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干部血尿酸水平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2-09-10 04:00温丽艳韩辉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心脑血管

温丽艳 韩辉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3100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疗养的军队干部312例,男163例,女149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8.3±15.6)岁;其中高血压病42例,糖尿病21例,高尿酸血症3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2例。

1.2 方法 血尿酸测定前禁食水12 h,抽取肘静脉血3 mL,采用尿酸酶偶联过氧化物比色法,由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PWV测定采用自动PWV测定仪(法国康普乐公司生产)测定,包括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股动脉(cfPWV)、颈动脉-远端动脉(cdPWV)。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敏感探头分别置于颈动脉和桡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脉搏搏动最明显处,连续记录16个PWV值,去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留取10个测值取平均值作为PWV的最后测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血尿酸水平疗养员的PWV(表1)。相关性分析结果示,血尿酸水平与crPWV、cfPWV及cdPWV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6、0.301、0.235,P<0.05)。

表1 血尿酸水平与脉搏波速度变化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疾病,除了与肥胖、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外,近年发现高尿酸血症也是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增高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为:①高尿酸血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使血管内皮细胞膜损伤,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从而使血管内皮防止血脂沉积的屏障作用减弱,使血中胆固醇等类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发生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尿酸浓度可增高5~6倍。②尿酸生成增多时氧自由基也相应增多,从而参与血管炎症反应。③尿酸盐作为炎性物质,通过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和氧化剂,刺激肥大细胞,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而由血小板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使血管平滑肌增生。④尿酸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很低,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血管壁,引起局部炎症,直接损伤血管内膜。⑤高尿酸血症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标志,常合并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尿酸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1]。

长期以来,高尿酸血症仅仅被认为是代谢异常的一种标记,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NHANES研究),在普通人群入选5 421人,最长随访16.4年,结果显示,无论性别,尿酸与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均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MONICA研究)随访11年,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利尿剂使用后,同样发现血尿酸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Bickel等发现血尿酸>433 μmol/L人群死亡率是血尿酸<303 μmol/L人群的5倍[2]。本研究结果显示,军队干部血尿酸水平与PWV呈显著正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该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这对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1]苗志敏.痛风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

[2]张建,华琦.冠心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31.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心脑血管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