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分离纯化工艺Δ

2012-12-03 03:34曹纬国肖晓秋程玉洁王乐乐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400016
中国药房 2012年15期
关键词:提液样量超纯水

唐 红,董 志,曹纬国,肖晓秋,刘 媛,程玉洁,王乐乐(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016)

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fl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产于河南、新疆、四川等地,具有祛瘀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冠脉、抗氧化、保护心肌、降血压、免疫抑制和脑保护等255种药理学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2],常以水煎液入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一种查耳酮苷类物质,是红花黄色素中含量较高的一种水溶性成分,具有药理效应代表性,且为单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有着极好的新药开发前景。笔者采用温浸法对主要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对其最终含量进行测定[3~5]。

1 仪器与试药

UV-3150 PS(E)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津岛公司);RE-52 A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B-3循环水多用真空泵、DT-100 A型分析天平(北京光学仪器厂);PYXHXZ电动振荡器(广东韶关科力实验仪器有限公司);GSY-Ⅱ不锈钢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医疗设备厂)。

红花购自重庆市药材市场,经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何先元副教授鉴定为菊科川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贮藏于室温的干燥器中);HSYA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637-200905,纯度:91.8%);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含A、B组分,天津天成澄清剂有限公司);D4020、D101、D3520、AB-8、ADS-17、X-5型大孔树脂(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聚酰胺薄膜、80~100目聚酰胺树脂(浙江台州四甲生化塑料厂);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红花粗提液的制备

称取400 g红花药材,第1次提取加入药材量12倍的超纯水,70℃水温浸泡30 min,第2次提取加入10倍量的超纯水,70℃水温浸泡20 min,合并2次提取液,按1∶2比例60℃减压浓缩,加入浓缩后药液体积6%的ZTCⅡ型澄清剂B组分(置于70℃水浴中),絮凝30 min,再加入3%ZTCⅡ型澄清剂A组分,絮凝60 min后抽滤除去沉淀,60℃减压浓缩至提取液含生药1 mg·mL-1,上柱备用。

2.2 大孔树脂分离HSYA

2.2.1 树脂的预处理 分别将D101、D4020、D3520、ADS-17、AB-8、X-5型大孔树脂置于95%乙醇中浸泡24 h,湿法装柱,用95%乙醇洗至取流出液1mL,加4mL超纯水洗至无浑浊现象,再用超纯水洗至无醇味,备用。

2.2.2 静态吸附筛选最佳树脂型号 称取5.0 g预处理好的6种湿树脂,分别加入到100mL带塞锥型瓶中,每种树脂称3份,加入10 mL粗提液,置于28℃、120 r·min-1恒温振荡器上振荡24 h,吸附平衡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403 nm;回归方程:Y=42.585 X-0.0287(r=0.9999))测定吸附后溶液中HSYA含量。根据下式计算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量(Q,mg·g-1)、吸附率(%):Q=(ρ0ν0-ρeνe/m)×100%、吸附率=(ρ0ν0-ρeνe/ρ0ν0)×100%(式中,ρ0为吸附前溶液中HSYA的总质量浓度;ν0为吸附前溶液总体积;ρe为吸附饱和后溶液中HSYA的总质量浓度;νe为吸附后溶液的总体积;m为树脂质量)。结果,D101、D4020、D3520、ADS-17、AB-8、X-5型大孔树脂的Q分别为0.3209、0.3256、0.2829、0.3147、0.3234、0.3325mg·g-1,吸附率分别为 91.8%、93.15%、81.95%、90.04%、92.55%、95.15%,X-5型大孔树脂的Q和吸附率均较高,故选择X-5型大孔树脂。

2.2.3 静态吸附筛选洗脱液浓度 将吸附液滤去,分别向达到吸附平衡的树脂中加入30%、50%、70%的乙醇溶液(每组进行3次平行试验),28℃下连续振摇12 h,测定此解吸液中HSYA的含量,按下式计算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的解吸附率(%):解吸附率=(ρdνd/ρoνo-ρeνe)×100%(式中,ρd为解吸液中的HSYA总质量浓度;νd为解吸液体积)。结果,乙醇浓度为50%时,平均解吸附率达到了98.21%,对HSYA的洗脱效果最佳。不同浓度乙醇对HSYA解吸附的影响见图1。

图1 不同浓度乙醇对HSYA解吸附的影响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ethonal on desorption of HSYA

2.2.4 静态吸附筛选提取液的pH值 称取6份质量为5 g的X-5型大孔树脂,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pH值分别为1、2、3、4、5、6的红花粗提液(质量浓度为0.383 mg·mL-1)各20 mL,恒温搅拌,每隔5 min振荡30 s,持续2 h,然后静置24 h,使其达到饱和吸附状态。分别测定吸附后溶液中HSYA含量,计算不同pH值下的Q。结果,当pH值分别为1、2、3、4、5、6时,Q分别为0.3760、0.3762、0.3831、0.3795、0.3818、0.3796 mg·g-1,当pH值为3时的Q最大,故选择提取液的pH值为3。

2.2.5 动态吸附筛选不同流速 量取4份10 mL经过预处理的X-5型大孔树脂,分别装入内径2 cm的层析柱,加入红花粗提液5 mL,分别控制流速为1.0、1.5、2.0、2.5 mL·min-1,分段收集流出液,测定流出液中HSYA含量,并计算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结果,流速控制在1mL·min-1时吸附率和解吸附率最佳。不同流速对HSYA吸附和解吸附的影响见图2。

2.2.6 动态吸附筛选不同径高比 将红花粗提液上X-5型大孔树脂层析柱(2 cm×40 cm),上样量固定为柱体积的2%,流速为1 mL·min-1,径高比分别为1∶8、1∶10、1∶12,1∶15,测定HSYA的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结果,径高比分别为1∶8、1∶10、1∶12、1∶15时的吸附率分别为93.3%、94.1%、94.8%、95.2%,解吸附率分别为89.7%、88.9%、93.6%、90.3%,表明径高比为1∶12时的分离效果较好。

图2 不同流速对HSYA吸附和解吸附的影响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flow rates o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HSYA

2.2.7 动态吸附筛选上样量 将红花粗提液上X-5型大孔树脂(2 cm×40 cm)层析柱,径高比为1∶12,流速为1 mL·min-1,上样液pH值为3,分别以1%、2%、3%、4%柱体积上样,测定HSYA的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结果,上样量分别为1%、2%、3%、4%柱体积时,吸附率分别为94.6%、95.3%、90.4%、91.2%,解吸附率分别为88.6%、92.8%、91.3%、89.7%,表明上样量为2%时分离效果最佳。

2.2.8 大孔树脂分离HSYA的工艺 将浓缩得到已知浓度的红花粗提液上X-5型大孔吸附树脂,采用2%柱体积红花粗提液上样,径高比为1∶12,洗脱速度为1 mL·min-1,先用150 mL超纯水洗脱,待流出液Molish反应呈阴性时以400 mL50%乙醇洗脱,分段接取洗脱液,以HSYA为对照品进行聚酰胺薄膜法检视,点样后以乙酸乙酯-甲醇-3.6%盐酸(1∶3∶6)为展开剂展开,在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当洗脱液在HSYA对照品荧光斑点对应处无斑点显示时,表明HSYA成分基本洗脱完全,收集含HSYA成分的洗脱液,备用。

2.3 聚酰胺树脂法纯化HSYA

采用聚酰胺树脂对HSYA进行动态吸附,按“2.2”项下方法筛选得到聚酰胺树脂纯化HSYA工艺为径高比1∶14,上样量为2%柱体积,流速为1.5 mL·min-1,洗脱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醇-3.6%盐酸(1∶3∶6),反复上柱6次。直至样品的主斑点与HSYA对照品的Rf值一致,基本无杂质斑点即可。干燥后的粉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HSYA含量为83.6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不同极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的6种大孔树脂对HSYA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的影响[6],筛选出了对HSYA吸附-解吸附效果较好的X-5型大孔树脂。非极性的X-5型大孔树脂对HSYA的吸附可逆性好,回收率高;而非极性的D3520、D4020和ADS-17型大孔树脂由于极性低,比表面积和平均直径较小导致其对HSYA的吸附量较小;弱极性AB-8型大孔树脂对HSYA吸附作用力强,解吸较低,不适用于对HSYA的分离及树脂的重复利用,并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最终选择X-5型大孔树脂对HSYA进行分离。

ZTCⅡ型澄清剂分为A、B两组分,它是以天然多糖等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无毒,澄清对象为蛋白质、鞣质、蜡质等[7]。本试验结果显示:该澄清剂使用方便,有效成分损失小。大孔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是一种非凝胶型,注有致孔剂,不含交换基团,含有“空隙”结构的聚合物,特别适合从水溶液中分离化合物。将澄清剂法与大孔树脂法结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除杂效率。通过对影响大孔树脂吸附与解吸附的各种因素的系统研究,最后选定了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在此条件下得到HSYA的产率为25.63%,纯度为83.65%。

[1]施 峰,刘焱文.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66.

[2]张吉祥,白晓杰,周秋香,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950.

[3]臧宝霞,王玉芹,李家实,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2,22(2):137.

[4]关颖丽,刘建宇,尹 虹.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三萜苷方面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8,19(30):2399.

[5]金 鸣,高子淳,李金荣.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制备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J].中草药,2004,35(1):25.

[6]徐小燕,潘林梅.影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因素及其在中药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9):719.

[7]杨 辉,阿依吐伦·斯马义,吴桂荣,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0):1358.

猜你喜欢
提液样量超纯水
元素分析仪测定牧草样品适宜称样量的确定
页岩油气勘探中热解分析与总有机碳预测
Synthesis of new non-fluorous 2,2'-bipyridine-4,4'-dicarboxylic acid est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metal ions extractio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化肥检验中称样量与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产规律分析
青葙叶水浸提液对豆科植物种子发芽化感作用研究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饲用玉米大斑病病原菌毒素粗提液致病机理研究
超纯水也是一种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