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特点比较研究

2012-10-13 13:20闫志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物体显著性运动

闫志辉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学院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特点比较研究

闫志辉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知觉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赤峰市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进行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在综合知觉、深度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肘关节动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赤峰市;大学生;运动知觉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存在世界的开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事物轮廓、颜色的视觉,对声音的听觉,以及外界事物对施加于人体而产生皮肤觉都是人适应环境,保持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一般而言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整合的个别感觉,但并非是感觉信息的单一总和,有时需要根据经验来解释感觉提供的信息.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知觉可分为空间、时间和运动知觉.

1 研究意义

1.1 学术价值

知觉是通过机体感官系统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而形成的活动过程.在外界事物的刺激基础上,将信息储存于头脑内,并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当前事物的属性.知觉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进一步发展的.生活中不仅要感知外界事物的形状、颜色,还要知道事物的距离、深度及时空位置.

1.2 应用价值

知觉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也是我们认识主客观世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必备机能.提高运动知觉能力是人类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竞技水平的需要.

本文的研究旨在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内容,促进大学生这一时期运动知觉能力发展和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对提高机体的反应能力和反应的准确性,对时间和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阅国内外有关运动感知觉和运动心理学相关的文献期刊.同时,参阅了普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理学等与本研究相关书籍.

2.2 专家访谈法

对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访谈,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知识及对实验指标的确定、实验的过程等进行探讨,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本实验的操作内容和实验方法.

2.3 实验法

2.3.1 实验对象

赤峰学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一年级后半学期和三年级后半学期学生,共160人.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为随机抽取不同专项,非体育专业为随机抽取不同院系,一年级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80,三年级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80人.

2.3.2 测试指标

对所选择实验对象进行四个运动知觉指标进行测试,分别为综合知觉、深度知觉、动觉方位知觉和时间知觉.

2.3.3 实验仪器

用1m长的直尺来测量综合知觉;使用北京心灵方舟公司研制开发的ps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V1.0测被试者的时间知觉;北大青鸟BD—Ⅱ—104A深度知觉仪测量深度知觉;北大青鸟BD—Ⅱ—301动觉方位辨别仪测试肘关节动觉方位知觉.

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原始数据由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0储存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其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5 逻辑分析法

对文献资料、实验所涉及的因素指标、以及实验所得的数据运用归纳、演绎、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比较及原因分析

3.1.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比较

表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对比检验表

从表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综合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及时间知觉能力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1.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分析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并根据个体经验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依赖于作用于感官刺激事物的特性,同时也依赖于感知的主体.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声、光、色及时空位置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幅度范围,光的波长,声音的频率及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人体对刺激事物有阈限,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适宜刺激是300-800mn,人所能感知的最大听阈范围在1000-300Hz,听阈越低听觉越敏感.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信息.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自身所学专业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既有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共性方面在进入大学之前,都要学习文化课,特性方面要兼顾专业课的训练.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对于时空位置的的感知已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经过长期训练后,本体感受性的提高和运动技能巩固化和自动化的形成,本体感受器能够感知运动中肌肉、肌腱及关节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进行分析创造条件.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不仅是本体感受器机能水平提高,而且能使大脑对肌肉运动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判断更为精确.从生理的本质上看,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其形成并非是单一的条件反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参与活动的中枢既有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还有思维、理解、内脏活动中枢.运动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肌肉、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性传入的冲动极为重要,反复训练引起的条件刺激强化,导致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最终运动技能形成.在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的阶段,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脱意识的情境下完成动作.人类运动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变异性,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人体对于内外的感知可以通过随机应变性的途径实现,能够保证技能的迁移.体育专业在运动参与的时间、运动参与的种类及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所不能相比的,这也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综合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实验性活动的准备和期待,在一般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影响到了运动知觉过程和结果.

3.1.2.1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知觉差异原因分析

综合知觉是机体对外界运动的物体和机体自身运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对外界运动物体的视觉信息追踪,对外界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空间位置的判断,也包括对自身运动的速度和空间方位知觉;主要是通过对肌肉活动的本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相互作用协调控制来实现的,综合知觉主要是由视觉分析器、运动分析器等多个分析器共同参与协同活动的结果.本文采用的综合知觉的测试是被试者手拿1m直尺,用优势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直尺下端30cm标志处,手臂自然伸直,使直尺垂直于地面.被试眼睛注视直尺80cm标志处,主动松开手指,让直尺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在直尺下落到80cm标志处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捏住标志处.这一测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视觉提供了预先的信息,使人的动作控制系统在直尺下落到达标志位置使前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准备,以便能够捏准目标点.综合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范例非常多,如在接他人抛过来的物体时,首先要通过视觉分析物体的形状,出手点,分析物体运动中的时空位置及速度,判断大致落点,然后支配躯体运动,接住物体;再如,过马路时,先要看左右行驶的车辆距离、速度,相应变化自身的速度位置,顺利通过.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此方面的练习比较多,如篮球、排球的传接球练习,是通过视觉对外界信息进行追踪,包括队员的位置、距离,对球的传出速度角度进行时空判断,对自体的时空位置进行确定,再通过本体感觉及各中枢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来调控动作的完成.再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预判球的速度、位置、落点等一系列连续的动态过程.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与之相比,其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本体感觉的精确程度不够,运动技能等身体活动迁移不够完善.

3.1.2.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深度知觉能力差异原因分析

深度知觉是指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也叫距离知觉.它是人们判断外部客体和自身动作的距离长短关系的直接反映.知觉深度需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在视觉上,这些线索可以分为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深度知觉是人视觉系统的重要机能.人体对外界事物形状的感知属于二维空间的知觉,而深度知觉不仅从二维空间上感知,还涉及到三维空间,如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深度知觉的感知主要有三条线索,分别为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肌肉线索也是深度知觉的生理线索,当人体观看物体时,因距离的远近不同,视觉器官进行调节,表现为眼球晶状体凸度的改变,,在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当看远物体或物体远离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小,其调节过程是靠辅助肌肉来完成的,辅助肌肉发放的神经冲动,为物体的远近距离提供了信息来源.人体所能感觉到的外界事物的图像清晰程度,要靠双眼的辐合,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地像,近物体辐合角度大,远物体辐合角度小,人体根据辐合的大小判断物体的距离.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深度知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是在运动训练、比赛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个体要对场内外环境及自身时空位置进行精确把握,以保证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和比赛的成绩.在篮球和足球运动中,队员不仅要注意对方队员的位置状态、队友的位置状态,还要从整体上配合整队的战术执行,而整个过程又是在动态情形下进行的,要在瞬间对整体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反应.长时间的运动训练,积累下了丰富的个体经验,个体经验对于运动知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个体经验的获得与不断参加的身体实践活动是分不分开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校正,形成准确的知觉能力.运动技能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要求稳定的深度知觉认知能力,运动训练又能促使深度知觉能力的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除个人爱好外,参加专业训练的时间上是不能保证的,虽然有大学公共体育必修课,但对于运动技能要求比较低,无论从锻炼和训练时间上,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深度知觉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3.1.2.3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觉方位知觉能力差异原因分析

动觉方位知觉是指自我辨认身体姿态和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肌肉收缩强度等)的内部感觉.方位知觉是对外界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关系及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本文以肘关节的动觉方位知觉为研究指标,是一种本体感觉的测试.肌肉中的本体运动感受器是由肌肉细胞的收缩或伸展所激起的,肌腱和韧带中的本体运动感受器活动是由肌肉收缩时引起的肌肉拉长或活动所激起的,这些不断的得到外界的刺激,可以使人在没有视觉的条件下感知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位置,来控制自身动作的方向和确定自身的位置.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动觉方位知觉能力比较呈显著性差异.方位知觉与视觉、触觉、前庭觉密不可分.视觉方位要依靠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投影来确定,还要依靠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测试中,被试者的研究被遮住,无法以外界物体为参照物判断方位角度,机体本身方位的判断依靠本体感觉.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即要求动作的幅度和力度,还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对于单一动作和连贯性动作需要多次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多次的练习中,本体感觉精确度得到提高,更为准确和精细.如在乒乓球运动中,正手攻球需要锁住肩关节,并保持肘关节在一定的外展和内收的角度,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达到动作动力定型,在正规的比赛场合,只要达到正手击球的位置,无论球的速度多快,都能保持固定姿势进行回击.在一些身体对抗项目中即使遇到对方的阻击防守,在进攻时还能保持接近于练习时的固定姿势.因此,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动觉方位知觉能力要强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

3.1.2.4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知觉差异原因分析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事物以内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种感知时间的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觉.人能够对时间进行分辨、确认、估量和预测.时间知觉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时间知觉的需要通过媒介间接地进行,只有在事件之后才能进行估计,根据事物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估计时间是时间知觉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听觉判断时间的精确性要好于触觉和视觉,在一定的时间内事件的数量、性质、主体的兴趣和情绪也会影响到时间知觉,事情越多越复杂或非常感兴趣往往事件被低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训练中,使得其在时间的感知和判断上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在综合知觉、深度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肘关节动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4.2 建议

运动知觉能力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体育教师在公共体育课和专业体育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161.

〔2〕张静,王树明.运动知觉学习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7).

〔3〕关涛.不同运动强度下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朱喜梅.长春市小学生运动知觉特点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蒋吉.周期与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运动知觉能力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161.

〔7〕王光,张秀萍.对高原地区运动前后感知觉变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7(1):43-44.

G807

A

1673-260X(2012)07-0092-03

猜你喜欢
物体显著性运动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不正经运动范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