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行业发展30年

2012-08-26 05:31张志华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1期
关键词:配件幕墙门窗

黄 圻 张志华

我国铝合金门窗、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是波澜壮阔的30年,是世界门窗幕墙产业发展史上非常罕见的30年。30年前我们国家没有建筑幕墙工程,人们对铝合金门窗几乎一无所知;现今,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门窗幕墙生产国和使用国。这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仅用了短短30年时间。

这30年,是举世瞩目的30年,是被称为世界经济史奇迹的30年。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80年代初的1%上升到2010年的5%以上,仅仅30年,我们国家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了世界经济总量大国与出口大国。

这30年,是热血奉献的30年,是民族工业在曲折发展中顽强奋进的30年。我们勤劳善良、充满智慧的门窗幕墙人,以他们孜孜不倦、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这个行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仅仅30年,我们走出了一条从勤奋学习、到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直至完成超越的道路。

中国铝门窗幕墙行业是一个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制造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东方宾馆在国内首次采用铝合金窗;随后,我国第一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高层玻璃幕墙建筑——北京长城饭店开工;我国的铝合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从此拉开了序幕。

门窗幕墙行业展览会

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建筑业的发展,围绕着铝合金门窗的使用和各类建筑幕墙的建设,一个庞大的新型建筑行业产业链逐步形成,这个产业链包括铝合金门窗、建筑幕墙、建筑铝型材、门窗五金配件、建筑玻璃、建筑用胶、专用机械及加工设备、门窗用密封件等十万余种上下游产品,涉及建筑施工、有色金属、化工材料、机械加工、建筑材料等众多领域,全行业年总产值达几千亿人民币。这个行业不仅规模巨大,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回顾我国铝合金门窗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跳跃性的发展时期。

1. 铝合金门窗初创时期

二十世纪70年代,铝合金门窗进入了中国,首先使用在外国驻华使馆和少数涉外工程,应用项目比较少,规模不大,其生产加工甚至到施工基本都直接由外国人完成,国人基本很少接触到铝合金门窗。直至1980年,广州东方宾馆进行钢窗换铝窗的改造工程,才是国内大型公共建筑首次使用铝合金窗,该项目由香港工程商承包,铝型材、五金配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甚至连工人也都是从香港请过来的。1982年前后我国迎来铝合金门窗在国内发展第一个转折点,由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北京门窗厂、广州铝制门窗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等一批军工、国有企业逐步开始涉足铝合金门窗研发。联合国开发署援建中国的铝合金门窗工厂项目,英国人范考特作为铝合金门窗的技术顾问到中国传授技术,我国的铝合金门窗发展开始从懵懂阶段进入到了铝门窗发展初级阶段。

2.几经波折的铝门窗行业

由于市场发展过快,进口铝合金型材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建筑工程需要,门窗企业技术人员也极度缺乏,我国尚无铝门窗国家标准。各种各样的门窗,各个国家的门窗,不分优劣,不管好坏,统统搬到了中国。当时广东地区流行的一种90推拉窗,使用材料少,容易加工,在建筑工程上广为流行。但是这种门窗强度低,水密性能极差,在后来几年的天气灾害中给中国的建筑门窗事业带了众多的隐患。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受利益驱动市场上出现了薄壁铝合金型材,薄壁、伪劣铝合金门窗产品一度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铝合金门窗的质量,在市场上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铝合金门窗产业的发展。

铝合金门窗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塑钢门窗则迎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爆发后,节约能源得到高度重视。塑钢门窗因其特有的保温节能性能受到普遍关注,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内迅速普及推广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对铝合金门窗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然而塑钢门窗在引进并取得一定发展后也开始走弯路,塑料门窗在后续发展中过分强调适应当时的市场消费能力,降低造价,也出现掺假造假的情况。加上当时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不成熟,经验不足,配套产品性能水平低,因此在工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不良影响导致后期推广应用十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塑窗的发展。

铝合金门窗幕墙是我国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外墙形式,是现代化建筑的主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在国家将建筑节能作为战略决策前提下实施的公共节能标准是推动幕墙技术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必将引领幕墙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开创节能幕墙的新局面。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对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门窗幕墙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回顾我国的建筑幕墙行业,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我国幕墙行业从1983年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历经近30年的成长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世界一流幕墙强国。

我国第一个大型建筑幕墙工程是北京的长城饭店,工程设计由比利时幕墙公司,工程安装由北京门窗厂,当时中国没有相关的幕墙材料,所有铝型材、镀膜玻璃、门窗配件等材料都是直接从比利时进口,国内只负责安装,因此严格上来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幕墙。

90年代中后期,一批优秀民营企业集团以其新型企业管理机制,先进的专业技术,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引进建筑幕墙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型成套设备,相应地引进了国外最新的工程材料,掌握了国外前沿技术,带动了国内的工艺技术的普及和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一时期,行业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独立开发中国特色产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六五”未期(1985年),全国的幕墙建筑只有15万平方米,1990年达到了105万平方米;“九五”末期(2000年)年,幕墙的建造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十五年增长70倍,年平均增长5倍。仅仅十多年,我国已建成的建筑幕墙遍布全国。从首都北京到沿海经济特区,从上海浦东到西部开发的新兴城市,随处可见新型建筑幕墙装点着秀丽多姿的现代化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辉映,成为美化城市新的高科技人文景观。

近年来,光伏技术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迅速发展,加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采用光伏技术和产品的政策,建筑幕墙行业在工程中采用光伏技术和产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光伏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必将前景广阔。就目前应用来看,合一式光伏建筑在国内应用迅速增长,幕墙厂家也在大力推广这种形式。如深圳方大幕墙公司办公楼、汕头金刚光伏公司办公楼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广州电视塔将光伏幕墙设置到了世界最高460米。在最高的第5段幕墙顶部标高为450米至460米的区段,布置了1078平方米的光伏板,共360块,总功率为18千瓦。由于是环形布置,只有1/3的光伏板受到阳光照射,加之外围柱子遮挡,同一时刻直接受阳光照射的光伏板并不多。此工程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弱光下也有一定的电力输出。虽然总功率不是很大,但这个工程为特殊、超高、极端气候条件下工作的光伏幕墙提供了新经验。我国光伏建筑刚刚起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各种形式的光伏建筑系统,还需要一个深化认识、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还应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切忌盲目上马,切忌个个幕墙工程皆装光伏组件,光伏门窗幕墙工程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

近年来光伏幕墙失败的例子也不少,有些工程因为光伏组件漏水,导致光伏组件失效,也有的工程仅仅为了装光电板而根本无法发电,也有些光电工程发了一点电,但因不能将电入网而成为了无效发电,光伏幕墙实际工程应用任重道远。

建筑玻璃产业作为门窗幕墙主要配套材料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国,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6.6亿重箱(折合3300万吨),产能达8.5亿重箱。其中浮法产能达7.44亿重箱。平板玻璃总量已21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50%以上。由此我们看到,在门窗幕墙配套材料领域,我们不仅仅是建筑铝型材生产的大国与强国,也是建筑玻璃生产的大国与强国。

门窗幕墙配件是门窗幕墙整体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门窗幕墙的外观、功能、安全性能等,因此它是门窗幕墙重要一部份。它的设计要求严谨、工艺要求精良、品质要求严格,因此门窗幕墙配件业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中国配件起源较早,早在90年代初广东开始流行铝窗时就有了铝窗配件,但是由于窗型较老,当时的铝窗配件只是一些推拉窗滑轮、月牙锁等。但是后来由于铝窗低价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塑窗随之崛起,特别是在北方较为流行,山东及北方等一些城市开始做的塑窗配件,当时还做的比较好,但是后来为了降低成本塑窗配件质量也不尽人意。

多年以来,中国的门窗配件业都处于比较低端的发展阶段。一是受于国人的消费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门窗配件能用就行,美观性要求差,性能要求不太加以选择。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门窗幕墙市场急剧扩大,门窗幕墙配件需要巨大,广大的门窗幕墙配件企业市场上有什么就生产什么,不愁销售使得大部分的企业只管埋头制造,不求设计创新。

而国外企业则不同,他们会系统研究门窗幕墙配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性需求,不断通过门窗幕墙配件改善门窗功能,因为有高档多功能的配件才能有多功能门窗,因此他们不同品种,不同性能的五金配件层出不穷。从而使得我国很多重要工程都大部分使用高额的进口五金配件,国外配件品牌占据了中国门窗幕墙配件领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中高端领域。

早在90年代以前,国内门窗幕墙加工设备也是以进口企业为主导,如耶鲁、威格玛等。中国企业仅仅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1988北京的航空部625研究所开始研发生产铝门窗加工设备,并在铝窗企业广泛使用,之后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也陆续有企业开始生产专用加工机械及加工磨具。1995年左右,国内门窗幕墙配套设备逐渐形成三个板块,一个是以顺德金工机械、锦兴为代表的广东板块;一个是以济南天辰机械、济南德佳为代表的山东板块;一个是以平和机械为代表的北京板块。这三个板块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准的提升,特别是很多相关配套产业的水平逐渐提高了,在区域内形成良性竞争,诸多相关配套产业逐渐完善,在板块区域形成一个以门窗幕墙配套设备为核心的产业链。而且我们也看到在大型幕墙加工中心设备领域非常明显差距,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很多先进生产设备,如德国耶鲁、威格玛、意大利安美吉、意大利飞幕、瑞士百事达等进口知名品牌设备。

国际上门窗检测发展也较晚,其中英国的门窗检测标准出台是比较早的,但也只有一套钢窗的检测标准,因此早期国际上做门窗检测基本都是参考国外标准。对我国新型门窗发展影响较深的邻国日本在门窗检测方面时间也不长。

国内门窗配套检测从1980年开始,1980年之前针对门窗的性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检测的。最开始的门窗检测还谈不上有什么标准,国内当时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门窗标准,只有一个依据,那就是在门窗上堆放重物,抗压能力能达到每平方米70公斤。门窗检测行业的发展一直到2000年都比较规范。

门窗检测在绝大多数以地方已经可以由龙头企业或相关地方部门来做,而且各地的监督站、各地的建科院、建设厅都以实行相关的监管,并在此阶段由技术监督局实施了门窗生产许可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铝合金门窗行业健康发展。在我国早年幕墙检测大多是到国外的检测中心,依据的也是国外相关地区的标准,早年幕墙物理性能检测大多在美国的佛罗里达检测中心、新加坡国家检测中心、香港幕墙检测中心。中国的检测中心按照国际的幕墙监测的方法去研究摸索,与国外机构与企业的交流逐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检测方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铝合金门窗行业发展30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成立30年。 这30年中,我们全行业的各界人士伴随着行业发展的脉搏一起在跳动。我们的GDP经济数据、建筑业、房地产、城市建设规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睹了中国幕墙这30年取得的成就之后,我们感概万千,庆幸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代,庆幸我们国家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新政策,庆幸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巨大的机遇。今天行业30年的成就仅仅只是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一部分。

行业发展30年,在回顾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勤劳、有智慧的幕墙人。他们有企业家、有从事门窗幕墙研发的设计者、有始终在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有辛勤工作在施工工地不畏寒暑的安装工人、有行业专家、有热心于门窗改造的普通老百姓。是他们的存在为这个行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将面临的是高成本时代:土地成本高、用工成本高、原材料成本高,人才成本高。面对大环境的现状,在市场竞争中,广大企业避免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否则随着原材料、产品加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的生存处境将更加窘困。因此,我们的企业要立足长远发展战略,着力调整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自主技术、自主标准和自主品牌。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配件幕墙门窗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原材配件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伟昌铝材·门窗
轩尼斯门窗
双玻光伏幕墙运行分析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原材配件商情
原材配件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