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色、诚信、和谐以市场为主导,大力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全国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在琼召开

2012-08-26 05:31王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1期
关键词:采暖系统散热器委员会

王贺

12月8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常委代表150多人参加了两年一次的常委扩大会。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哲、协会顾问杜宗翰、协会副秘书长兼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协会副会长(北京三叶散热器厂董事长)王定山、副会长(北京集团副总经理)邹云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刘敬疆、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处长吴薇、清华大学教授(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肖曰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董重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宋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关惠生、副主任吴辉敏等。本次会议以“创新、绿色、诚信、和谐”为主题,探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采暖散热器行业的发展之路,围绕市场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会议前夕召开了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预备会,对部分副主任委员进行了调整;同时在本次大会上也调整了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以及为“十一五”期间在“创新、品牌、文化、和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奖等。

会上,刘哲秘书长就当前的形势、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作了重要讲话(全文另发)。面对连续几年出现的水电荒、人工荒,原材料价格上涨,采暖多元化竞争等,企业压力增大。但是企业要有清醒的正确认识,要充满信心。对此,刘秘书长谈了对行业发展的几点看法。第一,面对形势,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我们要加大科技研发,加快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科技进步,通过研发和创新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第三,我们要转变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方式。同时,刘秘书长也谈了协会2011年主抓的几件大事,并对委员会提出了几项建议,希望专业委员会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彼此之间的优势,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另外企业也要抓住保障房的市场机遇,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

宋为民主任在会上就委员会两年的工作情况作了重要报告(全文另发)。在报告中宋主任提出了新8字方针“创新、绿色、诚信、和谐”,并对这两年的重点工作从“创新、品牌、文化、和谐”方面进行了回顾;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宋主任着重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现状。宋主任说:“今后五年,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学会在危机中创新突破、低碳生产、绿色经营、诚信服务、和谐发展,我们行业的生命力、我们企业的竞争力就会越加强盛。”并提出了当前企业要重视的九大问题:一、低碳时代,企业要建立绿色理念;二、多元化发展;三、提升档次,提高产品硬实力;四、紧抓机遇,进入保障房工程;五、散热器营销渠道谋求转型;六、增强创新意识;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八、铸铁散热器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九、坚持诚信经营求发展。就这九大问题,宋主任作了深度分析。最后,宋主任对2012年的工作思路从10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杜宗翰顾问说:“我们协会一共有15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抓企业文化,抓行业文化与抓产品创新,抓品牌形象,抓诚信和谐,抓营销服务都是密不可分的,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在整个行业文化建设搞得好,这个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希望大家继续传承发扬。”杜宗翰顾问就采暖散热器行业未来市场和发展前景问题谈了四点。首先从国家的发展速度。受欧美主权债务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我国受债务危机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会持续发展,再加上文化的大繁荣,我们散热器行业,随着国家形势的看好而看好;其次是一个国家发展主要靠三驾马车,一个投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欧美国消费率平均是65%,我们虽是30%,但消费空间大。采暖散热器是消费品,因此其发展空间很大,增长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出口,这是散热器行业的工作重点;第三城镇化率。我们当前的城市化率是46.59%,今后每年增速是1%。到“十二五”末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51%。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从农村转到城市人口15000万,进城就得住房,三北地区包括南方一些城市,就要采暖。第四,房地产。面对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市场机遇,以及未来十年300个亿的平米建筑。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我们采暖散热器行业的市场是巨大的。

清华大学教授、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肖曰嵘就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的情况进行了回顾。肖教授说:“2006年,我国首次制定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的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表达了我们对于行业发展的认识和期望。”肖教授首先从七个方面谈了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一是产业政策明确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是行业创新全面提速,我国散热器开始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四是散热器及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配套;五是全力推进供暖水质标准化,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瓶颈;六是“创新、品牌、文化、和谐”方针,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七是科技创新团队在企业逐步形成;散热器耐用性有所提高。其次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经验:一是创建行业和谐,是共同提高的基本条件;二是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力量,多种方式推进行业发展;三是十大科研重点课题的确定,归纳和梳理了影响行业发展的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有利于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联盟,建立地域性散热器产业基地。最后从五个方面谈了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存在的不足。一是形势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还有不足;二是需要加强统计管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科学的确定量化发展指标,以减少盲目性; 三是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四是应该加强对媒体的引导,提高媒体报导水平。五是应该深入开拓市场研究。最后,肖教授说:“我国多种采暖方式长期共存,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散热器采暖的市场主流地位,不可取代。所以,在目前房改新政推动下,无论企业一时怎样进退应对,调整变换,但是社会对于散热器采暖的刚性需求,是决定散热器采暖发展的唯一依据,这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应该放眼长远,心系大众,关注民需,加快散热器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做好节能、安全、亲民的产品,机会一定属于有信心、有准备、有责任、敢于胜利的企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董重成就散热器采暖低温运行节能问题进行了论述。董教授说:“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采暖设计热媒温度相比于我国都很低,而我国很多实际工程采暖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85~60℃、80~60℃等,有的还为70~50℃,在温度及温差上均低于传统设计水温95~70℃。那么针对国内外采暖系统设计水温下降的趋势,分析降低热媒温度时,散热器采暖系统的节能问题,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董教授说:去年,委员会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圆满地完成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散热器采暖系统在低温下运行是可行性的,其不仅节能降耗,提高散热器采暖的舒适度,也为扩大采暖散热器在建筑市场的应用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年,委员会又联合国内部分知名企业,继续开展采暖散热器在低温运行供暖下节能效率分析。研究表明当供回水温差通过影响流量大小进而影响运行设备能耗及管道管径的大小。供回水温差越大,供暖系统的主要的耗电设备(循环水泵及混水泵等)耗电量越小,即能耗越少。在安装散热器的采暖房间,散热器内热媒温度的下降,有利于减少房间通过外墙的散热损失,结合模拟结果计算,60~45℃工况比80~60℃工况散热损失减少了31.46W,散热损失下降4.2%;那么,对采用热泵及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作为热源的散热器采暖系统进行节能性研究,得到热泵机组COP随着机组出水温度(采暖系统供水温度)的下降而升高,低温散热器采暖系统利于热泵机组节能。冷凝式热水器的进水温度(采暖系统回水温度)越低、热水器内烟气中水蒸汽放出的冷凝热越多,热水器热效率及节气率都有提高,低温散热器采暖系统利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节能。

协会副会长、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三叶散热器厂董事长王定山则就委员会提出的“创新、绿色、诚信、和谐”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的案例,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绿色是国策,也是我们行业的经营理念;诚信也是生产力,整个行业要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谐是企业内部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整个行业奋斗目标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表述,以及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采暖散热器行业的发展之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刘敬疆在会上说:面对保障房的发展机遇,散热器生产企业不仅要重视市场,分清房地产形势,还要强化产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应用与宣传,做好产品的认证保障房中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宋波则从散热器行业的相关标准对散热器的发展和标准生产进行了分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处处长吴薇到会祝贺。欧玛热能、昂彼特堡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天、北京万联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玉军、房地产《品牌建筑》联席会主编崔马焕、中国人文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袁清、陕西日升志成建材有限公司吴翠珍等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企业如何创新,企业如何加强经销工作等为主题进行了发言。

会上,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表彰了一大批“十一五”期间在创新、品牌、文化、和谐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同时,还对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专利技术前20名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了表彰。

猜你喜欢
采暖系统散热器委员会
◆ 散热器
◆ 散热器
散热器
◆ 散热器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U型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传热特性分析
热泵型太阳能集热采暖系统
电动汽车采暖系统设计与匹配
对既有住宅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能效的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