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考察对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2012-08-15 00:43代金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上海学校

代金凤

(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通过教育考察对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代金凤

(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本文通过教育考察,对所考察的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人才以及地方政府对发展教育的支持进行了归纳总结,证明基础教育中相关部门以及自身发展相联系的重要性.

教育考察;小学教育;启示

在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去上海挂职考察学习.这是一次浸润式的培训,在挂职的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我们和该校师生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参观校园、聆听讲座、随堂听课、参加行政例会、走访教师和学生……,一直被这所学校浓浓的校园文化、丰富的课程设置和项目管理模式吸引着、感染着.考察期间我们还有幸参观了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上海中草药博物馆、上海华师大二附中并参加了在上海建平中学举办的“课程开发与执行”主题论坛,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这次考察学习有太多的收获,使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生命力,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我市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1 考察收获

这次上海挂职考察学习,收获很大,主要有四个方面:

1.1 感觉那里的校园,因精致而自然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是上海浦东新区一所知名学校,2002年建校,有香楠和藿香两个校区.共29个教学班.进入校园“人人有自信、处处有合作、天天有追求”的办学理念悬挂在教学楼上方,整齐而干净的塑胶跑道使整个校园清爽通透.广玉兰、白玉兰等南方特有植物点缀着整个校园.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种植园为学校平添了生机和活力.校园环境精致中透出朴实和自然.

1.2 感觉那里的教师,因投入而精彩

这次实地挂职考察学习,张江高科实小领导班子的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密切配合、有效管理;教师的真诚待人、规范处事、主动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两个校区的实小,除校长和书记外,只有一名副校长.下设教师服务中心、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发展研究、后勤保障五个部门.管理有章、有法、有序.教师开展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校本研修,1+1行动研究等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精华所在.

从教30余年的徐老师是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教师、上海市优秀艺术教师、市优秀园丁、上海市音乐学科教学比赛的评委、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唱游》教材教学教法研究小组的成员、上海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协儿童音乐委员会师训部副部长、全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学会会员、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会员许多头衔于一身的知名专家,临近退休他还为我们上公开课,感受到他精湛教学艺术之余,带给我们的是敬业和感动.

项目管理是这所学校管理模式中的特色和亮点之一.每一名领导根据自身分管工作,经例会研讨、教师上报等方式确定新学期的不同研究项目,大到课题研究,小到年组学业分析都可以申报,确定项目责任人(普通教师完全可以担任)后由项目责任人选择项目实施者,填写项目书,批复后开展,直至终期完成汇报和评估.这种管理模式增加了办学的透明度,融合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体现了师生民主参与管理,满足了师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了师生自主发展,形成了主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

1.3 感觉那里的课程,因多元显特色

这所年轻的学校处处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我们发现每位教师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他们的备课扎实有效.我们走访了该校分管课程管理的吴主任,她告诉我们说所有教师使用的是电子教案,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每节课必须有教学实施改进意见,教师们做起来都很认真,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教学设备配备到位,每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小从校长到教师都树立这样一种理念:一切教育皆课程.因此学生的社团活动和中草药课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之二.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有丫丫儿歌、铁指神算、纸艺社、少儿太极、世博英语、美丽绣纺、湘南诗社、手球运动社等等,社团活动中每名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社团走班进行.实小毗邻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整合教育资源,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中草药文化熏陶,实小开设了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中草药植物的种植与养护.采取教师走班教学的形式,这门特色课程的开设大大提升了师生对中草药的认识水平,同时让师生了解到中华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实小地处高科技园区,很多家长是海归派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学校通过开设家校合作微型课程、游浦东国际机场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4 感觉那里的教研,因深入而收获

娄校长是一名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她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善于指导教师注重日常积累,把教学中的收获由思想转换成文字.课例研究是张江高科实小特色工作之三.实小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进行新型教研文化建设,倡导教师合作文化,关注学生主体文化,营造学校研究文化.几年来实小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体悟了新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教学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全校教师的精心力作《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被钟启泉教授认可并为此书作序,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凝结着全体教师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实小教研工作的具体、深入、扎实.

2 考察思考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对我的感触很深,触动很大,回来以后做了一些思考.

一是通过考察学习发现,大财政是办好大教育的保障.短短的半个月考察学习,我切身的感受到上海教育的发达.尤其是浦东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是任何一个省市所不能及,校长不因各项建设而劳心费力,只要抓好教学管理即可.学校的基础设施备件非常先进,如果不是在上海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不是上海这样雄厚的财政是难以支撑这样的教育.而我们呼伦贝尔市教育经费相对紧张,即使这样政府每年都在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因此,我们看待教育不能只就教育看教育,要把教育事业放在全区的大环境下来思考,只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有一个更大的跨越.

二是通过考察学习发现,大社会是推动大教育的基础.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上海特定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基础.我们这次挂职的学校周边环境科技含量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磁悬浮列车研究部门,芯片制造企业,先锋等大型制药厂,这些资源为学校所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大教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市居于边疆,帮助我们共同教育的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很少,孩子的见识也少.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感到一个地区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教育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全社会的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我市自身资源丰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是通过考察学习发现,大理念是办好大教育的前提.上海之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人人有自信、处处有合作、天天有追求”的办学理念和追求多元、和谐、卓越的学校主体文化.近几年,我们呼伦贝尔市教育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了办好大教育的目标,我感觉这一点与上海的教育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呼伦贝尔市这几年的教育发展,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大理念的引领.只要我们按照这个大教育的目标,加大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我们相信呼伦贝尔市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好.

3 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和考察后个人的认真思考,对我们呼伦贝尔市教育我个人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要加大教育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上花点钱虽然短期内没有什么明显的效益,但是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一方面要向教育基础设施加大投入,一方面要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强本固基,夯实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二是丰富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虽然一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基本上还是在追求学分、追求升学率,这样的教育目标应该进行实质性地转变,这样的教育不仅学校办不出特色,更培养不出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只能用一个模式打造出同样的教育产品,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必须在分层管理上动脑筋,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寻求特色,必须在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上下功夫.

三是要重视薄弱校的内涵发展.

一些边远学校的生源素质与城市学校的生源素质存在很大差距,现在师资力量也存在相应的不均衡,虽然教育局力求大力支持边远薄弱校,但在师资配备上还是有差距,如乡镇学校就存在老教师过多,年轻教师过少的问题,而且学科分布也不均衡.这样的师资水平势必影响学校的内涵发展,导致了教育教学水平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学校存在很大差距,也导致了对不同人群的教育存在差距.因此,加强薄弱校建设和促进薄弱校内涵发展是需要尽早解决的问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这次浦东和呼伦贝尔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交流考察学习,一定会促进我们每一位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展望呼伦贝尔教育,明天更美好!

G640

A

1673-260X(2012)07-0260-02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上海学校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丰收会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校推介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