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节目《四人花坛》的艺术创新

2012-11-22 01:53郁达峰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花坛杂技技巧

郁达峰

《花坛》是一项传统的杂技节目,其主要的表演形式是将花坛在手,脚,头等部位做出转,抛,接等技巧,显示出杂技艺术的灵巧性与力量性。花坛道具一般都是选用我国特有的青花瓷坛,外表美观同时分量十足,最能突出中国文化元素在杂技艺术中的艺术魅力,给观众带来很好的视觉享受。

传统的《花坛》节目主要由单人或双人在地面上进行表演,通过单人抛接、两人抛接、头顶抛接等动作展示节目的技巧,多数情况下演员只是在舞台中心的一小块地方进行表演,没有充分的运用舞台的宽度与高度。节目动作只是强调了人与花坛之间的联系,没有对演员的表演动作进行更多的创新与尝试,导致《花坛》这个传统的杂技节目虽历史悠久,却一直鲜有创新,未能引起国际杂技界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杂技节目也频频走出国门与世界上其他优秀的马戏团共同表演。作为一位《花坛》节目的表演者我深深感受到“花坛”节目需要提升高、难、精的技巧动作,需要拓展舞台表演空间,要以全新的面貌去增强舞台效果。

由本人主演的《四人花坛》,就是在分析了整个杂技未来走向的基础上,结合“花坛”节目自身的的发展规律,由南京市杂技团精心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在训练之初,我们针对花坛节目训练周期长,对演员基本功要求高的状况,做出了3年训练的计划。要求所有演员与指导老师每天8小时训练,3年内放弃一切出国演出任务,下决心打造出一个突破传统表演形式的 《四人花坛》。我们没有固守于传统的花坛训练方法,改变了所有人都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训练,而是在练好基础动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各具特色的动作,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训练效率,也让节目动作的变化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为节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还创新出了一批新的节目动作如“挑脖跑肩上接挑脖翻下”“三个小坛提篮”、“三个大坛提篮”“270度过口。”、“大坛两头忙穿毛”、“三人对接脖子”等,这些动作不仅在难度上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观赏性上也是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挑脖跑肩上接挑脖翻下”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在传统挑脖的基础上,加上跑肩这个动作,不仅使得动作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它也改变了传统花坛动作都是平面与曲线的缺陷,突出了空间高度与动作形态上的立体变化,成为了节目中的支点。又如“大坛两头忙穿毛”这个动作,融合了花坛与地圈两个节目的动作特点,中间的演员做“大坛两头忙”,其余三位演员分散四周,在中间演员身体与坛子分离的刹那在中间翻腾穿过,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欣赏到了当代《花坛》与传统《花坛》截然不同的表演技巧,成为了“四人花坛”节目中的亮点。

《四人花坛》在节目的编排上还融合了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通过表演者运用手型、身段与人员位置的变化去表现演员的情绪。在节目音乐的编排上,不是简单的通过剪切现有音乐,而是请来专业作曲家专门为节目量身打造,为以后的表演提供了极大的益处。第一、摆脱了过去那种节目动作与音乐脱节的弊端,使得每个动作都在相对应的音乐节奏中完成,大大提高了观看与赏听的美感。第二、让音乐与节目节奏紧紧相扣,让表演节奏与观众审美产生情绪上的共鸣。第三,随着中国杂技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亮相,《四人花坛》有一首自己作曲的音乐,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它避免了因为版权问题导致伴奏音乐引起争议的尴尬局面,保证演出节目版权的独创性。

刻苦的训练,大胆的创新,为花坛这个传统的杂技节目带来了新的生机。《四人花坛》在国内杂技大赛华东大区的比赛上,一举荣获了华东区的金奖,顺利获得了进军全国比赛的入场门票。接着,为了迎接全国比赛,全体参赛演员,指导老师再接再厉,每天用12小时的时间磨砺技巧动作,排练整体节目,模拟各种可能在舞台上出现的情况及应变方案。在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上,由我主演的《四人花坛》获得了铜奖。

创新《四人花坛》节目很快获得了世界各马戏团的邀请,多次赴黎巴嫩,瑞士,德国,法国,挪威,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参加演出。2006年我受多哈亚运会主办方的邀请,作为唯一一个完整的杂技节目参加了多哈亚运会闭幕式的演出,《四人花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杂技的魅力。

经过无数次演出的锻炼,在技术与心理上更上一层楼的杂技表演组,随中国江苏访朝鲜艺术团,一起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四月之春·朝鲜艺术节”为朝鲜人民奉献一场高水平的杂技表演。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杂技节目同场竞技,通过激烈的角逐、我主演的《四人花坛》摘得了金奖桂冠。

此后,我们《四人花坛》杂技节目组频频在国内大型综合晚会上登场亮相:2005年参加了由南京市文化局组织创作编排的大型歌舞《神韵金陵》的演出,成为了晚会中耀眼的亮点;2008年赴北京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节春晚《百花迎春》的表演,完美的《四人花坛》受到了一致好评。2009年我和团队再一次站在了在深圳举行的全国大赛的赛场,经过重新编排的《四人花坛》,在保留过去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人对脖”这个动作,三个花坛同时高高抛起,化作完美的弧线,落向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两个花坛需要准确落到相距10米的两位演员的脖子上,这不可不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危险性的动作。我们以过硬的功夫和技巧,让观众欣赏到力与美结合的杂技艺术的魅力,在观众的欢呼和掌声中,评委组给了《四人花坛》以银奖的荣誉。

现代杂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表演形式层出不穷,如何才能让节目不会过时,是作为一名杂技工作者经常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杂技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可以让杂技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一直可以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哪怕我伤痕累累,哪怕我花尽心血,我也愿意在杂技艺术创新道路上奋斗到底。

猜你喜欢
花坛杂技技巧
高空杂技
感情强烈的叹号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空中杂技师
指正要有技巧
冬日清晨
提问的技巧
老鼠演杂技
美丽的花坛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