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研究

2012-11-08 00:54
关键词:东南土家族大学

尹 波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重庆 涪陵 408100)

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研究

尹 波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重庆 涪陵 408100)

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探究学习风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提出转变学习风格并采用相应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学习风格;教学策略;土家族大学生

1 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

重庆市东南部(简称渝东南)的黔江、彭水、石柱、酉阳、秀山五个县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这几个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土家族[1],其中又以土家族居多。

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被视为是“现代教学的基础”[2]。Keefe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以及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和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

关于语言学习风格,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语言学习风格是认知心理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4]。语言学习风格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和信息处理方式[5]。语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二语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6]。

语言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学习风格倾向的不足或缺点后,改正原来的学习态度,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土家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八种语言风格特征入手(即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研究土家族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倾向性,然后,从学习管理和信息加工等方面研究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风格,最终找到影响土家族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从分析研究到综合研究。

2.1 样本

笔者从某师范院校2010级土家族民族班中来自渝东南地区的110名土家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工具

本调查中所采用的工具有三个:①是Barbara A.Soloman(2003年)设计的学习风格测量量表,②是高考时的英语成绩,③是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期末英语考试成绩。

在大一第二学期初,老师将学习英语风格测量量表发给土家族大学生要求在30分钟后统一收回。在被调查的110名学生中100名交回了调查量表,在处理量表时候先确定每个人的学习风格,然后再计算此种学习风格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得出下表。

3 测试结果

表1 学习风格的学生人数比

4 数据分析

表1是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人数比,通过分析表1以及对于土家族大学生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得出如下结果。

4.1 活跃型/沉思型

15%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活跃型。他们思维积极活跃,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能用试试看的心态鼓励自己去接触新事物;遇到新的学习内容时,善于和同学们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出结论和学习新知识,在学习小组遇到讨论难题的时候,他们通常能畅所欲言,挺身而出;这类同学性格比较外向,能比较迅速的结识新朋友,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这类同学往往不假思索,字迹潦草,应付老师,很少会深入思考。但是这类同学有敢想、敢闯、敢拼的精神,符合外语学习“需要勇气、大胆开口讲”的要求。

85%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沉思型。他们思维缜密,遇到事情会深思熟虑,在遇到新事物、新东西时,首先是进行深入思考,而不会急于下结论。遇到新的学习内容时,虽然进行了深入思考,但是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被老师提问到,也往往做出“Sorry,I don’t know”之类的回应。虽然他们的主意或者点子很不错,观点也十分正确。但是,在课堂上,这类土家族的同学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而不是发言者。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不肯轻易吐露心机,因此在大学入学时候往往很难交到朋友,经常独来独往。但是这类同学做事情细致认真,完成作业也一丝不苟,通常会认真思考,然后才会做题,态度认真。

4.2 直觉型/感悟型

90%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直觉型。他们做事爽快,讲求实际。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单词、短语、语法等内容的识记。但是容易忽略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对阅读理解中思想性、艺术性比较高且深刻的文章,分析起来有困难。做事情缺乏恒心和耐力。

10%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感悟型。这类同学比较自信,相信自己的感觉。做事情喜欢标新立异,善于创新,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事情。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喜欢思想和理论方面的知识,喜欢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感觉去学习,不会单纯听信老师的指导。

4.3 视觉型/言语型

95%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视觉型。他们对于画面和影响的刺激反应灵敏,他们善于捕捉图片中的细微差别。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喜欢通过看电影、视频等方式学习大学英语,不喜欢看只有文字没有图片的PPT;喜欢通过视觉手段记忆词汇、短语等英语知识,对于老师只有文字没有图画的板书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他们善于捕捉细节,任何对视觉的刺激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喜欢看外文电影和外国搞笑视频。

言语型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占了总数的5%。他们对听觉方面的信息敏感,更愿意接收言语指导而不是视觉信息。他们往往只是集中注意文字而忽略书中的插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类学生往往会仔细听老师的讲解,但是却忽略了黑板和PPT上的内容。

4.4 序列型/综合型

75%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序列型。他们能够明了事物的细节但是不明白其整体结构。学习知识时喜欢从细节入手,由细节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这类同学往往能够按部就班的学习具体的知识,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形成整体的认识。

25%的渝东南土家族大学生属于综合型。他们能够明了事物的整体但是却忽略细节。学习知识时喜欢从整体入手,由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这类同学总是先着眼于整体,对于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轮廓之后,才会具体到各种细节知识的学习上来。

5 原因分析和教学建议

针对土家族大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笔者认为在土家族民族班中应该采取如下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水平:

5.1 用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得知,仅有15%土家族大学生属于活跃型,而85%土家族大学生属于沉思型。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在民族班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大家都沉默寡言,课堂气氛会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这与渝东南土家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有关。在渝东南地区,土家族居住的主要形式是单一家族村落和亲族联合体村落,导致土家族大学生和外界事物和其他民族的人接触很少。这样他们在脱离村落,进入陌生环境以后便会产生陌生感,往往比较内向和羞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这些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逐渐改变他们过于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的性格。如头脑风暴,课堂讨论等活动都可以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

5.2 通过看英文电影来学习英语

土家族大学生喜欢视觉型和直觉型的信息。这与土家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关系。因此,土家族大学生侧重于直觉型和视觉型的信息,不喜欢书面文字和过分深入的感悟和思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播放英文原声电影深受土家族同学的欢迎,符合他们的英语学习需求。“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是成功学习该语言的必要条件”[7]。因此,建议在土家族民族班中多播放欧美经典原声电影,这样既可以提高大家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课堂内容。

5.3 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对于土家族大学生来说,细节和具体知识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是不善于总结知识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同学们进行概括段落大意、文章大意等相关内容的训练,还可以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相关的题目来训练。积极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大学英语整体认知,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大学英语的知识脉络结构。

6 结论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8]。渝东南地区土家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引导这些学生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自身的英语学习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无意识的学习,变成有意识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大学英语知识,乃至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谢江陵.渝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7):73.

[2] 谭顶良.论学习风格极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1994(3):46.

[3] Keefe,J.W.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M].Reston,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1-17.

[4] 张敏.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英语学习风格实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4):84-87.

[5] 刘全国,陈冠英.语言学习风格与外语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4):22-24.

[6] 樊淑玲.不同年级大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144.

[7] 刘君栓,李占辉.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3-157.

[8] 李技文,柏贵喜.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的实践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基于红烈和龙桥两个村寨的田野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38.

[责任编辑:李强]

G642

A

1671-6876(2012)02-0179-03

2012-05-25

尹波(1981-),男,山东潍坊人,教师,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东南土家族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土家族情歌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土家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