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可靠性管理方法探讨

2012-10-26 07:53焦作演马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王道锋
河南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户籍供应可靠性

焦作演马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王道锋 康 浩

企业设备可靠性管理方法探讨

焦作演马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王道锋 康 浩

设备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决定了设备能否连续稳定运行以产生效益,故对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预防检修、跟踪管理,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方法,已成为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迫切需求。设备可靠性管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备固有可靠性管理,包括从设计、制造、安装直到试运转整个过程;另一种是设备使用可靠性管理,指设备成功投入运行以后阶段的管理,这也是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阶段。本文,笔者从以上两方面对目前企业的设备可靠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企业设备固有可靠性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1.入库前的购进设备管理。

(1)现状分析。

①新购设备不能按计划如期购进。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买不到同型号设备,比如有些电气设备产品更新速度较快,相同型号的零件市场稀缺。二是采购人员在拿到设备材料计划后,认为编制日期离使用日期时间较长,故拖而不买;在使用日期临近购买时,由于没有提前了解设备市场信息,故买不到所需设备,或者是在需要日期临近时采购人员已经将久拖的采购计划工作忘记。三是采购人员对所需设备主观认为是生产辅助设备,故拖延不办,直到采购计划足够多或者使用单位催促时才办理,于是造成购进速度缓慢。

②新购设备质量达不到标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采购人员工作业务能力差,不具备一定的设备采购鉴别能力。二是采购人员与相关方存在利益纠葛,把关不严,致使新购设备质量下降。

(2)改进措施。针对入库前购进设备的管理工作现状,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①建立健全设备采购管理机制,并纳入内部市场考核机制。通过内部市场考核机制激发供应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提前了解、核实材料计划和设备市场信息,做好采购新设备的准备工作,保证新购设备的及时购进。通过内部市场培训考核机制,提高采购人员鉴别设备质量的基本技能,把好新购设备的质量关。

②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申报、供应部门之间的合作监督机制,把好新购设备的质量关。设备使用部门提供设备运行状况及购买新设备的书面原因;申报部门应对新购设备性能、材料、尺寸结构进行书面说明;供应部门按照使用、申报部门书面要求进行采购供应,若供应部门有异议,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核实、确认后,再进行采购。采购员完成新设备采购后,应联系申报、使用部门负责人对新购设备进行质量验收,严把最后一道质量关。

2.入库后的设备管理。

(1)现状分析。设备入库后存在三方面的管理风险。一是设备存放位置不合理。例如,检修领用设备时,领料员不能快速地找到设备存放位置,从而影响了设备投运时间。二是供应部门人员管理问题。例如,夜间抢修需领用设备时,供应部门值班人员态度恶劣,不配合领用部门的工作,致使延长设备投运时间。三是供应部门没有对设备库存量进行核对,存在设备库存不足的风险。例如,检修急需领用设备时,仓库没有备件。

(2)改进措施。针对入库后的设备管理现状,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①供应部门实行设备入库“四号定位”标准化管理。“四号定位”即定仓库号、定货架号、定第几层第几排号、定货号,其机制优点是可以使供应部门的值班人员立即找到领料人所需的设备。

②建立健全供应部门值班管理制度,并纳入内部市场考核机制。如有反映并经公司确认供应部门值班人员夜间不配合领用部门工作的,一律按考核制度严肃处理。

③建立健全供应部门设备库存管理制度,并纳入内部市场考核机制。按照该制度定时检查、核实库存量,并与使用、申报单位及时联系,保证仓库备件的库存。

3.出库后的设备安装管理。

(1)现状分析。

①设备安装质量不高。例如,设备安装人员只凭经验,没有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虽然设备试运成功,但是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可靠性差。

②设备安装验收不严格。例如,公司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已安装好的设备时,验收人员“走马观花”,仅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具体地对设备进行验收。

(2)改进措施。针对出库后的设备安装管理现状,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①严格执行内部设备安装交底工作程序。安装新设备之前,维修部门负责人应对参加施工的每位工作人员作具体安装说明和交底。

②严格按照设备验收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验收人员进行奖惩。如已验收设备在规定考核时间内出现故障,则按规定对验收人进行处罚。

③选择专业技术人员验收设备。应选派懂技术、负责任的专业人员对已安装好的设备进行验收。

④建立设备户籍式跟踪档案,记录设备初始信息。

二、设备使用可靠性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1.设备户籍式跟踪管理。

(1)现状分析。建立设备户籍式跟踪管理是做好设备预防维检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前,设备户籍式跟踪管理没有被有关设备管理部门纳入标准化管理机制,经常会发生设备户籍信息失真、记录不全、没有及时更新等情况,造成设备运行评价报告不准确。如设备型号、技术参数出错,操作规程、检修规程、运行分析、检修记录不完善,致使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工作非常被动。

(2)改进措施。

①建立完善设备户籍式跟踪管理机制,并实行标准化管理。要管理好已投运的设备,首先要熟悉它,这就要求了解其结构性能并建立设备基本档案;其次要控制它,这就要求有操作标准和检修标准,于是管理者编制了运行、检修规程;最后是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动态跟踪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经常进行分析总结,作出风险评价,提前预防检修。故管理者应结合实际工作,对所辖生产主辅设备建立户籍,并定期进行跟踪评价。

②修订、完善设备户籍信息。及时更新、完善户籍信息是户籍管理工作的基础。比如,对于更换的新设备、内部工作原理发生改变或操作方式发生改变的设备,要及时修订、补充、完善设备工作原理图与操作规程。另外,在检修完设备以后,还应及时修编检修规程,做好检修记录。

③设备户籍信息更新后,归档保存各类设备户籍基础资料。

④设备更新报废退出运行序列后,应将其及时消户。

2.预防维检管理工作。

(1)现状分析。预防维检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设备能否可靠地连续运行,它也是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终极手段。目前,许多企业在预防检修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所有生产设备自投入运行以后,设备的运行管理由使用部门负责,虽然进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但是仍然不足以巡查到设备存在的根本隐患。维修部门负责设备检修管理,虽然可以将已损坏的设备或使用单位报来的隐患提前检修好,并投入运行,但是检修工作却变得很被动。另有部分检修管理人员对预防检修管理工作理解片面,认为对设备定期保养就是预防性检修。还有一点是,设备相关部门缺乏创新精神,对易损设备听之任之,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降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最后一点是维修部门在易损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漏洞。

(2)改进措施。针对预防检修管理工作现状,把好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①制定设备隐患买卖制,纳入安全市场考核,实行正向激励。运行人员、检修人员或其他岗位人员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排查设备隐患,进行内部安全市场买卖,以鼓励员工积极主动消除设备隐患。

②提高预防检修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对检修管理人员外派学习,开拓思路,增强检修预防理论知识,并对内部检修员工进行培训。

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设备革新力度,延长设备稳定运行周期。通过对设备跟踪评价,暴露设备薄弱环节,针对需要革新的设备,制定相应改造方案,审批后投入资金革新设备。另外,通过相关制度的考核如科技市场奖罚条例,鼓励干部员工深入现场,解决设备运行中的技术难题,积极主动进行创新改造工作。这样做不但能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而且也用技术革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④完善备品备件管理工作。对检修换下的故障设备及时修理以作备用,在修理好后应贴上标签入库定置放置,对于不能修复的故障设备,应及时计划申报购买更新。

猜你喜欢
户籍供应可靠性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