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马齿苋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2012-11-14 09:34刘淑梅李梦阳阳建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采收期马齿苋槲皮素

刘淑梅 李梦阳 阳建军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马齿苋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刘淑梅 李梦阳 阳建军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马齿苋药材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90%乙醇—25%盐酸 (4∶1)为混合溶剂提取槲皮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齿苋中槲皮素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 ×250mm,5um);流动相:甲醇-0.2%磷酸 (46∶54);流速:1.0ml/min;柱温:32℃;检测波长:360nm。结果: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的马齿苋药材中槲皮素含量存在差异。结论: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对马齿苋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影响。

马齿苋;HPLC;槲皮素;加工方法;含量测定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全草,马齿苋为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应用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全草含甲基肾上腺素、香豆精、黄酮、强心苷等[1],有降血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2]。现代临床药理认为,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有效成分之一。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和木犀草素[3]。槲皮素具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近年研究表明,槲皮素在癌症防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4]。本文作者已在以往课题中研究了产地加工方法对马齿苋药材的质量存在影响[5],为了进一步探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本实验遂采用HPLC法测定马齿苋中黄酮类成分之一的槲皮素含量,为马齿苋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岛津LC28A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SPD26AV紫外-可见检测器。AUW220D型电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1.2 试药 槲皮素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0812200406,供含量测定用。马齿苋样品:采摘于郴州市附近郊区。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流动相采用色谱纯溶剂,水为乐百氏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色谱柱 (4.6mm×250mm,5u);甲醇:0.2%磷酸溶液 (46∶54)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20ul;流速:1.0mL/min;柱温:33℃。结果槲皮素峰与样品中其它成分峰能较好分离。理论塔板数以槲皮素计不低于3000。在此条件下,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色谱图见图1。

2.2 溶液配制

2.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120℃干燥4h的槲皮素对照品10.0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0.45um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对照品溶液,浓度为100.5ug/mL。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1g,精密称定,加入90%乙醇-25%盐酸 (4∶1)混合溶液20ml,85℃回流2h,放冷,用混合溶液补重,摇匀,滤过,用0.45u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图1 槲皮素对照品(A)和1号马齿苋药材样品(B)色谱图

2.3 线性关系考察 取对照品溶液0.2,0.5,1.0,1.3,1.5,2.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入甲醇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10uL进样分析,以槲皮素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对照品溶液浓度 (ug·mL)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槲皮素回归方程为:y=26334x+574.35,r=0.9999,槲皮素在0.02~0.20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2.4 精密度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进样量为20ul,测量槲皮素峰面积,计算其峰面积RSD=0.84% ,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测定6次,每次间隔2h,供试品中槲皮素峰面积的RSD为2.44%,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供试品中槲皮素含量计算RSD为2.04%,证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槲皮素含量的11号样品0.5g(9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0.0402mg/mL的槲皮素对照品溶液1.9,2.4,2.9mL(各3份),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和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6% ,RSD=1.76%,说明此方法稳定可靠。

2.8 样品测定 取不同来源的马齿苋药材各3份,按

2.2.2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中槲皮素含量测定结果 (n=3)

3 结果及讨论

3.1 含量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对马齿苋药材中槲皮素含量有影响,其中不同采收期以5月含量相对较低,6月和10月含量较高。加工方法样品中,烫后晒干和蒸后晒干几乎是阴干含量的6倍多、直接晒干的2倍。另外实验过程中也发现阴干样品和直接晒干的样品颜色发黑、质轻。由此可见,药材采收时间和产地加工方法对马齿苋中槲皮素含量都有影响。相比之下,产地加工方法的影响更明显。槲皮素是马齿苋药材诸多黄酮类成分之一,其含量尽管不能完全反映药材的质量,但从某种角度来说,采收期和加工方法会对马齿苋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药材质量。另外,马齿苋鲜药材肉嫩多汁,在放置过程中很容易腐烂变质。因此,需选择适宜时间进行采收,采收后更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原药材进行加工干燥处理,以免影响药材质量。

3.2 测定条件的确定 在色谱条件的考察过程中,发现流动相的pH值、柱温对色谱峰的峰形及分离度有较大影响。通过比较,最后确定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 (46∶54),柱温32℃,此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峰形及分离度较好,且基线稳定。

3.3 提取条件的确定 马齿苋药材目前没有明确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遂选取其有效成分之一的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作为考察指标,但通过实验预试,马齿苋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低,直接测定效果不好,因此本实验采取酸水解后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获得满意效果。并对水解条件进行了选择,考察了不同浓度的乙醇、甲醇以及提取时间和盐酸浓度及酸水解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用90%乙醇:25%盐酸(4:1)回流2h,马齿苋中槲皮素含量最高且峰形好,此方法可以用于控制马齿苋药材的质量。

[1]牛广财,朱丹.马齿苋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90.

[2]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54.

[3]姚佳琪,孟娜,宋少江等.马齿苋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12):751.

[4]崔山风.槲皮素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6,21(6):279-280.

[5]刘淑梅,孙济平,彭小冰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马齿苋质量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24.

R927.2

A

1007-8517(2012)22-0031-02

刘淑梅 (197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院内制剂研究与质量控制。E-mail:chenzhou129@sohu.com。

2012.10.10)

猜你喜欢
采收期马齿苋槲皮素
马齿苋煎饼
夏日野蔬马齿苋
早实核桃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变化动态研究
槲皮素金属配合物合成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鱼腥草活性成分槲皮素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HPLC法测定5个采收期香蕉、野蕉、皇帝蕉果皮中羽扇豆酮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马齿苋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