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创作技巧探析

2012-10-26 07:42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崔伟伟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摄影者壮美风光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崔伟伟

风光摄影创作技巧探析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崔伟伟

风光摄影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摄影题材,它既包括自然风光,也包括经过人类建造或改造的景观,如埃及金字塔、三峡风光等。当然,有些风光摄影作品中也有人物,但人物不是风光摄影的重点,只是一种点缀和衬托。摄影者要想拍摄出一张成功的风光摄影作品,除了娴熟的摄影技能外,一些创作技巧也应当掌握。

一、摄影师应侧重表现风光摄影的形式美

风光摄影通常是表现大自然和景观的魅力,虽然有人文的因素,但主要表现的还是自然美和景观美。形式美是摄影师在拍摄时的重点,为了突出风光摄影的形式美,摄影师要善于捕捉大自然特殊的天气景象,如阴晴雨雾、日出日落、晨曦晚霞等;要寻找千姿百态的地理风貌,如黄山的云海、九寨沟的五彩湖等;要展现充满人文气息的景观,如苏州的园林、北京的长城等。除了这些,为使画面相互协调而又富有动感,摄影者还要仔细研究构图,选取大小比例适当的景物,剔除可有可无的东西,总之,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放到整个画面上来通盘考虑。因而,摄影师要选择适宜的天气、寻求最佳的角度、测量精确的色温及使用最合适的镜头,使被摄物体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使风光摄影的形式美达到巅峰,欣赏者也可以从风光摄影的形式美中获取愉悦、快乐的视觉感受。如安塞尔·亚当斯的代表作《月升》,照片中山脚下的村庄旁是一片静静的墓地,墓地前的十字架闪着白光。远处,虽然落日的余晖还未消退,但明亮的圆月已冉冉升起,整个画面美丽又充满诡异,形式感非常强。当时,亚当斯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景象,根据拍摄经验选择了最佳的镜头,后期洗照片也费了很大的工夫,这才造就了这一传世名作。

二、摄影师的拍摄内容要注重优美和壮美

1.优美。优美的主要特点是素雅、细腻、精致、舒缓、清丽等等,是一种静态的柔性美。如“小桥流水人家”、“清风竹林绿苔”、“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是优美。线条委婉、柔和,给人的感觉是平缓、轻松、闲时、宁静、愉悦,避免强烈的视觉刺激,形成和谐、宁静的审美满足感。如郎静山老先生的《柳荫轻舟》,洒满朵朵白云的湖面上,一叶扁舟飘然其上,轻盈的摇船女缓缓摆桨,近处柳丝微微摆动,画面清透美丽,让人联想到江南小镇,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享受。

2.壮美。与优美相对应的是壮美,它是一种动态的粗犷美,特点是激烈、冲突、狂野、豪放、富有张力等。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都是壮美。在画面处理上追求强烈的反差,线条跌宕起伏,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被画面中的形象震撼,接着转入反思,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受到鼓舞,是一个由痛感转化为快感的美学感受。如马克·门驰拍摄的《兰格尔山脉》,画面上是雄伟的山脉,大片的厚厚云彩漂浮在两座山峰之中,而距离欣赏者较近的山峰上有一个小点,再仔细一看是一个背着包的登山者。欣赏者可能会先被兰格尔山脉的雄伟所吸引,但当看到登山者时,会不禁感慨人类的渺小,也会为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无限力量而自豪。

三、摄影师要对自然美和景观美进行艺术再创造

充满魅力、令人陶醉的大自然和景观,使摄影师身临其境时会感觉眼睛不够用,但是真正出现在照片上的风景却并不一定能比上或超过现实中的风景。因此,摄影师需要对自然美和景观美进行艺术再创造。首先,就摄影器材本身而言,不同镜头和多种多样配件的奇妙组合会使同一风景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如广角镜头能增强景物间的纵深感;而长焦镜头则能压缩景物间的纵深感;加入红色滤色镜会使艳阳天拍出夜景般的效果,还能使没有雾气的晴天产生朦胧的远景……摄影器材的不同组合大大提高了照片表现自然和景观的能力,摄影者可充分利用这些器材美化现实世界的事物,增强表现力。其次,人具有主观思想感情,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情趣爱好、审美素养和审美意识。面对同一事物,有的认为美,有的觉得不美,有的觉得整体美部分不美等等。因此,摄影师在拍摄风光片时可对现实世界进行取舍,同时摄影师将自己的情趣爱好、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融入摄影作品当中,所拍摄完成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表现现实世界的风光,也表达了自己的审美倾向,所以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其实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艺术再创造。如克里斯丁的《荷叶与浮木》,摄影者在面对蓝天白云荷塘时,并没有选择美丽的荷花作为主体,而是把荷塘中的浮木和荷叶作为主体,这就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了艺术选择的结果。

四、摄影师要在摄影画面中借景抒情

风光摄影是自然美和景观美的艺术再创造,其中必定蕴含了摄影师的思想感情。摄影师看见充满魅力的风光,激发了埋藏内心的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创造冲动。这种感情可能是颂今怀古的,可能是被风光形式美吸引的,也可能是美景引发的其他联想等等。这时摄影师可以通过构图、用光等摄影语言拍摄自然风光,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当中。只有摄影师不拘泥于镜头前的景象,借景抒情,才能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摄影前辈袁毅平路过天安门时,看到勾着金边的彩霞布满了大半个天空,红彤彤的太阳在庄严肃穆的天安门的东方冉冉升起,抑制不住心头的激荡,产生创作冲动,按下快门,成就了影坛名作《东方红》。在这幅作品中,摄影师借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太阳从天安门的东方升起,代表着新中国的诞生,表达了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的激动心情。太阳在红色的朝霞中冉冉升起,则表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灿烂辉煌。整个画面含义丰富,借景抒情,情和景完美融合,才使这幅作品成为了传世佳作。

猜你喜欢
摄影者壮美风光
壮美广西
风光新580
冬日黄昏
风光如画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壮美的城市景观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