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2012-10-04 10:46莫蓓蓉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间歇脊髓文献

李 甜,莫蓓蓉

(1.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2010级,南昌 330006;2.深圳市南山医院护理部,广东 深圳 518052)

排尿障碍是脊髓损伤(SCI)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是影响SCI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留置导尿是SCI患者的一项常规护理。据报道,尿管留置3 d发生尿路感染率为31%,5 d以上感染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率几乎为 100%[2]。 L.Guttman[3]提出了对SCI患者采用无菌性间歇导尿术,使得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能够接近生理状态,大大减少感染的发生机会。此后很多学者对SCI采用间歇导尿进行了研究,但国内有关SCI间歇导尿偱证护理的报道较少,为了探讨间歇导尿和常规留置导尿这2种导尿技术在SCI患者中尿路感染的疗效,笔者对纳入研究的近10年内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以便为SCI患者导尿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15~85岁之间的SCI患者,性别不限;2)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是否采用盲法不限制;3)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间歇导尿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留置导尿技术;4)主要结局指标:尿道感染的发生人数。排除标准:发表作者相同,疑为重复发表、排除发表日期在后的文献。

1.2 检索方法

中文文献检索以间歇导尿、脊髓损伤为主题词检索 CNKI(1999年至 2011年12月)和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英文文献检索以Spinal Cord Injury和Intermittent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检索日期截至2011年12月8日。

1.3 质量评价

由2名评价员分别进行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然后交叉核对,对不一致的观点进行讨论解决。根据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分配方案隐藏、盲法、退出和失访4个标准进行偏倚估计。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质量记分法,RCTs分为1~5分(2分及以下为低质量研究,3分及以上为高质量研究)。非盲法的交替分配半随机试验未报告退出失访病例及退出原因者计为0分。随机分配方案隐藏采用Cochrane手册[4]计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为统计量,连续变量资料采用权重的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为统计量,两者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表示:对纳入研究的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0,提示各项研究具有同质性,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P<0.10,提示各项研究不具有同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感染率比较采用OR及95%CI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并下载中文文献21篇,外国文献1篇,查看作者、标题、摘要及正文,排除重复文献和不符合纳入标准及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最终8篇文献[5-12]纳入本次Meta分析。

2.2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

纳入的单个研究患者最多为140例,最少为36例,试验组365例,对照组359例。纳入研究的8篇文献基本情况见表1。

2.3 Meta分析

1)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估结果见表2、图1。表2结果显示,8个研究Jadad评分均低于3分,说明文献质量低下。图1结果显示所有的点在OR=0.15的两侧分布不均匀,提示纳入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及方法学质量低下。

2)间歇导尿与常规留置导尿尿道感染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看出,8篇文献试验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 9.86%(36/365)、35.93(129/359)。 异质性检验结果P=0.97>0.1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比较,OR=0.15,95%CI为 0.0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试验组尿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表1 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情况及Meta分析

表2 Jadad评分表

图1 2组尿道感染率Meta分析(漏斗图)

3 讨论

Meta分析能够对多个独立原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分析,以解决单个研究样本含量小的缺陷。虽然Meta分析能增大样本量,提高统计学检验效能,对有分歧的结论进行汇总分析,但Meta分析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从表1中可看出本研究分析结果95%可信区间范围广,说明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含量仍较少,从而使结果的精确性和检验效能较低。此外,虽然此次纳入的所有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但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不明确,且大多数无盲法实施,因此可能产生选择、实施和结果测量偏倚,从而影响了结果及其论证强度。从漏斗图可看出,文献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而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不包括灰色文献,也缺乏外文文献的报道,故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本次分析以脊髓患者2种导尿技术泌尿感染的发生率为主要测量指标,测量时间为住院期间内、1周、几个月不等,没有统一的时间界限,这也增加造成发表偏倚的可能。

本次对脊髓患者2种导尿方式尿道感染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歇导尿组的尿道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留置导尿组。但迄今为止,以间歇性导尿对SCI患者预防尿道感染疗效的文献报道多是经验性的,小样本量的,尚无严格的质量评价肯定其疗效,所以有必要对其建立循证医学模式的诊疗规范,进一步探讨这种导尿方法在SCI患者尿道感染疗效中的优势,进行推广运用。

总之,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目前报道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普遍质量偏低,故尚需有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从而为临床护理应用和科学决策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最佳证据。

[1]丘卫红,朱洪翔,张百祥,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13-317.

[2]涂仙凤,刘刚.脊髓损伤患者不同导尿方式对尿路感染和尿道功能影响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6):37-40.

[3]Guttman L.Initi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paraplegia[J].Proc Roy Soc Med,1954,47:1103-1109.

[4]Clarke M,Oxman A D,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M].Oxford:Update software,2000.

[5]付杰,蔡秀娟,彭全成,等.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1):76-77.

[6]梁鑫鸿.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3-114.

[7]刘化,侍巍,田瑛,等.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19-3720.

[8]熊根玉,冯珍,刘炎玲.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89-1590.

[9]杨帆,封亚玲,张美霞.间歇导尿对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3):379-380.

[10]叶祥明,邱纪方.间歇导尿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J].中国康复,2004,19(3):179.

[11]张建梅,曾晓梅,杜春萍.间歇导尿技术控制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尿路染的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0,25(8):1566-1567.

[12]朱乐英,彭银英.间歇导尿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1):22-24.

猜你喜欢
间歇脊髓文献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