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2012-11-13 07:40何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耳廓失眠症耳穴

何明

(自贡市中医院,四川 643000)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并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单号为耳压组,双号为药物组。耳压组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0岁。药物组48例,其中男19例,女2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对失眠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耳压组

主穴取神门、心、肾、皮质下,口苦口干、多梦者配肝、胆;胃病者配胃、脾。探查耳穴找到敏感点后,常规乙醇消毒耳廓皮肤,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蚊式钳夹持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据病情准确贴于所选耳穴上,最好单侧贴压。嘱患者每日自行依次按压 3~5次,手法由轻到重自觉局部酸麻胀痛且能忍受为度,有热感效果更好,每次按压5 min,每3日更换一次,两耳交替。10次为1个疗程。

2.2 药物组

每日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2 mg,共治疗30 d。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国际统一睡眠率公式,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

痊愈 症状消失,睡眠率75%以上。

显效 症状缓解,睡眠率65%~74%。

有效 症状改善,睡眠率55%~64%。

无效 症状如前,睡眠率55%以下。

3.2 治疗结果

由表1可知,耳压组总有效率为95.8%,药物组为93.8%,两组比较,=0.3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治疗失眠症的总有效率相当。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症不仅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反复或长时间觉醒,总睡眠时间不足等症状,还包括对警觉性、精力、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的变化等日间功能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不寐主要是由于情志抑郁、思虑劳倦、惊恐、久病体虚以及饮食不节等原因,其中以忧思劳倦最为多见,病位在心,涉及肝、胆、脾、肾、胃,其功能异常则导致阴阳气血失调,阳盛阴衰,阳不入阴,阴阳不交等。人体这种睡眠觉醒的转换正是自然界阴阳变换的生理体现,一旦这种阴阳变换的机制被破坏则产生失眠的症状。

目前治疗失眠症主要有两种方法,即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本项研究中对照组单纯服用艾司唑仑。该药虽然显著延长了睡眠时间,但它影响了人体正常的睡眠结构,使患者产生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晕、便秘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因此常被限制使用。耳穴贴压则在非药物疗法中显示了其优越性,不仅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耳廓犹如倒置的胎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部位,由于耳穴与人体经络、脏腑、神经、神经体液的多途径和多层次的密切联系,故耳穴既能反应机体的多种疾病,又能通过刺激相应耳穴进行治疗。耳穴中神门有镇静作用,皮质下能清除大脑皮质的病理兴奋灶,心可宁心安神,肾能补肾安神,肝能疏肝理气、解郁除烦,胃可宽胸和胃,脾可健脾养血,诸穴合用,相得益彰,使人体气血充足,阴阳平衡,恢复了阴阳转换机制,失眠症自然得以改善。 收稿日期2011-09-17

猜你喜欢
耳廓失眠症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搓耳
——护肾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