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团队活动形态初探
——以物理教师团队为例

2012-09-28 10:01于慧卿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愿景个体物理

于慧卿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物理教研组,哈尔滨150086)

优秀教师团队活动形态初探
——以物理教师团队为例

于慧卿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物理教研组,哈尔滨150086)

【编者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所在。从过度关注名优教师发展,转向关注优秀教师团队发展,从而全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下有效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汪海副研究员主持的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优秀教师团队发展机制的研究》,对团队制度建设、团队文化建设、团队形成路径、团队活动形态的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值得关注。本刊集中刊发这个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旨在给关注教师团队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研讨的平台,以协同更多的研究者,为促进教师团队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言献策。

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物理教师团队,一支学习型组织;如何在团队中开展并落实有效活动,如何完成从活动形式的多样到意识形态的再创造,从而实现共同高效发展,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教师团队和活动形态的理解,主要应从教师团队的目标谈活动的必要性,从教师团队的需求谈活动的必要性,从教师团队的发展谈活动的必要性。同时,教师团队活动与教师个体活动存在本质的区别。基于此,论述如何进行教师团队活动,以期为建立一支优秀的物理教师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秀教师团队;学习型组织;活动;形态

当今社会正处在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既要素质教育,又要考试成绩的今天,我们要把学习变成信仰,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接触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实际上,很多老师甚至曾经的名优教师也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工作忙学习时间有限而导致知识储备滞后,再加上主动学习、与其他教师交流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各个学科不断综合的发展趋势逐渐增强,能够科学地完成每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变得繁杂,大量的需要教师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不断出现。针对这些情况,《中学教师优秀团队发展机制的研究》课题组,适时提出了建设一批中学物理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意见,由此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大力开发教学资源,激发教学潜能,推进教学工作中老中青相结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团队环境,进行有效的多样的并且能与教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团队活动,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对于教师团队的理解

团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到现在已经被各国各行业普遍接受和应用。对于团队的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其中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史密斯1993年提出的“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愿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2]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认同的定义。此外,有些学者认为,团队指在心理上的互相认同,在行为上互相促进和相互作用,在利益上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具有共同的归属感和完整的组织结构的群体,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整体业绩。实践证明,团队能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激励成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员满意度;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成员多元化发展,拥有多种技能;增强组织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3]。

教师团队是团队的一种类型,教师团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刘保存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愿景目标,为完成某个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4]马廷奇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群体[5]。这两个概念的共性,都强调教学团队要由共同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组成,这里我们认为物理教师团队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共同的愿景目标,由少数能相互承担责任的、能分工合作的,并且理论与技术技能互补的物理教师组成的团队。”这个团队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6],这个团队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明确的团队制度,当然还要有充足的团队资源保障,更重要的要有计划地进行物理教研和有效的物理教学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团队中物理教师的潜在能力,以增强整个团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任务需要多种技能、判断和经验互补时,团队的效能明显高于教师个体。

二、团队活动对于教师团队的意义

“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义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我们认为,教师团队的活动是根本区别于教师个体活动的,虽然教师团队是由教师个体组成,个体活动是团队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是每个教师都在活动的团队不能等同于教师团队的活动,这主要是因为活动的主体不同,团队活动是将团队这个整体作为活动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才有“集体思维”和“团体智商”这样的概念,而团体智商并不是教师团体中教师个人智商的算术平均数。正如彼得·圣吉所看到的:“为什么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2,团队活动的修炼即在处理这种困境。”[6]因此,团队活动不是教师个体活动的简单累加,团队活动与教师个体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作用。教师个体活动与学习主要是发展个体素质、个性、习惯,而教师团队的活动则是发展整个团队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教师个体活动和团队活动的对比[6]

续表

因此有效地进行教师团队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育教学理念,重塑教师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从而做到教师从理念到实践地超越“自我”,使教师团队中的成员既有以团队为核心的具有整体观念的系统思考、团队思考,又能在团队中建立的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中完成“自我实现”。

三、教师团队活动形态初探

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的情景中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形式大于内容”,它指的是华而不实。现实中的教研活动经常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场内容为“有关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的题为“头脑风暴”的教研活动,也没有引发教师们的思考与碰撞;一场题目为“科学探究的时机把握”,形式为“辩论式”的教研活动,不见正反方观点的坚持、冲突与批驳。为什么?原因可能很多,或许由于紧张,或许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追逐形式,而忽视了活动内容。教师团队活动的制定,既要形式多样,又要内涵丰富。

教师团队的活动要有共同的团队愿景,愿景的制定要有高度,要高瞻远瞩,可能不能通过一次团队活动就能达到。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愿景按层次分若干步进行。在为了这个愿景进行的若干次团队活动中,每次活动只完成一小步,逐级实现教师团队的愿景。

例如,活动愿景是“提升物理教师团队课堂教学的能力”。这个愿景不是一次活动或者一堂公开课就能解决的。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次团队活动的目标定为“如何有效备课”。可以以理念学习为主,在备课中,深入挖教材并能重组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能预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能设计出体现课堂教学目的的精美板书;这次团队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发扬教师的长处,个体教师的优点,例如在电脑方面擅长的老师可以负责电教媒体的制作,动手能力强的老师可以在实验器材上动动脑筋,制作能提高课堂效率的实验器材……通过这次团队活动,能使团队成员或多或少地在备课中获得能力提升。第二次活动的目标定为“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这次活动可以安排一位或两位课堂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是研究如何落实备课的成果,如何进行备课中情景的预设以及如何应对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课堂教学的精彩与否更主要靠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应急能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学机智,当然教学机智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提高的,团队中的教师成员可以通过这样目的性较强的团队活动,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学习、去体会其中的玄机,由量的积累逐渐形成质的飞跃。第三次团队活动目标定为“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和评课议课”,这次活动可以延续第二次活动,就着第二次活动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任课老师的教学反思,然后其他团队成员评课议课,当然,在评议课的过程中,主要是要澄清评议课的步骤,评议课的角度,评议课的方向,而不能单纯地为了评课而评课,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能清楚地知道听课、评课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当然,我们把“提升物理教师团队课堂教学的能力”的活动分三步进行,各个教师团队可以根据自己团队的具体情况,例如活动时间的限制,团队个体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分四步或五步进行,总之是为了达到那样一个共同的愿景,制订出符合自身团队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

当然,形式上教师个体的学习也不一定就不是团队学习。也就是说,是否是团队学习、团队活动,不能只看形式,而是要看这种学习或活动是否具有团队共同的愿景。例如,团队要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为此,每一位教师可以以此为目的而进行个体形式的学习,然后可以进行校际、区际、市际甚至省际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在“国培”活动中,我们团队的教师个体,就把自己研究的一些成果与“国培”成员交流研讨,获得来自各省市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回来后,我们团队内再进行交流反馈,这样既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又没离开我们团队活动的主题目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物理教师团队的活动重要的是活动的愿景和为之服务的活动内容,然后才是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虽然不能夸大,但也力求在常规模式中寻求创新,例如“一课三研”、“一课十讲”等,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也可以建立网络“教师群”,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使教师团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最大化。在活动中,教师们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思想交流、观点的碰撞,才有可能生成新的认识,达到1+1>2的团队活动效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智能,提高团队思考和行为的团队学习能力,为建立一支优秀的物理教师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张强,乔海曙,刘晓剑,等.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

[2][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李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臧兴兵.略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4]刘保存.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5]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6]张兆芹,卢乃桂,彭新强.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教师组织学习力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Primary Exploration of Activity Mode of Excellent Teacher Teams——Taking Physics Teacher Team for Example

YU Hui-qing
(Phys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No.69 Middle School of Harbin,Harbin 150086,China)

How to establish an excellent physics teacher team,a study-based organization,how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effectively and how to diversify activities and recreate ideology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mon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are issues that arouse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industry.We should understand teacher team and activity mode by demonstrating the necessity of activitie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al,demand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team.Meanwhile,there exists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 team activity and individual activity.Therefor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nduct teacher team activity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xcellent teacher team.

excellent teacher team;study-based organization;activity;mode

G451

A

1001-7836(2012)06-0043-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6.016

2012-05-15

于慧卿(1969-),女,吉林通化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愿景个体物理
只因是物理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