的杠杆.

2.2 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中国高校足球发展的现状

中国学校足球发展相对足球发达国家比较滞后,高校足球更是一块短板.归结于中国足协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职业联赛与国字号队伍建设中去,重点抓U系列的建设,青少年足球和高校足球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高校足球是足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中国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从2000年才举办大学生联赛,2003年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才开始,同年开始举办国女子大学生联赛.前五届都是冠名为“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从第六届(2006年)开始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签订了长达10年合约,共同推出全新的“李宁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大学生足球联赛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12届.中国高校拥有400到500支大学生球队,在高校足球这个领域,成才率几乎为零.而2002年世界杯上第四名的韩国队,大多数球员都来自大学生队[1].

2.2.2 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的现状

安徽省为了增加高校足球的文化氛围,提升安徽省大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从2000年开始举办了全省高校男子足球比赛,至今(2012年)已经举办了9届,同时作为当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选拔赛.随着参赛队的逐年增多,在全省高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与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相比,无论从技战术水平,还是球队的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决赛阶段很难看到安徽省高校的身影.2010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足球队代表安徽参加09-10年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一胜一平一负积4分止步八强,这也是安徽高校足球队参加此项赛事的最佳战绩.前八届比赛均未进入决赛,可见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相对滞后.

2.3 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人才梯队建设缺失

安徽省现阶段足球人才选拔方式相对滞后,梯队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最主要的是足球人口缺乏,校园足球开展规模有限,学校大量人力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对安徽省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球队和比赛重视不够,一些有潜质、有希望的运动员没有得到层层提升和培养的机会,没有把人才选拔工作落在实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足球注册人口不足8000人、青少年只有7000人、女子足球只有400人;德国足球注册人口为650万;意大利为460万;英国为450万;日本18岁以下的注册足球运动员达67万.安徽省职业足球球员更是寥寥.

2.3.2 训练水平不高,学训矛盾突出

通过走访参加2010年第八届“大学生足球联赛”安徽省决赛阶段本科高校.45岁以下(不包括45岁,世卫组织青年标准)的青年教练比例接近70%;本科学历的占100%;硕士以上的占34%;超过80%的教练员属于兼职,一边带课,一边从事足球训练及比赛,大多数教练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中的去.通过调查显示:超过90%的高校的学生是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进行训练,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在体能储备上很难得到保障.学训矛盾是导致学生训练水平及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将决定训练体系是否科学的主要因素.

2.3.3 竞赛、训练不够系统

安徽省高校足球赛只有“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选拔赛一项正式比赛,而且参赛队伍偏少,没有形成规模,大学生的锻炼机会有限.竞赛体系不够系统,就会导致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检验,提高的空间就会有限.业内人事知道竞赛的重要性,他是检验训练结果的最佳手段和方法.球员的实战经验,以及技战术的运用是通过系统的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不断磨练出来的,竞赛水平越高,球员提高的越快.建立全省性质的不同级别的中学生联赛和小学生联赛及大学生联赛,使安徽省学生足球联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大多数高校训练都是在比赛前一两个月进行集训,平时很少训练.球员在训练时间上很难得到统一,由于球员分别来自不同的院系,各自的课程时间安排不同,只能通过课余及节假日时间进行训练.

2.3.4 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资金不足的情况是阻碍高校足球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他直接影响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以及学生的营养补给,要想出成绩,高强度训练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队员的消耗很大,如果营养跟不上很难有效的恢复,就不能很好的完成高质量的训练任务.在对安徽省高校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的调查显示,经费在两万元以内的学校占有65%,大部分资金都是学校自己拨款,社会资金融入太少.应加大社会资金对高校体育的投入,安徽省2011年体育年鉴中公布:2010年安徽省体育彩票全年销售17.04亿元,按照50%返还中奖者,20%为发行费用,30%为体育公益金计算,安徽省每年体育公益金应该超过5.1亿元人民币.2011年安徽省体育彩票超过了20亿元.如果拿出1000万作为各高校足球的发展基金,能够很大的缓解高校足球发展资金方面的压力.

2.3.5 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

教练员队伍在运动员选材、训练和输送等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工作态度与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成绩的好坏,因此教练员队伍的水平是影响训练质量与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90%的教练员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体育专业,毕业后从事足球训练工作.而且约34%的教练员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在科研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拼劲十足.但是,大部分教练员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技战术水平偏低,缺乏带队经验,队伍的建设缺乏长期的规划.原因归结于安徽省高校教练员培训体系比较落后,很少针对高校教教练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一些有志向提高自身能力的教练员苦于没有机会深造.相比之下足球发达国家德国的教练员培训体系比较科学系统,教练员水平较高.德国足协对一些大器晚成的运动员,有机会受到足协教练的考察,一些引人注目的球员将受到邀请参加足协的训练班.为使俱乐部基层教练员最优化,德国足协建立了教练员服务机构.通过网络向教练员提供大量的信息,将训练理念贯彻到基层.同时足球基地定期举行青少年教练员培训,使他们及时获得适合各年龄段的、符合足球发展潮流的训练知识[3].

2.4 构建安徽省体育强省背景下实施体教结合的重要意义

体教结合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还涉及安徽省竞技体育如何科学的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104所,各级高中1234所,初中2962所,小学13343所;学生人数:研究生41773人,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991267人,普通高中生1278903人,普通初中生2498532人,小学生4435804人.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如果实行体教结合的模式,势必将发挥普通高校的教育职能,从而培养高素质的足球人才.就不会出现后备人才缺乏的情况.此种模式会保证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发挥球员的运动才能,从而针对有天赋的球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德国就是启用了“天才促进计划”,保证每一个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得到发展.与在俱乐部或学校不同,他们贯彻的理念是“把每一位有天分的选手培养成才”[3].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战绩.安徽省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球员本身利益出发,能够保证球员未来全面发展需求的完整教育,从而形成“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职业队”的金字塔式足球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现代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对策与建议

3.1 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是制约高校足球规模的重要因素.然而,只要筹措资金的方法合理,措施得当,经费问题便不再成为问题.

3.1.1 加强省财政及相关部门的投入

安徽省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市场运作、个人投资以及社会赞助来实现.安徽省不乏大型企业及商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安徽省高校足球发展上来.同时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为安徽省足球的发展筹措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3.1.2 高校自身加大投入

国家对高校教育非常重视,对高校的投入有逐年加大的趋势,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广大学生德育和体育发展的重任,而体育是最佳的中介,而足球项目更能培养学生集体协作,吃苦耐劳的的精神品质.加大投入就会有回报:学校将从中获得声誉;场(馆)设施得到改善;高校足球得以发展;足球后备人才迅速发展;足球文化氛围得以提升;带动社会足球文化;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贡献等等.

3.1.3 大量引进社会资金赞助

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运动难以吸纳社会资金的赞助.然而,只要措施得当,社会资金投入高校足球运动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们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来吸引社会资金,从而也为这些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国际足联与中国足协在中国开始举办“可口可乐,临门一脚”青少年足球教练培训班;“百事可乐曼联足球训练计划”;“AC米兰训练营”;“阿迪达斯绿茵成长计划”;“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等等.在安徽省不乏大企业、大公司,我们可以综合利用这些社会资为高校足球发展筹措资金.

3.2 训练体制改革

安徽省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训练体制.大力发展学校足球,让足球回归教育.中国广大青少年生活在学校当中,大力发展学校足球,建立稳定的学校足球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大选材的面,而且可以培养球迷群体[4].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足球氛围,发展高校足球可以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延续足球生涯,从而为进一步发掘足球人才创造机会.

3.3 安徽省高校建立规范的联赛体系

安徽省高校应该扩大联赛的影响力,加大高校足球参赛队的规模,可选择按照(皖南、皖北、皖西、皖东)划区域选拔赛的体制,规定每个高校必须派队参赛选拔赛.最后选取16支球队(每个区域取前四名)进行小组赛,这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足球水平.同时建立后备人才竞赛体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都有联赛的一体化的足球联赛模式.

3.4 发展高校教练员队伍及科研团队的建设

国家或安徽省自己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邀请相关专家或资深的教练员进行讲学,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提供保障.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建立科研团队,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时卫东,潘日春,董志江,王民享.“北理工模式”培养我国高素质足球人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62-67.

〔2〕李全志,徐勤萍.我国传统竞技体育强省(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50-52.

〔3〕刘延祥,成武刚,部义峰.国外足球发达国家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征及启示[J].运动,2010(9):154-156.

〔4〕颜中杰,何志林,李晓旭.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8):26-28.

G843

A

1673-260X(2012)07-0122-03

2012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金国文(ASS2012206)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自筹项目,张炳祥(ASS2011227)

猜你喜欢
足球联赛教练员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为什么美国足球联赛没有升降级制度?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认识足球(九)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