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特色之我见

2012-11-22 01:53王干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花鸟花鸟画笔墨

王干

绘画是一种语言,是画家审美取向、自身修养以及艺术追求的深层体现,每一点笔墨都蕴含着画家的思考,无论是诗境还是梦幻,都离不开画家的主观营造。多年来,我在研习和创作花鸟画的同时,经常思考一些历史和文化层面的问题,主要在中国花鸟画(写意花鸟)的特色方面,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的理解是:中国花鸟画,包括写意花鸟和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充溢着写意性;工笔花鸟,写意性亦是其一贯的诉求。工笔画的意象性是东方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决定的,其最高境界是“传神写意”的境界。工笔画虽以严谨细致见长,注重绘画手段的装饰意味,多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但并非完全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写意花鸟的写意传神,以及气韵生动的内在要求,包括笔墨意识与文化内涵的审美价值,都显现出对写意性的追求。

一.中国花鸟画所表现的是画家的精神世界,是心灵化的艺术

我在多年的花鸟画创作过程中,深刻感觉到,花鸟画所表现的是画家的精神世界,是心灵化的艺术。要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受生活,用真心去感悟大自然,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探究物理,体悟自然的真谛。在感悟大自然的奥秘中,真心感受出别人没有感受到的物象,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

我自己就多次到云南、广西等地体验生活,写生采风,详细观察祖国南疆热带、亚热带雨林花木,以及地形地貌,深刻感觉到花木浓郁的地域性呈现出繁复、瑰丽和厚实的大自然风貌,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派繁茂和谐、生机勃勃的迷人景象,花鸟画家在这种自然世界中观照的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意识和充盈谐和的自然精神。

“自然是我师”,我?直接取法于自然的热带雨林花鸟画,感悟很深,从被表现的审美客体找到花鸟最初、最质朴的审美意识,它对于原始自然美的挖掘并不停留在“再现”的层面上,而是凭借主体内在的力量再现自然的生命意识。通过具体的动植物形象感受到了生命的共感,唤起我对人生的思考与启发。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通过多年的绘画实践,我感觉花鸟画在造型上,应重视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不似之似”,以此抒发和实现作者的情意。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既然要意在笔先,这就要求作者从观察现实中酝酿意境,捕捉图象,下笔时便有信心.从而一挥而就,笔下生动自然,生气勃勃。在构图上,要注重突出主体,善于和勇于大胆剪裁,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在写意花鸟画中,同时选择发挥画意的诗词题款,力求与画面达成一种互相辉映的效果。

二.中国花鸟画构图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灵活处理时空关系

花鸟画的构图,大多是近景或中景,在同一画面上,大都采用“俯、平、仰三结合的角度,表现和处理所要绘画对象的位置。灵活处理时空关系,作者的角度、位置不固定,完全可以突破空间的约束。

中国花鸟画构图讲究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灵活处理时空关系,这也是其区别于西洋画的显要特点。古人在画论中所说“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就是要画家在动笔之前,就先要在胸中酝酿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

首先通过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然后经过思想上缜密的筹思,从而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约略的草图,也就是初稿,下笔便有所依据。其次,一幅完整的构图,是不容许在创作过程中随便轻易地补充或修改的。在构图时,简单地用松炭布布位置.看看远近距离效果,或是用指甲在纸绢上约略划划枝干岩石等轮廓,完全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所谓写意,是在形似中进一步要求神似,而时间又不允许作者慢慢去思索,关键在于作者要在落笔前,在脑海里先组织画面,进行完整的创作构思,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以有为而作者为胜”的意思。

一幅优秀的花鸟画并不是花鸟的单纯描绘.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绘,表现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当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现对象的神韵气氛交融在一起,通过特殊的构思和形象塑造,巧妙地反映在画面上,使画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构成了意境。因此,画家在作画之前,首先要对描绘的对象有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能力,在一幅画的意境中,不仅要把一些事物和观念告诉给欣赏者,而且要把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欣赏者。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有了意境,作品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善于收集创作素材,先“师造化”,才能“夺天工”,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将自然美演化为艺术美。

三.将自然美演绎为艺术美,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本质

优秀的花鸟画作品,都是表现自然景观,塑造浓郁灿烂的形象,追求人文、自然、生命和谐统一,形成刚柔并进、骨韵相间、浑然合一的艺术风格,体现自然本质美和形式美的结合,抒发人性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和理性,表达自然界雄伟苍劲和不屈不挠的永恒生命力。

我对“将自然美演绎为艺术美,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本质”感悟是,画家在描绘自然美之时,不以形美为满足,更要追求的是对象之神,要紧紧抓住对象的内在的神韵气质,把它体现出来,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本质。但是,在作花鸟画时,往往不受形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和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地加以取舍和夸张,甚至于变形变色,借以达到追求神似的目的。这一点.在写意花鸟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如唐代张彦远所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只有在画中追求神似气韵,神气表现出来了,形似也就在其中了。齐白石老人的一段话说得非常精彩:“太似媚世,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指对象的神韵所在,也就构成了中国花鸟画的显著特点——把“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

四.花鸟画注重有机运用笔墨纸色,充分表现天机天趣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和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段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笔墨”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清代画家恽南田曾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写意花鸟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历代中国画家都非常重视笔法与墨法修养,美术评论家也把关于技法的研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笔法和墨法,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黄宾虹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转自力有亏,墨无光彩”。笔墨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万般风貌的。描绘对象不同,笔墨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花鸟画非常讲究用笔和用墨,而且用笔有笔法,用墨有墨法,甚至从画面中一笔一墨的巧拙来认定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功力。不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欣赏花鸟画,也不可能画好花鸟画。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在《哑香馆集》上说“画至着色,如入炉错,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有笔有墨谓之画”。这是说,笔墨是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形象的刻画,还是意境的渲染,离开了用笔和用色,便不可能成其为中国画了。中国画之所以注重笔墨,跟书法有很大关系。以书法笔意为画,使中国画的线条既能造型,又可表意,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花鸟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特色。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就是指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不去描绘物体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色彩变化,也不去强调周围色彩的反射影响,而是着重描绘自然物象的固有色。所谓固有色就是指所画对象物本身的颜色,例如红花就是红色,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变成别的颜色。中国画家还十分注重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情,因此并不拘于对象的自然色彩,而是按所表现的主题需要,对色彩进行主观的设计和创造。

猜你喜欢
花鸟花鸟画笔墨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画
武建亭中国画作品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花鸟卷
花鸟
笔墨名家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