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扮演张母的一点体会

2012-11-22 01:53李青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淮剧唱腔技巧

李青

唱腔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怎样使自己的唱腔丰盈感人,这是需要演员为此而狠下功夫的。除了要努力把握好音准、节奏,努力训练自己的音色、音质等基本要求之外,戏曲演员在演唱的过程中,还应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努力通过自己的唱腔,准确地传达剧中人物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唱腔才能与剧中人物的精神面貌相吻合,才能感动观众。在大型现代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我饰演了剧中张忠良之母的角色,捕捉人物的情感特征,从内心深处唤起人物的自我感觉,真实地生活在角色的情感世界中,是我在《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演张母的一点体会。

当接到扮演“张母”的任务时,我很高兴,我非常珍惜这一次锻炼机会,同时也心存顾虑,剧本赋予张母的戏并不多,全剧只出现四次,面对有限的出场次数,不多的戏剧场面,如何准确地把握好一个平凡的人物,精心塑造好张母这个角色成为我思索的重点,我意识到肩头承担的责任,在前辈老师与导演的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我首先从分析人物、理解人物入手,我想如果演员对该剧特定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自己不清楚,心里没底,戏也肯定演不好,在处理这个角色的唱腔时,首先我清楚张母这个角色是淮剧行当中的老旦行,老旦是表现老年妇女形象的,针对“张母”这一具体人物,我在唱法上运用了比青衣、花旦略显醇厚的嗓音,宽厚中不失柔美,高亢中饱含苍凉。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作为行腔吐字的内在动力;以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作为唱腔、道白的显著特征。

在演唱中我努力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一.以唱腔传达情感

剧中张母当见到襁褓中孙儿嗷嗷待哺,心如刀绞,她恨日本侵略者疯狂残忍,使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怨自己身为一个贫妇,在家中颗粒全无,无法喂饱饥饿的孙儿时,心中万分悲痛,当演唱“一条江载不完百姓的怨和恨”时,我结合了身段的表演,拿起了讨饭棍,边演边唱“一片天几时云散红日升,一方山河血泪浸,一家骨肉长离分……”当我从舞台中缓缓走向舞台前端,两臂打开眼望苍天时,更是将内心的怨愤与念儿之情同时迸发出来,向苍天呐喊,向世人诉说“一腔不平向谁诉,一生苦难怎求生?……”我用真情来表演,用情感来演唱,这种情感使这段唱腔更有张力,这种饱含情感的唱腔也打动了观众。

二.以技巧丰富唱腔

当演员对人物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与感受之后,如何使自己的唱腔更为完美,还需掌握若干演唱的技巧。这方面我经多年的舞台实践,也有着深深的感受。这一次,我演唱“张母”这一角色的唱段时,再一次将淮剧唱腔中某些技巧,运用在自己的唱段中,如在演唱“一声乞讨难启唇,怕启唇,伸手乞讨为孙孙……”我运用了胸腔共鸣和脑腔共鸣的技法,一字一句如泣如诉,由于我是用“心”在唱,唱得饱满、挺拔、沉稳、厚重;由于技巧得当,唱出了张母此时内心的悲凉心境,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技术技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使唱腔更显丰富,从而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所表演的角色得到领导、专家、老师的认可,在江苏省第五届淮剧节上我荣获了“表演奖”。

通过这一次艺术实践,我在塑造“张母”这个人物的过程中注重体验、注重创造,努力探索唱腔与情感紧密相融的演唱技法,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广大的肯定,这一切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争取创造出更多的舞台艺术形象。

猜你喜欢
淮剧唱腔技巧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提问的技巧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倪同芳唱腔集首发新闻发布会暨收徒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