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格莹莹的天——山西环境空气质量治理之路

2012-09-19 02:30赵红梅
大众标准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空气质量山西污染

□ 赵红梅

蓝格莹莹的天
——山西环境空气质量治理之路

□ 赵红梅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作为能源重工业基地的山西,更是承受了环境空气污染的侵害。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山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度成为全国环境污染黑色之重。山西亟须加快环保治理的步伐。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能否为三晋人民重塑一片蔚蓝的天空?配合标准的落实,山西环保改革又将路在何方?

首要问题: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在山西,世人都知道,环境问题根源于资源型和污染型的产业结构,以煤为基,由煤而兴,因煤而名,然而,煤成就了山西也掣肘了山西。长期高强度的以煤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破坏日趋加重,地表沉陷、河流断流、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的现象十分突出。黑色资源和黑色能源的煤炭,让山西戴上了环境污染的“黑帽子”。尽管经过长期的治理,山西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恶化趋势仍未遏制。同时,长期重化工业发展累积的环境空气风险逐步显现,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潜在的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山西省环保厅公布的环境污染现状显示,竭力转型的山西,仍未能摆脱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全省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7位,烟尘排放量居全国第1,工业粉尘排放量居全国前列;太原市和15个县(市、区)尽管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但污染综合指数仍普遍偏高。

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山西要实现经济总量整体翻番,电力装机总量增加到0.8亿kw~1亿kw,焦化、钢铁等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焦炭、生铁、粗钢等产能仍将分别维持在1.2亿t、4 500万t和4000万t的高位,城镇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如此迅猛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必将带来环境空气污染压力持续增加,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让尚未解决旧“难”的山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山西环保治理的症结。

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压力的加大,将给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带来巨大的阻力。不解决,山西环境空气质量治理将寸步难行。寻求一条绿色转型、绿色发展之路才是改变当前山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根本。

瓶颈:监测技术和监管能力

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必须依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完备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有效的监管,环境监测技术和监管能力直接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落实和环境空气质量的提高。山西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后,开展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数据的监测目前尚存一定的难度。由于开展新标准中相关数据的监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购置及安装成本较大,并且在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数据发布系统改造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这给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环保部门监管能力、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还无法进行所有项目的监测和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数据监测点,只能有针对性地先对污染相对严重的城市设立监测点位,再逐步向全省推广。同时,统一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点位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建成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全面、功能齐全、指标完整、运行高效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仍需时日。山西要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绿色转型,将空气质量新标准切实落到实处,必须突破技术监测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瓶颈,提高监测人员水平,完善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监测能力。

此外,推进新标准的实施,仅仅依靠环保部门的力量恐怕难以实现,只有各级政府、全民积极参与配合,标准的实施才有希望。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及环保等相关部门理性地认识、理解实施新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适应新标准的要求,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采取污染控制措施,为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行动:环境空气质量保卫战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空气质量,面对环境空气治理中的重重障碍,转型发展中的山西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山西,到了必须大刀阔斧环境治理的时候。同时,山西开始了对环境空气治理中种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寻求破解环境难题的钥匙,并实践如何摆脱污染的困境。

于是,一系列改革实践开始,煤炭整合,焦炭整合,钢铁整合,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抛弃污染的GDP,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推动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为了碧水蓝天,山西投入了新的拼搏。

在重新整合资源,关闭污染企业的基础上,山西还痛下决心进一步提高“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省级审批项目必须一律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重点行业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同时还将加快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绿色矿山创建工程,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减排为重点,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并强化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在电力、钢铁、焦化、洗煤全行业强制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实施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内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等。

在源头治污的同时,配合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加快推进全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切实解决当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2012年山西环保大治理全面展开。山西省环保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环境质量大整治、大治理、大提升、大改善的攻坚战,要求全省各市通过搬迁改造城中村,调整燃煤结构,解决城中村原煤散烧污染问题;实行集中供热全覆盖,彻底解决市区采暖锅炉原煤污染问题;强化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地区污染源环境监管,对城市建成区内工业企业和燃煤设施现场检查频次每月不得少于2次,对城市周边地区工业企业现场检查频次每月不得少于1次,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机动车监管,解决运输车辆道路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全力解决热电联产用气、居民用气、工业用气等方面需求,努力提高清洁能源覆盖率和使用率。

此外,从2012年4月1日起,山西已在太原、大同、长治、临汾4个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对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和环境质量污染状况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和及时预报,同时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提升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到2014年末实现省辖各市和全省113个县(市、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一氧化碳监测全覆盖。山西全面打响了环境空气质量保卫战。

全力建设“健康山西”, 让民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山西环保事业最终努力的目标。尽管在这项利民的改革事业中存在种种阻力和制约,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决心、勇气和努力,就有信心和希望赢得这场“保卫战”的胜利,重塑“洁净”的空气。在全面改革能源资源发展模式,提升环境空气监测水平的坚实行动下,未来的三晋大地又会飘起那一首民歌:清灵灵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山西污染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