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排架技术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2-10-26 07:4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李朝锋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政法大学数据表字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图书馆 李朝锋

模拟排架技术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图书馆 李朝锋

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服务、保障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馆藏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馆藏信息资源总量的激增,有效保障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馆藏信息资源总量的激增,特别是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激增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也影响到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本文,笔者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排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模拟排架技术设计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对模拟排架技术的系统原理进行阐述。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排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合理分配图书架位。无法准确合理分配架位,容易造成重复倒架,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在日常图书排架管理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在排序上架读者归还图书时,某些书架的图书非常拥挤,而另外一些书架则非常宽松;当图书非常拥挤的书架不能再放置新归还的图书时,一般会顺序将图书倒架至较宽松的位置,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原来非常拥挤的书架上的图书变得非常宽松,而原来非常宽松的书架上的图书又变得非常拥挤。

2.无法合理预留新书架位。无法合理预留新书架位,增加了新书排序上架的工作量。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预留新书架位时,一般是凭经验预估某个索书号区间需要预留多少架位,而这个预估的数据与实际购书数据出入较大。当一批新购图书需要排序上架现有书架时,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倒架工作以腾出足够的书架空间放置新购图书。

3.无法进行图书精确定位。无法对图书精确定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服务效率。为便于读者查阅图书,当前高校图书馆图书是按照制定的排列规则放置于书架对应位置,读者查找图书时参考这个规则可以以较快的速度找到对应图书,但在参考这个规则完成图书查找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二、模拟排架技术的系统原理

模拟排架技术又称虚拟排架,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技术方案。它能根据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的基础图书数据,依据指定的计算模式和设定的计算条件,完成合理分配图书架位、合理预留新书架位及图书定位功能。不同的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图书排架规则不同,由此而制定的计算模式亦不同。下文,笔者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图书排架规则(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的图书排架规则)为例,对模拟排架技术的系统原理进行分析。

1.图书索书号组成。图书索书号由分类号和种次号组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采用我国图书馆和情报部门使用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分类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以此确定图书分类号。图书种次号的制定规则:按照同类图书到馆的前后顺序进行数字递增式分配(针对种次号后的辅助标识的分配,如同一图书的不同版本、同一图书的不同版次、多卷书或一书的补编等情况,亦制定了相应的规则)。

2.图书数据组成。模拟排架技术所需使用的基础图书数据包括一册图书的条码号、索书号、厚度、出版时间、馆藏地点。基于模拟排架技术的数据格式要求,应建立2个数据表存储图书数据,即图书基础数据表和图书索书号拆分数据表。

(1)图书基础数据表。图书基础数据表包括条码、馆藏地点、出版时间厚度、索书号、图书架位标识共6个字段。条码字段用于标识图书的唯一性,馆藏地点字段用于标识图书的所在书库,出版时间字段用于标识图书的具体出版时间,厚度字段用于标识该条码号图书的厚度,索书号字段与图书索书号拆分数据表里的索书号字段关联,图书位置用于存储、显示模拟排架结果数据。

(2)图书索书号拆分数据表。图书索书号拆分数据表包括索书号、分类号、种次号TQ、种次号TT、种次号TH、图书条码共6个字段。索书号字段用于存储每一类图书的索书号数据,分类号字段用于存储索书号拆分后的种次号数据,种次号TQ用于存储索书号拆分后种次号中第一个非数字符号前的数字部分(如果种次号中无非数字符号则存储该种次号),种次号TT用于存储索书号拆分后种次号中的第一个非数字符号(如果种次号中无非数字符号则该字段为null),种次号TH用于存储索书号拆分后种次号中的第一个非数字符号后的数据(如果种次号中无非数字符号则该字段为null),图书条码用于标识图书馆中图书的序列号。

3.计算模式。计算模式即制定的图书索书号排序规则。根据存储图书数据的表结构特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采用的计算模式为“order by Classification Number,Mirror Number Of Class TQ,Mirror Number Of ClassTT,Mirror Number Of Class TH,BarCode”,即排序字段优先级为:分类号>种次号TQ>种次号TT>种次号TH>图书条码。模拟排架系统在依据图书索书号对图书进行排序时,采用图书索书号拆分数据表中的数据。首先,比较图书分类号字段数据,遵循大小比较规则,采用字符对位比较法;如果分类号相同,则比较种次号TQ字段数据,遵循大小比较规则,采用数值大小;如果种次号TQ相同,则比较种次号TT字段数据,遵循大小比较规则,按照字符ASCII编码顺序;如果种次号TT相同,则比较种次号TH字段数据,遵循大小比较规则,采用数值大小比较法;如果种次号TH相同,则比较图书条码字段数据,遵循大小比较规则,采用字符对位比较法。

4.模拟排架技术业务流程(图1)。

图 1 模拟排架技术业务流程

三、模拟排架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1.挖掘可利用藏书空间。在当前的图书管理模式下,可以计算馆藏图书总量及每个书库的藏书量,据此可以估算已使用藏书空间和未利用藏书空间。但是,由于没有每册图书的厚度数据,无法实现模拟排架,无法做到数据的精确计算,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物图书管理决策的可靠性。模拟排架技术可以利用已设计算模式精确计算图书厚度和图书馆已用、未用藏书空间,充分挖掘可利用藏书空间,在馆藏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实现了馆藏资源总量最大化,为图书馆制定图书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提升决策的可靠性。

2.合理分配图书架位。针对目前图书管理过程中无法合理分配图书架位的问题,模拟排架技术给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如根据一个书库的图书数据,模拟排架技术可以实现书库图书的模拟排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模拟数据对书库图书的架位进行有效整理,对每一册图书的位置进行系统标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倒架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

3.合理预留新书架位。针对目前图书管理过程中无法合理预留新书架位的问题,模拟排架技术可以根据图书馆以往的购书数据计算购书规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购书规律制定较合理的新书架位预留方案。基于这种新书架位预留方案,在日后新购图书的排序上架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图书倒架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4.开展图书定位服务。在完成图书架位标记工作后,即可基于模拟排架技术开展图书定位服务。读者通过图书馆OPAC系统查阅到需要的图书资料后,可根据图书条码号使用模拟排架系统查找图书的具体位置标记,之后即可根据该位置标记迅速找到对应图书。读者归还图书时,亦可根据该位置标记直接将图书归位于对应书架。

综上,模拟排架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藏书空间挖掘、图书架位合理分配、新书架位合理预留及图书定位服务4个方面。模拟排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高校图书馆决策的可靠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信息服务工作,还进一步提高了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为读者节省了宝贵时间。同时,该技术使读者有机会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与认同感。

猜你喜欢
政法大学数据表字段
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外包数据质量控制分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引注体例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表
sin
Destiny
基于列控工程数据表建立线路拓扑关系的研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单玉华教授
CNMARC304字段和314字段责任附注方式解析
图表
无正题名文献著录方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