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继续出血1例报道

2012-11-20 05:21涂雪松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5期
关键词:颞叶动静脉头颅

涂雪松

1 病 历

患者,男,66 岁,因突发头痛、呕吐、神志不清0.5 h,于2012年3月20日16∶00入院。

患者于2012年3月20日15∶30无任何诱因突然感到剧烈头痛,随之呕吐,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10 min后呼之不应,尿便失禁,急送医院。入院后查体:血压175/84 mmHg,心率75次/min,神志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3.3 mm,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不高,疼痛刺激四肢屈曲,右侧病理征阳性;16∶00行首次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颞叶近似椭圆大面积高密度影,脑沟线状高密度影,中线结构移位(图1),诊断为左侧颞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降颅压、抗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并做脑血管造影前准备;17∶00复查头颅CT,并将其CT表现与前次检查相比,发现脑内血肿增加(图2);17∶30患者血压突然升高,达200/120 mm-Hg,呼吸急促,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紧急行床旁头颅CT检查示脑内出血再次增加,脑室铸型(图3),考虑脑疝形成,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可能呼吸心跳停止,决定放弃检查及手术,继续保守治疗,3月24日13∶00死亡。

图1 2012年4月20日16∶00头颅CT 表现

图2 2012年4月20日17∶00头颅CT 表现

图2 2012年4月20日17∶30头颅CT 表现

2 讨 论

(1)首次头颅CT 检查与发病的时间间隔(interval of onset to first CT,IOFC)是继续出血诊断的关键,“IOFC 越短,继续出血的查出率越高”。据两项统计,IOFC<1 h,继续出血查出率为26.1%,<6 h为83%,>6 h为1.4%,6~24 h为17%,>24 h 为0%。过长的IOFC 很可能延误诊断。本病例IOFC为0.5 h,因此,无误诊之可能。第二次头颅CT 扫描发现血总量较第1次扫描时增加,第3次扫描又发现血肿量比第2 次扫描时增加,说明,发生了继续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时间,多数认为,大多数在6 h内,少数在6~24 h,24 h后最少。本病例第二次头颅CT 扫描在发病后2 h,第三次在发病后3 h,说明,至少在发病后3 h时出血一直在进行;(2)脑出血后病情加重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继续出血,脑水肿,脑积水,脑室扩大等。许多研究表明,血肿扩大和血液破入脑室是预后不良的原因。Qureshi等认为,继续出血是脑出血后3 h内病情恶化的最主要原因。Kazui等的研究显示,继续出血使脑出血的病情加重5倍。Fujii认为,除继续出血外,脑出血后病情加重还应考虑出血部位的影响。本病例出血量大,发生继续出血,血液破入脑室,颅内压迅速增高,脑疝形成,导致预后不佳;(3)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也可以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CSH)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其次是动静脉畸形,但血液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本病例既有脑出血又有CSH,因此,病因未明确,需要进行诸如DSA、CTA、MIA 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诊断,为开展治疗打下基础。但因病情发展过快,丧失了检查及开展手术治疗的机会。

通过本病例,本研究体会到:对疑似脑出血或CSH 的病例,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头颅CT 检查,这不仅是诊断脑出血的需要,也是诊断脑继续出血的需要;在病情恶化前,安排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开展外科治疗,是挽救生命的最后机会;出血量大、发生继续出血、血液破入脑室,预后不佳。

猜你喜欢
颞叶动静脉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早期头颅成形术和神经学改善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嵇康·绝响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