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关系

2012-10-26 07:43郑州市教育局实验装备管理中心刘艳莉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外交留学生数学

郑州市教育局 实验装备管理中心 刘艳莉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关系

郑州市教育局 实验装备管理中心 刘艳莉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代替了中国落后的教育制度,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宗教礼俗、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留学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西方现代科学的各个门类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时,他们在科学、教育、外交、文艺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奠基者

留学生回国后,把西方现代科学的各门学科整体、全面地植入中国,打破了数千年来经、史、子、集等独占学坛的局面。他们不仅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介绍到了中国,而且身为之倡,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同时,留学生作为这些新兴学科的创始人和早期的学术骨干,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

1.地质学。地质学是较早移入中国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奠基人有章鸿钊(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翁文灏(比利时罗汶大学理学博士)、李四光(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务司下设地质科,由章鸿钊担任科长。1913年,丁文江创办地质研究所,并任所长。丁文江聘请翁文灏为专任讲师,培养了叶良辅、谢家荣、朱庭祜、李学清、王竹泉、谭锡畴等一批地质学人才。1918年,北京大学首先设立地质系,留美学生可杰任第一任系主任,李四光应聘担任该系副教授、教授。1922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选举章鸿钊担任会长,翁文灏、李四光为副会长。

2.近现代数学。在中国系统深入地研究近现代数学的人,最早也是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后,创办数学研究机构和刊物,培养数学人才,逐步形成了中国数学研究的骨干队伍。在留学生中,最早学习数学的当推冯祖荀(留日)、胡明复(留美)、姜立夫(留美)等。其中,胡明复和姜立夫在美国获数学博士学位。胡明复、姜立夫回国后,分别在上海大同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创立数学系。之后,陈建功(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华罗庚(英国剑桥大学)、许宝(伦敦大学哲学博士)、陈省身(德国汉堡大学科学博士)、江泽涵(留美)、吴文俊(留法)等一批留学生相继回国。他们通过教学和科研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使中国数学研究队伍迅速扩大,而且自身也成为中国近现代数学领域中最杰出的人才。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现代数学研究开始成熟,有些科研成果已被列入世界先进行列。

3.社会科学。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各门学科移植到中国来的,最早还是留学生。以哲学为例,留学生将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介绍到中国:胡适宣扬杜威的实验主义,张君劢、张东荪宣传德国柏格森学说,陈大齐、冯友兰、金岳霖等人宣传新实在论等。在输入西方哲学思潮时,西方哲学这种严密的思维方法也随之引入,并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是以留学生为媒介进行的。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基本上是一批留日学生。随后,留法、留苏学生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1947年12月的调查显示,全国144名社会学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中,有10名美国人,其余134名中国教师中,有107名是留学生出身。

二、留学生是近代中国收回主权外交活动的主持者

西方国家惯常把外交、军事独立起来,称其为职业外交官和职业军人。他们较少受政府内阁更迭影响,以保持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事实上,清末留美学生回国后,很快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清末的100名留美学生中,从事外交行政工作的有24名,其中,领事、代办以上外交官12人,外交次长、公使2人,外交总长1人,内阁总理1人。到民国时期,留学生出身的外交官成为外交队伍的主体,在外交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留学生出身的外交家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他们大多具有爱心,在外交工作中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收回部分主权作了很大努力。唐绍仪、梁敦彦、顾维钧、颜惠庆便是他们中的佼佼者。1904年,唐绍仪担任驻英公使,赴印度加尔各答和英方代表就《拉萨条约》进行谈判,谈判中,唐绍仪坚持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迫使英国政府作出“让步”,部分地挽回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宣布成立内阁,梁敦彦出任外务大臣,留学生出身的外交官第一次成为外交最高主官;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据理力争,驳斥日本代表的无理要求,获得各方面广泛的同情和赞扬;1920年8月,颜惠庆出任外交总长后,首先取消对帝俄之承认,停止对帝俄支付庚子赔款,同时派人接收了天津、汉口和在华俄人的治外法权,苏维埃政府为此声明表示满意,并希望互派代表建立外交关系;1921年5月20日,颜惠庆主持签订中德复交条约,废止战前德国在华一切特权,并以巨款赔偿我国参战损失,这是民国以来我国第一次签订平等条约;同年7月,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提出关税自主、交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等8项要求,3位留学生出身的外交官在会上义正词严,据理力争,在会下则进行广泛交往折冲,争得不少同情,孤立了日本。

三、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传播者

1.留学生是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主要传播者。清末和民国时期,具有较大的影响的教育思想有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实利主义教育思想、义务教育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等。这些西方教育思想大多以留学生为媒介传播到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军国主义教育的德国却败于实行平民主义教育的美国及协约国,军国主义教育已不适应世界潮流,因而提倡平民主义教育。最早在中国提出平民主义教育的是章太炎、李大钊等人。1910年,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创办《教育今语杂志》,他提出的办刊宗旨之一就是“提倡平民普及教育”。李大钊于1919年2月发表《劳动教育》一文,主张广泛设立劳工补习教育机关,给工人以知识教育。接着,胡适、蒋梦麟、晏阳初、傅葆琛等一批留美学生回国,也加入了鼓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行列。1919年9月的《教育杂志》刊登了数篇留美学生撰写的有关平民主义教育的文章。

2.留学生是新式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科举制度废除后,知识分子走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就业的选择趋于多元化。但是,由于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的生产力低下、产业不发达、科学文化事业落后,这在客观上又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就业选择范围。所以,留学生回国后,主要是从政或教书。尤其教育界,成为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

四、留学生是近代中国文学革命的发起者

1.留学生是新生词汇的发起者。新生词汇的引入,对中国的文章体裁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来,日本的汉字就是从中国汉字一笔一画学过去的。但是,当他们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以输入西方文化时,遇到难以表述的新事物、新思想就借用不同的汉字制造新语。如以“哲学”表“philosophy”、以“说明”表“explanation”、以“断交”表“rupture”等。再如“文学”一词就是日本人借用中国成语中的“文章博学”创造而来,意在代表英语中的“literature”,现在“文学”一词已融入中文。上述的新词汇虽然都是由汉字荟萃而成,却是非传统中国语言中所固有的。留日学生在翻译日文书籍的过程中,输入大量日本语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据学者研究,来自日语中的现代汉语词汇达800多个。如“一元论”、“二重奏”、“反革命”、“共产主义”等。这些现代汉语都是通过留日学生引入,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主要来源之一。

2.留学生是文学革命的发起者。如果说留日学生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生词汇,那么留美学生的贡献则是发起了文学革命。这场革命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1917年1月,胡适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这篇文章被称为“文学革命的第一次正式宣言书”;接着,陈独秀于同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出身不同国度的留学生,将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如写实主义、浪漫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使中国文坛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除以上几个领域外,留学生在中国近代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辛亥革命以来,在留学生当中,既出现了伟大的革命领袖,也出现了拥兵作乱的军阀;既产生了许多爱国的实业家,也产生了卖国求荣的汉奸。但是总的看来,绝大多数留学生是为祖国近代的事业而奉献了一生。

猜你喜欢
外交留学生数学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