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患者44例心电图表现临床分析

2012-11-21 02:28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心电图室天津300450郭明笛顾春英孙爱军权玉芬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扩张性时限心肌病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心电图室(天津300450) 郭明笛 顾春英 孙爱军 权玉芬

扩张性心肌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降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或进展性心力衰竭,同时往往合并心律失常,甚至可发生猝死[1]。本文主要回顾分析了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扩张性心肌病44例心电图资料,并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相关参数对比分析,以期探讨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扩张性心肌病44例为观察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均符合如下诊断及纳入标准:①患者胸部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②超声检查见患者左心室内径扩大,舒张内径在55mm以上,收缩末内径在35mm以上;左室射血分数在50%以下。③患者有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④排除病因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44例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9~74岁,平均55.3±6.2岁。根据年龄匹配原则随机抽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7~67岁,平均56.1±6.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44例患者与50例健康体检者均行静卧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走纸速度25mm/s,以10mm/mV幅度定标。检查结果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阅读。

3 观察指标 分析并总结44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特点,并与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参数如QRS时限、RV5振幅、异常Q波、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等比较。

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QRS时限等定量资料经SPSS15.0进行t检验,对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结 果

1 两组各心电图参数比较 观察组QRS时限明显较对照组增宽(P<0.05),RV5振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QRS异常切迹发生率、ST-T改变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44例患者心电图有异常Q波者10例(22.73%),较健康对照组中异常Q波者1例(2.0%)有显著性差异(χ2=9.73,P<0.01),见附表。

附表 两组各心电图参数比较

2 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特点 44例患者均存在ST-T改变,发生率为100%,其中ST段下移主见于V4、V5及V6导联,且多为水平型降低,T波呈倒置或为双向,以左侧胸导联多见。44例患者中心律失常者30例,占68.18%。心律失常患者中为1种心律失常者9例,为2种心律失常者18例,同时有3种及以上心律失常者3例。

讨 论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44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均有ST-T改变,发生率为100%。这提示我们ST-T改变是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的主要特点。扩张性心肌病ST-T改变主要与心肌细胞发生变性、纤维化等有关。ST-T改变意味着心脏复极的异常[2]。而扩张性心肌病心室肥大,心肌除极时间相对延长,进而可继发引起心室心肌细胞ST-T改变。同时心肌病心肌传导系统阻滞等也可使心肌细胞发生复极异常[3,4]。虽然ST-T改变在许多疾病中均可见到,对诊断扩张性心肌病缺乏特异性,但ST-T改变可作为诊断扩张性心肌病的必要条件。

在本研究中,44例患者中心律失常者30例,占68.18%。其中尤以同时合并2种心律失常者多见,占60.0%。由此看来,心律失常也是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的特点之一。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主要与病变累及心肌传导系统有关,再加上心脏扩大,传导系统可发生延伸过度或断裂,进而引发室内传导阻滞等异常心律[5]。

由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呈进行性降低,预后相对较差,故尽早、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除心脏超声、常规胸片、CT等检查外,心电图作为一个常规检测手段在扩张性心肌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从本研究对比观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心电图相关参数来看,患者QRS时限明显增宽(P<0.05),这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室扩大[6]提供了诊断信息。同时扩张性心肌病QRS异常切迹发生率、异常Q波率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这主要与心肌发生广泛纤维化、片状变性坏死而发生附壁血栓等有关[7]。

总之,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以QRS波群异常、STT改变为主要特点,心律失常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心电图无创、低廉,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

[1]Rao HB,Krishnaswami R,Kaladakolanu S,et al.Ventrieular dyssynchrony patterns in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with and without heart failure[J].Indian Pacing Electrophysid J,2010,10:115-12l.

[2]师军峰,袁祖贻.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03-1504.

[3]姚 笛.何立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验案1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l,9(4):512.

[4]李 洪,张 鑫,周利平,等.5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电图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625-626.

[5]徐 花,周高东,李 凯.28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626-627.

[6]罗显元,王俊峰,陈晓华.心衰伴左束支阻滞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功能关系-Ij[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5):351-353.

[7]王五一.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与临床意义探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1):92-93.

猜你喜欢
扩张性时限心肌病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平行时空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焦点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反时限过流保护模型优化与曲线交叉研究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