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智能产品标准实施给家电“智商”打个分

2012-09-19 02:30
大众标准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通则智商智能化

我国首部智能产品标准实施给家电“智商”打个分

近日,太原市民肖云搬家准备添置一些新家电,在商场选购时肖女士犯了愁,什么“云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让她眼花缭乱,可到底何为智能家电? 从今年9月1日起,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 (下称通则) 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通则对智能家电的多项指标都作出了明确界定。通过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5级,其中1级为最高级。

市场现状:“智能”概念含混不清

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Zpryme预计,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今年将增长到30亿美元,2015年将扩大至150亿美元。智能家电的发展态势蒸蒸日上,但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家电商场发现,家电智能概念较为混乱,很多商家都把家电“智能”作为宣传噱头,而产品是否真正智能,无法测评。什么样的产品才算得上是智能家电,很少有人能给出一个明晰的描述。

“不必人工操作的家电就是智能家电”、“功能很多的家电就可称之为智能家电”、“我们不必适时监控,就能自己完成工作的家电就是智能的”,这3种观点是记者在走访卖场时收集到的消费者对于智能家电认识的代表性观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消费者中,近80%的人表示,购买智能家电的原因多为“市面上,智能家电占比大;智能家电功能齐全,时尚新潮”,其中近75%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自己对于智能与否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家电厂商对于产品的宣传以及卖场导购人员的介绍。

对于智能家电,卖场导购也是众说纷纭,并无统一看法。就拿智能电视来说吧,记者询问了3名卖场导购,就得到了3种不同的说法:可以上网的电视就是智能电视;可以声控也可远程控制的才是智能电视;3D电视就是智能电视的一种高级版本。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于智能家电认识模糊,导致消费者的选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家宣传和导购的推销说辞,这与智能家电统一标准的缺失和商家宣传过度淡化“智能”内涵,只重概念有很大关系。

通则亮点:“智能”等级一目了然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我国制定的第1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

《通则》 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智能化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李一表示,《通则》 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有引导、规范作用,在产品智能化上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逐步深化家电智能化发展水平。国家标准委一位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要出台《通则》,原因在于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目前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家电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但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属于“伪智能”。以洗衣机为例,根据智能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定义,智能洗衣机除了做到根据衣物重量、纤维成分控制注水量,还应能根据污渍多少调节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只是按设计者事先规定的时间、模式、程序运行,仅仅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离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此, 《通则》 规定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其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将检测与评价方式分为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方式。通过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 5级,1级为最高级。此外, 《通则》 规定,根据检测、评价的结果,对送检家电确定其智能化等级后,应发放智能化等级标志,贴于产品明显处,且在包装箱上标注。此举类似于现有的家电节能等级标志,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可一目了然,根据等级就可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

发展趋势:丰富内容和简化操作是关键

业界普遍认为, 《通则》 的出台有利于推动行业的整体升级。谈及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丰富内容和简化操作是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通则》 的实施,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该标准并非强制性,加上家电的智能发展是动态的,一些业内人士还是对《通则》 表示出了或多或少的质疑。

由于这部智能家电标准为国家推荐标准,厂家自愿实施,不具有强制性。一位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非强制执行阶段,评定1级、2级智商等级肯定会被家电厂商作为宣传促销的噱头。”

产业观察员梁振鹏表示, 《通则》 对智能化家电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让政府监管、企业生产和消费者选购时有一个参考标准。不过,因为智能化家电往往与最前沿的IT和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智能化家电产业链的发展瞬息万变,这就导致了这个国家标准从出台当日起,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对于智能化这种功能性的标准,很难以一个简单的标准去划分产品的智商等级。

家电专家刘步尘更是认为,从全球看,智能家电产品处于刚刚兴起阶段,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清晰,这个时候就给产业制定标准,给产业套上“紧箍咒”,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目前对智能家电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在肤浅的认知基础上制定的规范有很大的局限性,很有可能不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希望能够将多种产品的功能特点集中在一种产品上,比如:智能手机可以通话、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看电子书,还可随时上网,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为前提,促进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智能家电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势必要在丰富内容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内容,将人们对智能家电的想象演绎成现实。■

猜你喜欢
通则智商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体测鞋走红,是『提分鞋』还是智商税?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智商
高冷,是因为智商太高
通则有路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