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准化在ERP系统实施中的应用分析

2012-09-19 02:48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咏梅
大众标准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标准化体系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咏梅

信息标准化在ERP系统实施中的应用分析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咏梅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被一些学者和供应商评价为能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善客户服务,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研究者调查发现,ERP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想象中的效益,部分实施ERP的企业却以失败而告终。而决定着其实施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高层决策者、咨询顾问、关键用户、终端用户的影响;流程重组的影响;业务规范的影响;数据准确度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因素在经过多年ERP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得到了业界的重视,但是业界没有把信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信息标准化是ERP系统实施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就信息标准化对ERP实施的影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此对今后实施ERP的企业起到一定借鉴的作用。

ERP系统各模块及业务流程间的关系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ses Planning) 的简称。是从MRPⅡ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

ERP主要五大模块是:生产管理(PP)、财务(FI)、成本控制 (CO)、采购与库存管理 (MM)、销售管理(SD)。各模块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各模块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物料主数据处理、BOM管理、工艺路线(监控点) 管理、物料清单生产线分配、生产排产处理、生产过程监控、料-工-费消耗管理、总账过账、手工清账、应收-应付账款手工清账、期间结账、年度报表、材料价格变更、人工-成品-利润中心成本控制、成本维护、成本结算、采购合同维护与执行、采购信息记录维护与管理、采购订单维护、供应商数据管理、采购信息查询与分析、物料信息维护、标准成本估算、存货数量管理、库存盘点、收发货管理、物料移动管理等等,ERP的业务流程百余个,各流程间数据联系紧密,环环相连。例如,系统中缺少物料主数据,就无法维护BOM,无法进行采购订单的创建以及成本的估算等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数据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没有数据的标准,一方面系统无法运行,另一方面也无法保证系统运行的结果作为有效的信息来使用。各模块间的业务流程关系参见图1。

图1 各模块间的业务流程关系图

ERP系统的实施方法的讨论

不同的ERP的实施公司都有各自的一整套实施方法,例如,某企业ERP项目实施的案例,其实施过程按阶段划分包括现状调研(需求分析),未来蓝图设计(ERP业务流程定义),系统配置(包含客户化程序开发),最终系统设定,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验收测试,系统压力测试,用户培训、期初数据录入,系统上线等,经过周密的规划,项目成功上线。

另一个企业ERP项目实施与以上项目实施方法不同的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缺少了集成测试和压力测试环节,在项目上线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漏洞,尽管进行了补救,但是项目没有按原定计划时间上线。

因此,不同的方法虽然殊途同归,但过程的细节也决定了ERP项目实施的成败。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就会加大项目实施的风险。

信息标准化在ERP系统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从ERP系统各模块间的联系来看,需要制定标准的接口以保证各模块间的协同;从业务流程的关联考虑,需要制定标准的数据编码等以保证各业务间的数据一致;从项目的实施方法考虑,需要制定标准的实施方法,以减少项目的实施风险。因此,信息标准化是ERP项目实施的支持和基础。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整个社会来审视ERP时,或许对ERP的标准化问题会有一些更进一步的认识。社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资源节约,同样,社会管理技术的标准化也必然是优化资源利用的最有效手段。社会技术的进步一定是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努力的,所以,作为企业管理工具的ERP,必然要将标准化放在首位,以此对ERP系统实施进行评价。

在企业ERP的实施中,首先遇到的是企业流程重组与变革等关于企业命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迫切希望标准化来保证变革工作的正常进行。其次,企业ERP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工程立项调研开始,就应当介入标准化工作,直到投入使用以及后续的ERP的应用,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持。标准化可以使ERP实施与应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在减少投资、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信息标准化之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信息系统唯一接收和处理的对象。影响ERP系统应用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数据、人员和组织管理。有人将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管理、数据三者的相对重要性表述为:“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所以企业实施ERP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因此,上线数据是否准确与规范,是ERP实施成败的关键之一。信息标准化工作是企业ERP项目实施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标准化建立的原则与内容

ERP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对于实施ERP的企业,信息标准化就是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标准化体系,根据体系框架制定一系列企业信息规范和标准。

信息标准化体系由信息化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范构成,信息标准化体系体现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形成企业标准的各类文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1.信息标准化体系创建原则

全面完整: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充分研究当前预计到的信息和信息化技术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各方面因素,力求创建的标准体系全面完整。

层次恰当:根据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具体工作,确定标准的适用范围,遵循尽量扩大标准适用范围的原则,合理地将各种企业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

划分明确:在编制信息标准化体系时,为了便于今后整个体系的不断细化和延伸,应明确划分出各子体系,体现出子体系之间的独立性,避免标准混淆,并方便标准的查询和使用。

2.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内容

信息标准体系大致可分为3层:

第一层:总体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包括《信息标准化工作导则》 等。规定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总则、标准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

第二层:各类信息标准的编写规则。主要包括《信息分类和编码编写规则》、 《信息交换编写规则》、 《数据元标准编写规则》 等。

第三层:各分类信息的编码标准、代码表、接口标准和数据字典等。

信息标准化体系层级参见图2。

图 2 信息标准化体系层级图

当ERP的应用行业已经不再仅仅是离散制造业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尽快吸收其他行业的方法,用行业化来完善ERP的标准化。我们要在借鉴国际现有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加快出台相关标准,早日形成一套ERP实施的标准体系,以实现ERP实施的标准统一,显著降低项目实施的成本,降低项目的风险,提高实施的效率,为企业实施ERP系统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简述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