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2-08-15 00:43崔淑卿李晓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形势名师

崔淑卿,李晓春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提升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崔淑卿,李晓春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学模式单一以及任课教师理论水平不高是导致当前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学运行机制,鼓励任课教师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引入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组建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实行任课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

形势政策课;教学质量;建议

高校形势政策课是为在校大学生分析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热点、难点问题,解读政治经济形势,使其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一门教育课程.形势政策课能有效宣传国家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视角去分析判断现实中复杂变幻的形势.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各高校开展“形势政策”课教学水平并不平衡,教学质量也存在差异,笔者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形势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形势政策课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低.通过对部分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感觉“枯燥”,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有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存在脱离实际“假、大、空”的说教现象;二是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不少高校将形势政策课作为辅助课程,对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评价机制都难和专业课相比,故而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教研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授课水平.在教学师资上,不少高校的任课教师由思政教学部教师和辅导员兼任,缺乏相关方向的专业任课教师和稳定的教学师资队伍;三是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科学解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式,并有效塑造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有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深入解读形势政策知识,有的学生抱有不同的观点,希望能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面对这些状况,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课程内容与观点,教学效果很难满意.

上述三个方面是目前部分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

一是任课教师的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有待加强.与高校专业课程不同,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主要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具有形势的动态性、传递的及时性和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泛,仅仅具备思想政治领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有较好而且广泛的学术素养.“形势”在不断变化,“政策”也很复杂并且涉及面很广,授课教师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不仅需要在平时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还需要对相关主题深入研究、扎实备课,才能使教学内容充实厚重、教学效果良好,从而引领大学生对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形势政策课的重要性和难度认识不到位,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还不完善.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给的每学期形势政策课教学要点,自主准备授课材料.但由于形势政策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无固定的教材,给教师准备教案和收集上课素材带来困难.笔者所在高校的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就每学期教学内容负责6-9个班级的教学,教师之间不仅需要重复备课,而且相同的内容,每位教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三是师生之间对形势政策的信息获取不匹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价值观多元化趋向明显.随着电脑等各类通讯媒介的普及,学生对各类信息的获取内容丰富、速度快,有自已的观点和看法.相比较,教师由于工作、家庭、学科专业的限制,对相关形势政策信息的获取和研究存在滞后性.

2 几点建议

2.1 建立保障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鼓励任课教师要加大教学研究

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是保障形势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前提,而任课教师的学术素养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高校首先,要建立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运行机制,以完善的机制提高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保障教学质量;其次,要鼓励形势政策课任课教师加大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时合理配置教学、科研指标,现在的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无法很好的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并建立相关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再次,要树立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心,精心备课,努力以丰富的课程内容感染学生、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深厚的学术素养引导学生.

2.2 建立知识结构多元的教师队伍,引入相关专业课师资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形势政策课看作思政课的一种,任课教师主体为高校思政教学部老师和辅导员.政治老师任教最大优点是能有效保证课程教育的政治导向,但由于课程所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他们很难将课程内容精准的阐述传授,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形势政策课教师后备组,然后根据每学期教学所涉内容,适时选择经济、外交、科技、农业、政治等多学科教师共同完成该学期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学校还可聘请相关专家就某一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讲座,提高课程的教学吸引力和影响力.

2.3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模式单一的状况,个别高校开始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完善教学教法提供了启发.例如辽宁某高校采用团队教学模式,由多位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特点,选择自己擅长的章节或专题,通过大课堂集体教学,小课堂分组讨论的方式教学.这样某一个班或几个班教学任务就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避免单个教师在某一个领域上的研究缺陷.[1]北京某大学采用让学生社团参与的教学模式,将社团日常活动与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既繁荣校园文化,也提高教学的吸引力.[2]除了上述方式值得借鉴之外,笔者认为,现阶段也可采用师生课堂上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正常的讲授课程后,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互动讨论、辩论,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

2.4 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

高校大学生求知欲强,他们会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在网络上搜寻他们所需要的各类知识.然而由于学生的能力所限,很难全面客观的了解他们所渴望了解的内容.网络上正面的、消极的、灰暗的各类观点和评论无不时时冲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有鉴于此,建议高校形势政策教学部门开辟专门的网络专栏和论坛,充实当期教学背景知识,还原时事真相,引用客观评论,努力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针对每讲内容让学生实名注册发贴,按照发帖量多少、所发贴跟帖量以及回帖量等给予不同的等级,最终纳入总评成绩.但要特别注意,聘任语言幽默、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或者学生为网站管理员,及时发帖、回帖加以引导,把内容极端的帖子及时删除.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一言堂”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适时引导,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最终自我完善的目的.

2.5 实行任课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

每个高校都有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名师,这些教师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有很深的造诣,[3]尤其是课堂教学具有独到之处,学校可聘任这些教师为导师,组建教学梯队.具体设置如下:①国家级教学名师当省级教学名师的导师,省级教学名师当校级教学名师的导师,校级教学名师当5-10年有工作经验教师的导师,最后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新进教师.②每个导师指导3名教师,除国家级教学名师外每位教师又都配有一名导师.③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每周上一次公开课,校级教学名师两周上一次公开课.④导师对于所指导的教师,要求两周提交一份教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一次听课,对于省级教学名师可以延长至四周提交一次教案和进行一次听课.这样就可以组建成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首的1→3→9→27→81,总计达121人的梯队教学团队,团队内每位教师在教学方面都可以快速成长.

〔1〕李晓娟.团队教学模式在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0(5):188-189.

〔2〕柏贞尧,王培.从“因材施教”到“教学相长”——高校学生社团“参与式形势政策课授课模式”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73-75.

〔3〕洪巧红.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G642

A

1673-260X(2012)07-0179-02

滁州学院硕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000040614)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形势名师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