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改革问题探讨*

2012-08-15 00:54周晓凡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内容改革

周晓凡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改革问题探讨*

周晓凡

(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在中国大地上,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21世纪初始,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而此次变革之广泛、之深也是空前的。之所以进行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也是为了祖国未来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接班人。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所有学科都是包括在内,音乐课程当然也在其中。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课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也在这场变革中经历着该有的变化,并且一切改革都进行得十分顺利。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自觉进行教育改革,贯彻新课程的教育思想。

钢琴教育;改革;音乐课程;新时代

21世纪之初,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国,深入到每一个学科中。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本质性转变。在这次教学改革中,音乐课程也是重点改革对象。《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际,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时代下,钢琴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学习钢琴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对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们素养也是很有好处的。钢琴教育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的课程改革中,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来与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思想相契合。推进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教学内容以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选择有价值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钢琴教育是由一节节钢琴课来完成,在具体的钢琴课上,教学内容才是整个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依据。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接收教师所讲的内容,来学习钢琴知识和钢琴技巧,同时接收有关钢琴的理念,以及获得钢琴作品给人带来的美感。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慎重,需要选择一些具有弹奏价值、欣赏价值,同时能陶冶情操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更有效果。钢琴教学内容是钢琴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钢琴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学内容的优劣与学生的审美水平是否能提高有着极大的关系。人们在欣赏钢琴作品的时候,往往都偏爱那些曲调优美的作品,而如果钢琴作品能给人以向往、给人以美好的憧憬,或者是能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那么,这样的钢琴作品就更受欢迎了。这一切都与钢琴作品的曲调有关,钢琴的曲调和意境能够点燃人心底里炽热的情怀。当这样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出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钢琴的立意与情境之美都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选择“动听”的钢琴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内容

作为教学内容的作品一个特点是要“动听”,能抓住学生的耳朵,学生愿意主观主动的去听,去欣赏,并且能让学生百听不厌。中国有句古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对于音乐欣赏也是适合的,当反复的听一首钢琴曲之后,慢慢的能领会到更多蕴含在曲中的情感和思想。一个钢琴曲如果能让学生百听不烦、百弹不厌,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熏陶,领略到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渐渐的,会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音乐作品的经典性和文献性,最好的是能将最精华的内容在课堂上展现。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也是有限的,而音乐知识、音乐作品是无限的,所以充分而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将最精华的内容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于教育者而言,应该都会明白兴趣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于钢琴有了兴趣,那么教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兴趣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也包括学习钢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运用在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你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当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时,那么,学生在钢琴学习上就会变得有耐心,同时还有可能发展成为终身的爱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相信是每一位钢琴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种培养兴趣的方法。

1.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对钢琴作品的认识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对同一个钢琴作品的体验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不能用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比如,当教师将选择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名家的作品时,教师可能会觉得很经典,很恰当,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并不是太喜欢这些名家的作品,学生自己会有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教师应该尊重个体对于音乐的喜好。如果一味的用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只能使钢琴教学陷入泥潭,因为经验毕竟不是万能的。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要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基本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实践当中,要围绕钢琴即兴伴奏这条主线开展,并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有效的融合到教学当中,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练习曲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钢琴演奏技巧;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接触一些相对复杂的奏鸣曲、复调乐曲等。钢琴教学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钢琴即兴伴奏基本技巧,因此,要从思想上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的加大课程课时量,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开展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工作就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确保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教学大纲予以灵活应用。(1)钢琴弹奏技术,通常基本弹奏技术的掌握需要进行大量的连奏、断奏、双音、八度以及踏板等练习,对此教师要注意对练习曲目的难易度以及选择方式进行合理把握。(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练习曲目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熟练的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并将这种基本技巧练习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3)以国内外的中小型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借助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创作者的作曲手法以及演奏风格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的复调作品的练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4)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旨在为以后即兴伴奏奠定感性知识基础的创编能力的培养。(5)国内外大型音乐作品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可听性,有助于学生钢琴基本技巧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音乐结构感,这部分也要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2.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钢琴的“快乐”

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学好无涯苦作舟”,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也认为要学好是要吃苦的,大家认为在学习上只有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类似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学习的典范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但是这与现代教育理念并不是完全相和的,现代教育更注重学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倡用更为优化的方法来学习。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

学习钢琴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当中初级教学作为基础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级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练习钢琴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基础内容从而确保钢琴学习正常进行。

现代教学的理念更提倡个性化时代,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加注意到那些比较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一些天赋高、聪明伶俐的学生当然也更能受到教师的青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教师不能因此而冷落了一些所谓的“差生”。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赋也有所差异,学习钢琴的进度也不一样,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关注,钢琴水平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中国学生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一切学习的本质是创造,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在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这无疑是给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音乐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学科,无数优美的乐曲都是在音乐家们独特的创造力中诞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音乐创造。也就是说在钢琴教学和学习中不存在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是合理的答案,都应该被认可。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课堂教学应该是形式多样的,尽可能将课堂交给学生自由发挥。虽然说钢琴教学是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可以遵循的,教师可以按照一些常规的方式和手段来展开教学,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钢琴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的,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出火花的过程。如果按照钢琴教学按照严格的程序或者是统一的模式来展开教学,那么无疑是钢琴教学的末日,也是意味着创造精神的死亡。在新时代下,钢琴教学的核心是教学中心的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另外,教师和学校也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去感受音乐的魅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或者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音乐欣赏会、钢琴演奏会、音乐学术论坛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总 结

在新时代下,教育改革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基础教育求新求变的机遇。我国现在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教育身处其中,革新钢琴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出更适合祖国未来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肩上的责任,我们也应该为此倾尽全力。

G42

A

1006-5342(2012)02-0121-02

2011-11-19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之路
纸钢琴
改革备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改革创新(二)
钢琴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