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高校大学生休闲需求偏好及引导教育研究

2012-09-26 06:05艳,黄莺,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锻炼身体生活费均值

蒋 艳,黄 莺,孟 柳

(1.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在杭高校大学生休闲需求偏好及引导教育研究

蒋 艳1,2,黄 莺1,孟 柳1

(1.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运用休闲动机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大学生休闲需求偏好。结果显示:在杭高校大学生有较强烈的、积极的休闲需求,尤其对放松身心、寻求快乐和开拓眼界需求有较强的偏好。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存在很多内部差异,性别是影响休闲需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年级,再次是专业和生活费,但不存在城乡区别,本科和专科生之间也不存在明显区别。在充分了解学生休闲偏好的基础上,学校要倡导积极的休闲价值观,引导高校大学生更多从事深度休闲活动;将休闲教育纳入学校管理范围,与学生良好互动;提供休闲活动和设施场所时充分考虑性别和专业差异。

在杭高校大学生;休闲需求偏好;休闲教育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休闲需求和动机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这是两个类似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休闲需求仍是一种诉求,休闲动机则已经成为推动休闲活动的现实动力。对于休闲需求和动机,西方学者做了很多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舒尔茨和沃特金斯(Schulz&Watkins,2007)把休闲的主要目的总结为6种类型:寻求快乐、摆脱工作、新体验、联络朋友、获得某种东西和消磨时间[1]。埃廷顿等(2009)提出,推动休闲的因素取决于人们的个性、生活方式、目标和需求,且休闲动机不仅源于身体和社会需求,还源于精神需求,由此作者提出休闲活动的推动因素,包括:个人完善和发展、社会纽带、身体健康、刺激、自由和独立等[2]。威辛格和班达洛斯(Weissinger&Bandalos,1995)提出度量个体参与休闲动机差异的模式,并总结了影响个体需求的因素,包括自主、能力、投入和挑战[3]。对于某一种休闲活动,影响人们参与愿望和行动的因素有很多,如:艾沃特(Ewert,1993)认为,休闲体验的结果能够影响人们的参与[4];博金(Bergin,1992)发现,休闲活动是高中学习期间学业成就的一个指示器,校内的休闲体验能促使学生以后继续对休闲活动保持兴趣[5]。中国学者也对休闲动机进行了研究,但大多停留于分类研究,如刘慧(2009)将休闲动机分为知性需求、社会需求、成就需求、压力抒解等4个维度[6]。对于大学生休闲动机的探讨,代表性的研究是陈彦宏(2008)探讨大学生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7],但对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及休闲教育建议的研究都不多。

休闲研究尤其是休闲需求研究亟需被纳入到高校教育的视野中。事实上,休闲与高等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回到休闲的原义,Leisure的希腊语schole意指休闲和教育活动。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理想主要是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公民,他们将休闲视为教育和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环[8]。亚里士多德强调休闲是“教育上所应树立的宗旨”、休闲与知识不可分离,他将休闲与个体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休闲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核心的品质[9]。关于休闲教育,代表性的观点来自杰弗瑞·戈比,他认为,休闲教育帮助人们自主确定休闲在生活中的位置,从休闲的角度认识自己,应该从课程设计、建筑特色、教室环境和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改革休闲教育[10]。国内关于高校学生的休闲教育研究尚不多,主要有:徐启东(2008)分析了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休闲教育研究[11];李海英(2009)分析了高校学生休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12];谌凯(2011)探讨了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13]。还有其他一些休闲教育方面的文献,总体质量偏低,而休闲教育却刻不容缓。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旺盛期,除了正常学业外,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休闲行为,包括赌博、色情、吸毒、沉溺网络等,严重者甚至产生毁灭性后果。因而,亟需研究高校学生的休闲需求与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休闲文化教育。当然,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实践性操作,如社团活动等,但尚未进行理论提升。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深层了解高校学生的休闲动机,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的休闲意愿,并对学校的休闲文化建设提供有建设性的对策方案。

二、研究方法与被调查者基本属性分析

文章的研究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采集而得。作者于2012年1月初向在杭高校学生发放了500份问卷,并回收了45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1.2%。问卷内容包括受访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休闲时间和休闲需求偏好等。对于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包括分析单变量的频率和百分比、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的相关关系、偏相关和交叉关系、均值和标准差等。

被调查的在杭高校学生中,女生247人,男生209人,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4.2%和45.8%,总体上性别比例较为平衡。本次调研对象为大学生,其中专科生145人,占31.8%;本科生311人,占68.2%。学生的专业分布为:文科生232人,占50.9%;理科生164人,占36.0%;工科生60人,占13.2%。文科生中女生较多,占75.4%,理工科以男生为主,分别占本群体的64.0%、78.3%。大一学生92人,占20.2%;大二学生118人,占25.9%;大三学生172人,占37.7%;大四学生74人,占16.2%。独生子女271人,占59.4%,非独生子女185人,占40.6%。来自城镇的学生247人,占54.2%;来自农村的学生209人,占45.8%。生活费800元以下的学生73人,占16.0%;800—1000元者105人,占23.0%;1000—1200元者136人,占29.8%;1200—1500元者103人,占22.6%;1500元以上者39人,占8.6%。被调查男生的生活费开支明显高于女生。生活费800元以下、800—1000元的学生中,女生分别占72.6%、80.0%;生活费1200—1500元、1500元以上的学生中,男生分别占71.8%、66.7%。根据对学生休闲时间的调查,男女生普遍认为休闲时间正好,总均值2.85,且期待每天有3—4小时的休闲时间,这也是大学生普遍的休闲时间量。可见,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基本上不受到休闲时间的约束。

三、在杭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分析

(一)在杭高校大学生休闲需求的总体偏好分析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在杭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本文提出13项休闲动机因子指标,以了解学生休闲需求偏好程度。具体休闲需求均值与标准差及其排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杭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需求较为旺盛,其中均值超过3.50的休闲需求高达7项,超过总选项的一半,其中对大学生最重要的休闲需求分别是放松身心、寻求快乐和开拓眼界,而且标准差也相对较低,标准差排名第3、1、2位,可见,这是在杭高校大学生的普遍需求。前两项是人们对休闲活动的普遍诉求,开拓眼界需求则更多具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学生相对不偏好消磨时间、追求刺激和怀旧的需求,均值都低于3.00,而且大学生对该三项需求的内部差异也相对较大,可见大学生对于追求刺激和怀旧的需求各不相同。

表1 在杭高校大学生休闲需求均值与标准差及其排序

(二)不同特征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差异分析

考虑到大学生内部存在的休闲需求偏好差异,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学历、生活费、城乡差异等因素入手来分析。相关性分析显示,专科或本科学历对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没有影响。城乡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这可能是受到浙江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在杭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浙江省,而浙江省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城乡差异相对较小。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2010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3元,比2009年人均增收1295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6%。至此,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26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14]。其他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 大学生特征与休闲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性别:与放松身心、提高个人修养、锻炼身体、增加技能特长、服务回报社会、追求刺激、怀旧需求显著相关,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两者仍然相关。控制年级和专业变量后,性别变量与寻求快乐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控制生活费、是否独生子女变量后,性别与相应的休闲需求偏好仍然相关。(2)年级:与寻求快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服务回报社会和消磨时间需求显著相关,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两者仍然相关。控制性别变量后,年级变量与锻炼身体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控制专业变量后,年级变量与加强沟通、锻炼身体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3)专业:与加强沟通、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锻炼身体需求显著相关,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两者仍然相关。控制性别变量后,与放松身心、怀旧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与开拓眼界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4)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增加技能特长需求显著相关,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两者仍然相关。控制性别变量后,与开拓眼界、满足成就感、怀旧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分别控制年级、专业和生活费变量后,与开拓眼界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分别控制性别、年级、专业、生活费变量后,与寻求快乐和放松身心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5)生活费:与寻求快乐需求显著相关,分别控制其他变量后,两者仍然相关。分别控制性别、年级、专业等变量后,生活费与放松身心、开拓眼界、增加技能特长和怀旧需求无显著相关性关系。

以上分析可知,放松身心、提高个人修养、追求刺激和怀旧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性别变量的影响;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年级和生活费变量的影响;加强沟通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专业变量的影响;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年级和专业变量的影响;锻炼身体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性别和专业变量的影响;增加技能特长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的影响;服务回报社会主要受到性别和年级变量的影响;消磨时间的休闲需求主要受到年级变量的影响;开拓眼界和满足成就感的休闲需求不受以上变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男生休闲偏好放松身心和追求刺激需求,女生休闲偏好怀旧和提高个人修养需求

根据均值分析,男生倾向于放松身心和追求刺激的休闲需求,女生倾向于提高个人修养和怀旧的休闲需求。结合总均值分析,两者差异并不大。结合生活费、性别变量分析放松身心需求发现,生活费1000元以下的女生对于放松身心需求的偏好程度高于同样生活费水平的男生,而生活费超过1000元的男生对于放松身心需求的偏好程度则高于同等生活费水平的女生。结合对各个变量的分析,对放松身心需求最少的群体是生活费800元以下的男生,均值3.75;最多的群体是生活费超过1500元的男生,均值4.62,偏好非常明显;生活费对女生放松身心的休闲需求影响较小。

2.生活费越多、本科女生年级越低,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越强烈

大学生对于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与生活费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生活费(800元以下、801—1000元、1001—1200元、1201—1500元、1501元以上)的学生对于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均值分别为3.81、3.92、4.27、4.30、4.38。可见,虽然总体差异较小,但是学生生活费越高,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越高。结合性别和生活费变量做交叉分析发现,男女生基本上都遵循“生活费与寻求快乐需求成正比”的规律,但在各个生活费水平上,男女生寻求快乐的需求均值差不多。

总体上大学生较为重视寻求快乐的需求,但同时呈现“年级越高,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越弱”的特征,均值从4.35降至4.00,而且年级越高,大学生内部的差异越大,标准差由大一的0.702逐步扩大到大四的0.850。结合学历分析后发现,大一本科生对于寻求快乐的需求最强烈,均值4.48,且内部差异很小,标准差0.611,男生与女生差异也很小,女生均值4.46,男生均值4.50。其他年级的本科生需求相对较弱,大二大三均值分别为4.01,大四均值为4.00。专科生的内部差异相对较小。

再增加性别变量交叉分析发现,专科男生体现出“年级越高,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越强烈”的特征,但差异不大;专科女生对于寻求快乐的需求与年级无显著相关关系;本科男生呈现U型特征;本科女生呈现“年级越低,寻求快乐的休闲需求越强烈”的特征。

3.工科男生沟通需求最强,文科男生的沟通需求最弱,文科学生沟通需求与年级呈反比

均值分析显示,文科大学生对于加强沟通的需求相对较弱,均值3.71,理工科大学生沟通需求较强,分别为3.90、4.08。分叉分析显示:文科男生的沟通需求最弱,均值为3.58;工科男生的沟通需求最强烈,均值4.21。总体上,大学生的沟通需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下降。结合专业和学历变量分析发现,文科本科生仍然具有该特征,且表现明显;文科专科生、理科学生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工科本科生呈现U型趋势,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沟通需求非常强烈,均值分别为4.50、4.47,而大二、大三阶段沟通需求均值分别为3.90、3.67。再结合性别变量分析发现,沟通需求最强烈的群体是大一工科男生,均值4.50,最弱的群体是大四文科男生,均值2.90。

4.专科生、女生和文科本科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随年级下降,本科的男生和工科生呈现U型趋势

大学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受到年级变量的影响,大一时最强,均值3.99,这说明大一学生的求知欲较强,但逐年下降,大二、大三的均值分别为3.64、3.52,大四略有回升,均值3.56。结合学历变量分析,专科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随年级下降,本科生在大四时需求略有回升。对本科和专科生进行同一年级的需求比较发现,大一、大二时,本科生强于专科生,大三时,专科生强于本科生。此外,专科生内部差异较小,标准差0.741,本科生内部差异较大,标准差0.995。而且,专科和本科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标准差都是逐年提高,说明大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

增加性别变量分析发现,女生大一时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特别强烈,均值4.32,大二时马上降至3.58,并且逐年下降,本科女生的下降幅度超过专科女生,大一到大四均值从4.37降到3.38;而男生需求受年级变量影响相对较小,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同一年级的本科男生都强于专科男生,而且在大四时呈现上升趋势,并达到相对最高值,仅次于大一时的需求强度。这可能是因为本科男生在大四时更多感受到事业上的压力以及考研的紧迫感,并且在休闲需求中表现出来。

文科学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最弱,工科生最强,理科生处于中间,均值分别为3.55、3.95、3.70,但差异不大。结合学历、年级和专业变量做交叉分析显示,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文科专科生受年级变量影响很小,而文科本科生的需求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理科生没有呈现出需求与年级变量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工科本科生则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且在大四时普遍呈现非常强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均值达到4.37,标准差0.597。与此对应,对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需求最弱的群体是大四文科生,均值3.28。结合性别变量做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大四文科男生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求最弱,均值3.00,需求最强的群体是大一文科女生和大四工科男生,均值分别为4.37。大四学生对这方面需求的巨大差异可能源于其不同的学习状态。

5.锻炼身体需求:男生需求强于女生;文科生需求弱于理科、工科生;专科男生、理科生和文科专科生需求随年级升高而减弱;工科本科生需求随年级升高呈U型变化趋势

男生的锻炼身体需求强于女生,均值分别为3.77、3.39,而且各个年级的男生对于锻炼身体的需求都强于女生,本科和专科的各个年级也有同样特征。结合性别和学历变量进行分析,专科男生对于锻炼身体的需求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弱,专科女生的需求较低,且无明显变化;本科生锻炼身体的需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U型变化趋势。结合专业和年级变量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年级对锻炼身体的需求略有不同。理科生和文科专科生随着年级升高,锻炼身体需求逐步下降;而工科本科生则呈现U型变化趋势,在大四时锻炼身体需求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均值达4.32。总体而言,文科大学生相对不热衷于锻炼身体,均值3.40,工科大学生较为热衷,均值3.98,理科大学生介于两者之间,均值3.65,且不同年级学生都表现出类似特征。结合性别和专业变量交叉分析显示,文理工科男生锻炼身体的需求都分别高于女生,均值分别相差0.22、0.28、0.47;对男生和女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分别进行均值分析发现,文科生对于锻炼身体的需求低于理科生,理科生低于工科生。

6.大学生的积极休闲需求未得到有效鼓励和激发

大学生的休闲需求总体上偏积极,如大学生对于消磨时间的休闲需求相对较弱,且随年级上升而减少,大四时均值仅为2.51。但大学生的积极休闲需求处于放任自由状态,并随年级升高而减弱,主要体现于增加技能特长和服务回报社会的休闲需求。对于增加技能特长的需求,女生强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强于独生子女学生,但相差都不大,且不管处于哪类生活费范围,非独生子女学生都比独生子女学生有更强的增加技能特长的需求。结合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两个变量做交叉分析,特征不变。结合生活费和性别变量做交叉分析,生活费800元以下的学生对于增加技能特长的需求最为强烈,尤其是男生,而其他学生差异不大,且相对较弱。对于服务回报社会的需求,女生强于男生,且随年级升高而下降,女生尤其明显。大一女生对服务回报社会需求最强烈,男生需求相对较弱,尤其在大四时均值3.00,需求一般。

四、对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建议

(一)倡导积极的休闲价值观,引导高校大学生更多从事深度休闲活动

根据调研结果,大学生休闲需求总体偏好随兴休闲[15]内容,对深度休闲[16]的热衷度有待提高。如休闲需求均值排名最前的是放松身心、寻求快乐和开拓眼界,满足成就感、服务回报社会和增加技能特长等休闲需求相对较弱。但深度休闲更契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学校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引导高校大学生培养更多的业余爱好技能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育体育音乐等方面爱好的机会,并提供更多的设施和场所。根据目前的调研结果,有较多大学生希望从事体育娱乐活动,比例达42.7%,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加强休闲建设。当然,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旅游活动,比例高达63.9%,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调研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的休闲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的休闲偏好,将学生的休闲生活与培养个人能力和提高长远的生活质量联系起来。因为某种程度上,休闲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尤其是深度休闲,甚至可能由兴趣转化为工作。学校在这方面的努力,有助于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将休闲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与学生良好互动

学生的很多休闲需求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的,消磨时间需求的减弱可能说明了学生休闲活动内容的充实,但相当一部分积极的休闲需求,如加强沟通、锻炼身体、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服务回报社会等,在所有或大部分学生中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只有部分积极的休闲需求在工科生中在大四时有所回升。大一学生对于很多休闲需求都有较强的偏好这一事实,说明大学生对休闲生活有很强烈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因此,在了解学生休闲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学校需要:(1)将学生的休闲生活纳入到学校的管理范围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学生的休闲方向;(2)将休闲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甚至与部分课程结合;(3)提供更多的休闲设施和场所,提供更丰富的的休闲活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甚至在休闲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终生兴趣爱好。具体操作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休闲项目,否则无法获得学生足够的参与,而硬性的参与要求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乃至排斥。

(三)提供休闲活动和设施场所要充分考虑性别和专业差异

大量分析都体现出男女生在休闲需求偏好上有差异,同时专业也会影响到需求偏好,当然本身男女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存在差异,而且文科男生的休闲需求偏好也不同于理工科男生。所有的休闲教育都是建立在学校和学生配合的基础上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休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差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性别的学生设计休闲活动项目,比如为女生提供个人气质提升讲座,为男生提供体育赛事活动。每个学院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设计休闲活动,提供休闲设施和场所,包括为学生提供特色体育活动和歌舞培训,或者组建志愿者服务社团等。

五、结论

论文分析了在杭高校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偏好,并分析了其内部差异。大学生的休闲需求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又受到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影响,这种影响本身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基于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休闲需求偏好的基础上,发现学校在休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全校范围内倡导积极的休闲价值观,甚至将休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将休闲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从而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操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性别和专业差异,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率。

[1]Schulz J,Watkins M.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meanings inventory[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7,39(3):477-497.

[2]克里斯多弗·R·埃迁顿,德波若·乔顿,多纳德·G.道格拉夫,等.休闲与生活满意度[M].杜永明,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0-22,24.

[3]Weissinger E,Bandalos D L.Development,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leisure[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5,27(4):379-400.

[4]Ewert A.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motive importance based on trip outcome,experience level and group type[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3,25(4):335-349.

[5]Bergin D A.Leisure activity,motivation,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2,24(3):225-239.

[6]刘慧.城市居民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及其相关性研究——以长沙市居民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9.

[7]陈彦宏.大学生休闲动机、休闲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14.

[8]程遂营.北美休闲研究:学术思想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9]孙海植,安永冕,曹明焕,等.休闲学[M].朴松爱,李仲广,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9.

[10]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田松,校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05-306.

[11]徐启东.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休闲教育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个案[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7.

[12]李海英.高校学生休闲教育的策略和途径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20):66-69.

[13]谌凯.对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体育世界,2011(16):300-302.

[14]王慧敏.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6年全国第一[N].人民日报,2011-02-08(1).

[15]Stebbins R A.Casual leisure:A conceptual statement[J].Leisure Studies,1997,16(1):17-26.

[16]Stebbins R A.Amateurs,Professionals,and Serious Leisure[M].Montreal,QC and Kingston,ON:Mc 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2:3.

Study on the Leisure Need Pre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 and Suggestions for Leisure Education

JIANG Yan1,2,HUANG Ying1,MENG Liu1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2488,China)

This article uses the leisure motivation theory and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college students’leisure need preferenc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leisure education.The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 have strong and active leisure needs,especially in the needs of relaxation,pleasure and broadening horizons.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udents’leisure preferences.Gend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grade is the secondary one,and specialty and living expenses are the less important ones.There are nei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isure needs of the students from cities and the countryside,nor betwee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specialty students.From the aspect of management,based on the leisure preferenc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active leisure values should be advocated to lead more college students to pursue serious leisure activities,leisure education should be involved into the school management with good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and gender and specialty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leisure activities,facilities and places are provided.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leisure need preferences;leisure education

G640

A

2095-2074(2012)01-0099-07

2012-01-13

课题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87)

蒋艳(1978-),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旅游管理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黄莺(1968-),女,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孟柳(1990-),女,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9级高职生。

猜你喜欢
锻炼身体生活费均值
发愁
如何加强军队生活费监督管理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锻炼身体
绕着猴子走一圈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天天锻炼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