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城市水文现状与发展

2012-08-15 00:4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史桂菊李德俊郑长陵陈卫东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水文局徐州市水文站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徐州分局 史桂菊 李德俊 郑长陵 陈卫东

徐州市城市水文现状与发展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徐州分局 史桂菊 李德俊 郑长陵 陈卫东

城市水文是为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科学依据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本文,笔者依据工作实践,探讨了徐州市城市水文发展模式和方向等问题,以期对其他城市水文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徐州市概况

1.地理位置。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市区中心坐标为东经北纬市区东西长约54 km,南北宽约56 km,城区面积约3 037.3 km2。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境内除少数山丘外,大部分为平原,丘陵面积约占徐州市总面积的9.4%,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

2.气候特征。徐州市地处中纬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属于暖温带湿润至半湿润气候。全市年日照率52%~57%,城区年平均气温14.2℃;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全市多年降水量平均825.6 mm,城区多年降水量809.7 mm。汛期(5—9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0%~84%。

3.河流水系。徐州境内黄河故道称废黄河,废黄河本身单独一个水系,废黄河以北属沂沭泗水系,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房亭河、荆马河、徐运新河、丁万河、三八河等水流汇入大运河不牢河段;废黄河以南属濉安河水系,奎河、闸河、闫河等河流经安徽汇入濉河,再流入洪泽湖。

二、徐州市城市水文现状与功能

1.徐州市水文区站网现状。徐州市区设有基本水文站2处,驻测水位站1处,遥测水位站30处,遥测雨量站25处,水环境监测点20处,深层地下水站10处,蒸发站1处。

2.徐州市城市水文的发展历程。江苏省水文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和实践城市水文工作,1991年,徐州水文局在中国水利报发表了“城市呼唤水文,水文需要进城”的文章,反应强烈。在徐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徐州水文局与徐州市建委、水利局通力协作,以为徐州市防汛调度、城市供排水、水环境保护等提供快捷有效的水文信息服务为宗旨,率先建立了江苏省第一批城市水文站网,填补了江苏省城市水文的空白。2000年,徐州水情分中心引进澳大利亚设备,建立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徐州示范区,实现了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入库、报汛、查询功能的自动化,为城市水文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文的服务内容拓展到城市防洪、排水、水环境、水资源、规划设计和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根据原水文站网的运行情况,通过研究和充分论证,徐州市进行水文站网全面规划。目前,25处遥测雨量站均匀分布于徐州市区,各污水处理厂进出口门、各重要强排泵站、市区各供水系统都设有水位遥测站和水环境监测站,充分利用遥测、卫星通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规划建设集测验、整编、资料分析、科研、水文情报、水资源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水文巡测基地,为加快城市水文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徐州市城市水文的功能。

(1)为徐州市防洪排涝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今,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越发明显,异常天气明显增加。城市水文站网要相应提高监测雨量的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水文信息。如1982年7月21日,徐州市市区24 h降水量248.5 mm,当时由于没有城市水文站网,无法给出水文预报,市区大部分被淹,损失严重。1997年7月17日,徐州市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暴雨,24 h降水量374.5 mm,雨量超过200 mm的范围达152 km2,城市水文站的检测信息发挥了作用,分析预报出在当时的工情和强排能力下,48 h可排市区地面积水量,为政府组织的防洪调度与抗灾、救灾提供了可靠信息,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彰显了城市水文的重要作用。暴雨过后,徐州水文局又及时地开展市区水文调查测量和水文分析,形成了一套全面、完善、翔实的水文资料,为以后的市政建设、城市防洪规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为徐州市水环境和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尤其需要良好的水环境。几年来,徐州整修和美化古老的云龙湖、废黄河、奎河等,开挖和建设了大龙湖、九龙湖、九里湖、金龙湖,为徐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湖、河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徐州城市水文局在这些湖泊、河流沿线设置了12个水质监测站点,准确掌握水质、水量情况,提供定期分析评价,优化调水方案,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服务。

获取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城市水源地在保障城市供水中具有重要作用。徐州城区用水主要供水源有地下水和地面水厂两部分,其中地下水占55%,为保证居民的安全用水,徐州城市水文局在这些水源地均设有监测站,每月发布水质公报,为城市的安全用水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

(3)为徐州市居民提供了方便和安全服务。徐州云龙湖,由东、西、南湖相连而成。徐州水文阁就坐落在云龙湖东北角,其大型电子广告牌每天滚动播放水温、水位、气温、天气预报、安全提醒事项和水文行业介绍的公告。既加强了市民对水文的了解,又为来湖游玩的市民提供了安全保障,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三、对徐州市城市水文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既为城市水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水文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水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针对城市化带来的水文工作新问题,必须提前研究对应措施。

1.加强城市水文分析,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目前,徐州市防洪规划站网雨量站网密度较大,且分布较均匀,基本上能够反映真实的雨情信息,但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排水量和排水强度也明显增大,且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市内铁路地下道较多,雨后积水较严重。为此,应加强城市降水、产流、汇流等水文规律的研究,建立城市雨洪暴雨公式,设计排水标准,研究减少和迟滞暴雨径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2.加强城市水资源监测与分析,确保城市安全供水。徐州市人口密度较大,是全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在市区供水中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比例约为1.22∶1。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因此,要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除现有的蓄水、引水及水处理工程外,还需扩大地表水的利用,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以确保城市供水。徐州城市水文局要提供城市水资源监测数据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城市供水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城市水环境监测,为城市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人口的增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下沉,水质恶化。虽然徐州市建设了不少污水处理厂,使多数污水得到治理,但仍有约40%的污水直排河道。目前,对水污染的自动监测手段还较落后,传统的监测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服务于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监测需要。为此,徐州市要加强各排污点及重要河段水质的自动监测。搞清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多源取水,分质供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实践,徐州城市水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徐州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今后的发展中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需要水文人勇敢面对,积极探索,努力克服,使城市水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水文局徐州市水文站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融合·互动——徐州市商聚路小学景观设计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
韩府湾水文站报汛方案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水利部水文局与中科院声学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