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2012-09-13 09:06李月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复律窦性心阵发性

李月丽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其中40.2%的患者表现为阵发性[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AF患者改善症状、维持心功能、减少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首要手段。对于阵发性AF多采用复律治疗,药物复律多用胺碘酮,但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偏低。我院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在阵发性AF复律后维持治疗31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和住院的61例阵发性AF患者,男33例,女28例;年龄18岁~75岁;其中高血压22例,冠心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入选标准:近期曾经在急诊或住院期间发作经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有阵发性AF。排除标准:持续AF>7d;Ⅱ度2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明显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病程、病种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第3周后200mg/d。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所有患者试验前及服药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肝肾功能、电解质和甲状腺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 治疗3个月时,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83.9%)高于对照组(76.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77.4%)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3 讨 论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折返和自律性异常增高,多数为心房内多个小折返引起。AF不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但房颤后心功能受损,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心力衰竭加重及血栓栓塞事件增加。据文献报道,AF后卒中的发生率高出窦性心律者5倍~6倍,死亡率高出2倍。阵发性AF通常能自发恢复窦性心律,但容易反复发作,一旦变成持续性,自动复律的机会就会减少,所以需要干预,重建窦性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

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及介入手术治疗手段的应用,可恢复AF患者窦性心律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些方法仍难以从根本上治疗心房颤动[2]。目前,采用药物或电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胺碘酮维持治疗是其中报道较多的一种。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同时具备了Ⅰ类、Ⅱ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特性,可提高致颤调阀,不仅能转复AF,维持窦性心律,而且可以维持较理想的心室率,器质性心脏、心力衰竭患者也可应用。然而口服起效慢,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大,且单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1年的维持率为60%~75%[3]。

多种文献资料证实,炎症过程与AF密切相关。目前他汀类药物是公认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主要作用是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凝血机制等,同时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4]。近年来,研究热点是他汀类药物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多种资料报道,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减少AF的发生率,可能的机制是其抗炎作用。本观察结果也证实了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F发生的几率。

本文入选的61例阵发性AF患者,治疗组1年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文献报道的单用胺碘酮1年的维持率(60%~75%)。说明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的方法对阵发性AF患者进行治疗,复发率低,毒反应小,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的选择方法之一。

[1]喻学刚,席玉胜,肖波,等.氯沙坦联合胺磺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125-127.

[2]陈剑飞,黄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AF[J].心血管病进展,2006,1:22-24.

[3]殷跃辉,刘增长,吴近近,等.胺碘酮与氯沙坦、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随机开放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299-302.

[4]古小松,刘志华.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2):213-215.

猜你喜欢
复律窦性心阵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