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祛风方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ECP及Th1/Th2细胞调节的影响

2012-11-21 12:29郑永平陈高飞关健缨
世界中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性皮炎亚群脾虚

郑永平 张 玲 陈高飞 关健缨

(中山市中医院皮肤科,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康欣路3号,52840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名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或异位性湿疹,或称内源性湿疹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学并无特应性皮炎病名,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态特征,相当于中医学的“四弯风”“奶癣”等疾病的范畴。现代研究表明,AD患者常伴TIgE和EOS计数的异常升高,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9采用补脾祛风方治疗5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有效减少患者血清ECP及调节Th1/Th2细胞平衡状态,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101例均为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中山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18.3±7.7)岁,平均发病时间(17.3±6.4)个月,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20.5±6.7)岁,平均发病时间(18.5±4.7)个月。2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积分及各项检验指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特应性皮炎采用Williams[1]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属脾虚证。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并已知情本研究流程及目的,同意受试者。

排除标准:处于生育年龄有孕育要求者、孕妇或处于哺乳期的患者;合并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疾患;近2个月内服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近2周内外用过此类药品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1)治疗组:内服中药煎剂补脾袪风方(组成:党参 20g,黄芪 20g,白术 10g,炙甘草 10g,防风10g,白蒺藜15g,茯苓15g,蝉蜕10g)。皮疹鲜红或丘疹、水疱、渗液明显者,加苦参10g;皮肤干燥、粗糙、肥厚或呈苔藓样变者,加生地黄20g、川芎10g;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加地肤子15g;烦躁易怒或口舌生疮者加珍珠粉5g;便溏、大便不爽者加白术15g,白扁豆15g;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15g、郁李仁15g。2)对照组:西药氯雷他定片(国药准字H10970410),睡前温水送服,1次/日,10mg/次。3)治疗期间2组均给予中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复方当归薄荷膏(粤药制字Z20070602,成分为当归10%、白芷5%、薄荷脑10%、冬青油10%、凡士林65%)外用,3次/日,搽患处。

2.2 观察指标 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等。2)疗效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ECP及IFN-γ、IL-4计数。3)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2.3 检测方法 抽取2组AD患者组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采用ELISA法,最终以IFN-γ和IL-4的散点图表示Th1和Th2细胞;ECP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ECP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8.57,P<0.001);治疗组治疗后EC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5.22,P<0.001)。治疗组治疗后Th1明显增多,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Th1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治疗组治疗后Th2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87,P<0.001);且治疗组治疗后Th2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治疗组治疗后Th1/Th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07,P<0.001);且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01)。提示运用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 AD,可有效减少患者血清ECP及调节Th1/Th2细胞平衡状态,其效果较运用西药氯雷他定片更有效。

表1 AD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4 讨论

A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顽湿”范畴,其病因复杂。目前多数医家认为与脾、心、肝关系密切,湿、风、热、瘀为其主要表现,而脾虚湿盛贯穿该病始终[3]。AD患者多因脾胃虚弱,各邪乘虚而入,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故治疗上无论是湿热内蕴型还是脾虚湿盛证,均以健脾除湿法贯穿于各型之中[3]。针对脾虚型AD,我们采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防风、白蒺藜、茯苓、蝉蜕组成的补脾袪风方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AD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学异常直接相关,其遗传倾向明显,相关的主效功能基因最近已被鉴定[5]。AD患者常伴有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异常升高和Th2/Th1细胞亚群。失衡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EOS)和肥大细胞也在AD的发病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EOS在炎症过程中活化后脱颗粒而释放的最具毒性作用的生物活性蛋白介,是EOS激活和过敏性疾病病情活动的标志之一[6]。EOS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被各种因素激活,释放类脂质的递质、细胞因子、氧代谢产物、强碱性颗粒蛋白等,从而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近来研究[7]也发现升高的ECP水平反映了整个EOS池的活化状态,而在炎症反应部位聚集的EOS与升高的ECP水平有关,反映了皮肤的EOS的活化状态。因此,血清ECP水平被认为是一个更为有效而可靠的反映AD患者病情的指标。使用补脾袪风方治疗AD,可有效减少因EOS被激活所释放的ECP,减轻AD患者病情的发展。成熟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大亚群,其中以分泌INF-γ为特征的被之称为1型辅助性T细胞(Th1),另一型以分泌IL-4为特征的称为2型辅助性T细胞(Th2)。在正常人,CD4+细胞和CD8+细胞亚群、Th1细胞与Th2细胞型都保持着平衡状态。而AD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Th2细胞亚群占优势,Th1型细胞因子INF-γ和IL-12降低,表现为Th1/Th2细胞亚群失衡。AD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和外周血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亦存在同样的变化。此外,沈斌等[8]研究发现急性期A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IL-17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异常,与病情严重度明显相关,提示IL-17和Thl7细胞可能在AD发病中起作用。使用补脾袪风方治疗AD,可有效增加患者血中INF-γ,降低IL-4,恢复Th1/Th2细胞亚群平衡。

我们研究发现,在AD疾病发生初期患者血清ECP明显增高,而Th1/Th2则出现下降,通过补脾祛风方有效治疗后,患者的ECP及Th1/Th2随病情的好转而明显改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患者ECP可能与AD病情严重性存在成正相关性,而Th1/Th2亦可能存在负相关性,两者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由于本研究采用病证结合,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以及总结经验与探讨规律结合的方法,通过动态地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ECP、Th1/Th2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AD中医辨证论治和证候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许多方面未能进一步系统探讨其作用机制,尚期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1]Williams HC,Burney PGJ,Strachan D,et al.The U.K.working partys,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topic dermatitis 11.Observer variation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signs of signs of atopic dermatitis[J].BrJ Dermatol,1994,131:397-40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5.

[3]薛素琴,刘炽.中医诊疗特应性皮炎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医学,2011,17(7):975 -978.

[4]朱立宏,徐宜厚.从心脾论治小儿皮肤病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1,29(4):10 -11.

[5]Sun LD,Xiao FL,Li Y,et al.Genome - 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two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atopic dermatitis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J].Nat Genet,2011,43(7):690.

[6]Heil PM,Maurer D,Klein B,et al.Omalizumab therapy in atopic dermatitis:depletion of IgE does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course-arandomized,placebo - controlled and double blind pilot study[J].J Dtsch Dermatol Ges,2010,8:990 -998.

[7]Kato M,Yamada Y,Maruyama K,et al.Serum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and 27 cytokines/chemokine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ildhood asthma[J].I 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10,152:62 -66.

[8]沈斌,屠巧峰,冷建杭,等.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与白介素17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2):106 -109.

猜你喜欢
性皮炎亚群脾虚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痒,痒,痒——说说异位性皮炎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