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2012-12-04 07:12魏晋
活力 2012年16期
关键词:百货业发展趋势

魏晋

[关键词]百货业;发展变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随着消费品内需市场的持续发展,传统百货企业大多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摆脱了沉重的国有员工负担。民营股份制百货企业崛起,外资百货企业更带来较高的品牌商品定位。百货业一定程度摆脱了低迷发展,销售额取得了稳步的增长。随着百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重新定位、经营方式创新也成为百货行业的发展关键。

一、近年来百货业的发展变化

(一)我国百货业业态的变化

随着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便利店、专业店店等各种业态兴起,传统百货业的市场不断被各种零售业态所蚕食。进入2000年,上海联华首次以111.4亿元的年销售额取代了中国零售业首位的上海第一百货,标志着零售领域百货业的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百货业也经历着很长的一段困难时期。然而,随着02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提高,社会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在10%至20%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饱和和分化状态。7000平方米以下的向主题店、品牌店、精细化方向发展,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30000平方米以上的向SHOPPING MALL方向发展。新兴百货业态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必将迅速成长。

(二)经营方式的变化

从经营方式来说,中国百货与国外百货区别很大,无论从租赁保底,到联营扣点,对零售商而言只是一份“二房东”管理,对供应商而言只是一个直销窗口。这种经营方式形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百货商店经历了一个放弃经销、代销商品,全面转向联营、引厂进店甚至场地出租方式的转型,实际上成为“二房东”。这是在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场为减轻历史包袱,向供应商推卸经营成本,实施利润最大化的持续压力情况下形成的。

(三)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业态演进,零售业按品类和目标客户群细分业种,传统百货业的空间更趋“窄小”。 今年来,由于消费品市场的极大发展,百货店作为经营选购品的专业店,开始向两极分化,一极是大众时尚商品,另一极就是奢侈品,市场进一步细分。单纯的以商品经营为特征的百货店越来越向类别化特色化发展,而与品牌供应商建立全面的供应链合作,成为品牌供应商的分销渠道和服务平台。

(四)规模和经营水平的变化

区域化和规模化是百货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一个城市商圈有限的市场空间里,品牌企业因其品牌商品的占有率和服务质量的商誉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顾客,其单店销售能力一般达到一亿元/年/万平方米,成为衡量一个百货店经营水平的标准。

二、百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改变经营方式,向自营模式转型

百货企业采用自营模式主要有三种途径:一发展自有品牌。百货商店发展自有品牌,改善商品同质化的局面,吸引消费者,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二建立买手团队。在买手经营模式下,百货公司根据顾客的需要变化精心挑选要采购的商品,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性,能够很好地把握消费需求的动态;三是买断经营。买断经营是百货企业对某品牌一系列产品的买断经营。百货店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从厂商进货,并拥有该品牌一些系列商品在某区域的独家经营权。

(二)加快重组,向“连锁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目前,不少国家的百货业巨头能够控制本国主要的市场份额,其特点几乎全部都是连锁公司。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百货店不是可不可以连锁的问题,而是必须连锁发展的问题。实现连锁经营的关键是信息化支持和百货供应商物流体系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条件的充分发展,使商业集团有能力为供应商提供库存管理和周转的服务,极大降低了供应商商品分销的成本,一种必然的趋势是零售业传统的就近供货开始被全球货源通路所替代。

连锁百货店必须重新构筑供货商、零售商协同型产销价值链体系。目前,我国供应商多级流通、多级代理,其商品分销成本高达25%。百货连锁就是要为供应商减轻物流分销和存货周转的负担。百货商店的未来管理技术必然要求首先是门店要求实现单品管理(库存、价格)和数据交换,基于SCM和VMI的产销联盟,建立高效的顾客分类管理和服务响应、高效的区域合作划分、高效的店装设计和营业员培训、高效自动的供应商,账期管理及公开结算及账务处理、持续高效的全国促销计划和联合的新品引进计划,甚至联合的品牌发布和研发计划。

基于Internet的EDI为实现供应商低成本共管存货(VMI)和高效顾客响应(ECR)提供了可能,其前台POS采集的销售数据和顾客卡数据,其后台管理的进销存数据,可以直接采集汇总到连锁总部,实现集中的分析和与供应商的高效数据共享,总部集中实施资源管理、计划管理和标准管理,而门店可以充分实施属地化经营活动和顾客服务。

(三)更新经营理念,“特色化、主题化、品牌化”成为百货店竞争的显著特点

现代百货是以紧跟时代发展展现现代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百货经营方式。传统意义上的百货商店一般认为面积平均在7000平方米左右,商品至少包括流行服饰,化妆品,家居用品和其他更宽泛的品类,一般是不同的商品部分布在不同的楼层。与其他业态店相比,百货商店最大的缺点是价格较高和方便不够,即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较高。但随着城市商圈的重新定位和迅速发展,百货店必须迅速完成从业种经营为主转换到业态经营为主的改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新型的百货业态正以全新的经营方式完成角色和功能定位的转换:一方面做精做细,品牌化类别化管理。另一方面不再局限于简单专柜招租,而是开拓更加人性化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手段,面向顾客心理空间和购物体验创造更好的软硬件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的更大发展,多种体量的MALL商业地产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型商业业态组合的主要载体。主题百货店将更多地进入新兴的SHOPPING MALL中而成为其主题店专业店,作为购物中心的经营主体,而与其他商业业态配套落位。□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百货业发展趋势
美国零售业态销售模式比较
新形势下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百货业O2O模式的转型及开展策略探析
近20年中国百货业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