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大学生恋爱模式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2012-11-13 08:25罗平云彭桂芳
关键词:教养友谊显著性

罗平云,彭桂芳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教育学】

试探大学生恋爱模式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罗平云,彭桂芳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为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采用爱情态度量表LAS中文版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173名大学生的恋爱模式、家庭教养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恋爱模式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相关的,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大学生;恋爱模式;家庭教养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的综合体现。[1]

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许多研究将恋爱模式和家庭教养方式分开研究,但近来发现,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往往影响着他们的恋爱行为。我国多数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许多大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诸多不良后果。针对此,本文试图对大学生恋爱模式、家庭教养方式、大学生恋爱模式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上的不同对于大学生恋爱有何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广大高校学子和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取自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200人,有效问卷173份,回收率是86.5%。爱情态度量表是Hendrick,C.,&Hendrick,S根据John Alan Lee的爱情风格理论编制的测试表。[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瑞典Umea大学C.Perris等编制,在国内由岳冬梅(1993)修订,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浪漫、游戏、友谊、适用、占有、奉献以及混合型7种爱情风格。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

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团体问卷测验的方式,要求被试逐项填写,两份问卷一次完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

三、调查内容分析

1.大学生恋爱模式的基本情况

其一,大学生恋爱模式的总体情况。为直观观察大学生恋爱模式的总体分布情况,对173名被试7种恋爱模式的人数分布情况进行图形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恋爱模式人数分布图注:R1是浪漫式恋爱模式,R2是游戏式恋爱模式,R3是友谊式恋爱模式,R4是适用式恋爱模式,R5是占有式恋爱模式,R6是奉献式恋爱模式,混合型是指多于一个的分量表得分一样的恋爱模式。

由图1可见,总体上讲,大学生恋爱以适用式最为常见,然后依次是友谊式、奉献式、浪漫式、混合式、占有式,游戏式是最少的,仅占1.7%。

其二,不同类型大学生恋爱模式选择的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在7种恋爱模式上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恋爱模式比较(n)

表2 不同民族大学生恋爱模式比较(n)

表3 不同户籍大学生恋爱模式比较(n)

从表1可知,男生的恋爱模式人数总体分布依次是奉献式、浪漫式、友谊式、混合式、适用式、占有式、游戏式。女生的恋爱模式人数总体分布依次是适用式、友谊式、奉献式、浪漫式、混合式、占有式、游戏式。经卡方检验,适用式与友谊式两种模式的选择上,男生明显区别于女生(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7种恋爱模式上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知,汉族大学生恋爱模式以适用式最为常见,然后依次是友谊式、奉献式、浪漫式、混合式、占有式与游戏式。非汉族大学生的恋爱模式则以友谊式最常见,奉献式与适用式的人数也较多,混合式、浪漫式与占有式的人数较少。经卡方检验,汉族大学生在7种恋爱模式的选择上都与非汉族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在7种恋爱模式上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3。

从表3可知,在人数上,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恋爱模式人数最多的都是适用式,经卡方检验,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在友谊式(p<0.01)、适用式、占有式、奉献式、混合式恋爱模式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农村户籍的大学生比城镇户籍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友谊式恋爱,并且更多地考虑适用因素,而城镇大学生则更具有占有欲。

2.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

对173名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来源被试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各因子得分情况进行比较。

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

从表4可见,父母亲对男女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父亲对儿子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方面分数均高于女孩,母亲对女孩的情感温暖较多,而在对男孩的惩罚严厉上得分较高。

表5 不同民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

从表5可知,汉族大学生与非汉族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仅在父亲否认拒绝这一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6 不同来源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

从表6可知,城镇户籍大学生在父亲偏爱被试、母亲偏爱被试两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说明城镇大学生的父母比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更多地偏爱被试。

3.大学生恋爱模式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为了解大学生恋爱模式与家庭教养方式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所调查大学生在爱情态度量表前6种恋爱模式上的得分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

从表7可知,大学生浪漫恋爱模式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上Pearson相关系数大于母亲。大学生游戏恋爱模式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存在负相关(p<0.05)。大学生友谊恋爱模式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都存在负相关,与母亲偏爱被试因子则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大学生适用式恋爱模式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正相关(p<0.01),而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存在负相关(p<0.01)。占有模式仅与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存在正相关(p<0.05),而奉献模式则不与任何因子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为了解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恋爱模式两者的差异,对所调查大学生在爱情态度量表7种恋爱模式上的得分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M±SD)及方差分析(见表8-1、表8-2)。

表8-1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都与大学生恋爱模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与恋爱模式的差异比父亲情感温暖因子的差异更为显著。而表8-2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的因子,也与大学生恋爱模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差异显著性大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因子。

四、结论

1.总体上讲大学生的恋爱模式,以适用式最为常见,游戏式是最少的。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恋爱考虑了现实因素,并且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培养出深情厚谊,以相互了解作为恋爱的基础,具有高尚的恋爱品格。

2.在性别因素上,男大学生恋爱模式人数最多的是奉献式,女大学生恋爱模式人数最多的是适用式,经卡方检验,男女生在适用和友谊恋爱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受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依然比较重,在选择恋人时,希望找能够满足自己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因而女生在恋爱中比男生更多地考虑现实因素,并且比男生更多地从友谊中发展恋爱,这充分说明女大学生对于感情的态度比男生更为保守和现实。

3.不同民族大学生各种恋爱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人数上看,汉族大学生恋爱以适用式最常见,非汉族大学生则以友谊式最常见,这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从友谊中发展恋情。经卡方检验,汉族大学生7种恋爱模式的选择都与非汉族大学生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在恋爱这一行为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各方面的文化都存在差异,恋爱作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现出民族差异。

4.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在人数上最多的都是适用式恋爱模式。经卡方检验,两者在友谊式、适用式、占有式、奉献式恋爱模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户籍的大学生比城镇户籍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友谊式恋爱,并且更多地考虑适用因素,而城镇大学生则更具有占有欲。这可能也是由于农村大学生对于恋爱更为谨慎和保守,因此更多地在长时间的相处与了解中建立恋情,并且更多地考虑现实因素,考虑恋爱的实用性。

5.父母对男女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父亲对儿子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方面分数均高于女孩,母亲对女孩的情感温暖较多,而对男孩的惩罚严厉上得分较高。说明家长对男孩的的教养方式比女孩更严格。

6.汉族与非汉族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仅在父亲否认拒绝这一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家庭中男女地位以及角色的差异依然存在,父亲仍然以绝对权威否认子女,与汉族大学生的父亲有显著性差异。

表7 大学生LAS与EMBU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

表8-1 LAS与EMBU各因子(父亲)的描述性统计(M±SD)及方差分析结果

表8-2 LAS与EMBU各因子(母亲)的描述性统计(M±SD)及方差分析结果

7.城镇大学生的父母比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更多地偏爱被试,其他各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城市由于经济水平、物质条件都较好,城镇父母更能够满足子女要求,因而子女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偏爱。而在农村,父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与子女的交流也少,故子女相对较少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偏爱。

综上所述,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恋爱有着显著性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越积极,如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上得分越高,大学生恋爱的浪漫模式、友谊模式、适用模式水平越高,恋爱态度也越积极。

[1] 刘利,周世杰,楚艳民,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5).

[2] 杨洋,白艳晶,徐清刚.爱情态度量表(LAS)中文版在中国内地大学生中适用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3).

[3] 宋红梅,沈家宏,李保务,等.大学生双亲受教育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4(9).

1672-2035(2012)01-0128-04

G444

B

2011-11-20

罗平云(1986-),男,重庆丰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研究生。

彭桂芳(1989-),女,重庆云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 冯自变】

猜你喜欢
教养友谊显著性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友谊之路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教养方程式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