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建国教授应用菊花解郁方经验介绍

2012-12-10 11:17陈志刚何丰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疏肝肝气脏腑

陈志刚,何丰华

(1.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2.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解建国教授应用菊花解郁方经验介绍

陈志刚1,何丰华2

(1.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2.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菊花解郁方;名医经验;解建国

大连市中心医院解建国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老师深谙岐黄之术,思外揣内,审病必求因,对疑难顽怪之疾,见解独到,笔者有幸侍诊于旁,亲聆训诲,受益匪浅,此次仅将吾师应用自拟菊花解郁方(以下简称菊花方)的经验做一介绍,以飨同道。

1 菊花方组成及方义

菊花方组成:菊花10 g,白芍30 g,当归10 g,柴胡15 g,香附15 g,郁金15 g,丹参30 g,川芎20 g,蒲黄15 g,五灵脂15 g,桑寄生30 g,小茴香10 g,焦曲30 g,丝瓜络10 g,车前子30 g,琥珀0.5 g(冲服)。该方融合了逍遥散、越鞠丸等经典名方,并有独到之处。是解建国教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观点的集中体现。临床用于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病、乳腺病、痤疮、心脏病、胃肠道疾病、尿路感染等。凡是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所有疾病,都可以应用本方加减治疗。

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来看,肝病是最常见的。菊花方组成充分考虑到肝脏的阴阳气血,及与其他四脏的关系,可谓面面俱到,不同于一般的治肝方剂。其中,菊花轻清疏散,顺应肝气条达之性,可以疏达肝气,又有清降肝火之功而无辛燥之弊,故功胜柴胡等疏肝药,用以为君,协同柴胡、郁金、香附等药以疏肝气。应用当归等补血药以养肝血。应用蒲黄、五灵脂、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以活血疏肝。应用白芍以养阴柔肝。应用小茴香等暖肝散寒,温补肝阳以疏达肝气。由于肝木对人体气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所以肝木病变,往往牵涉其他脏腑同病。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腹胀,泛酸,纳差,嗳气,故用神曲等化湿消食导滞。肝肾同源,肾气不足,亦可影响肝气的生发,因此应用桑寄生补肾生肝。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因心肝的同一趋向,心火也随之上冲,出现心神不安,烦躁失眠等症状。此时如果单纯的应用辛散药疏肝,辛散药会引动心火,因此,必须合用清降心火,养心安神的药物,应用琥珀即是此意。

2 典型病例

尹某,女,62岁,因胸闷痛,心悸反复发作1年,加重1月就诊。1年前因情志不遂发生胸闷胸痛心悸,于市中心医院诊为冠心病并住院治疗,服扩冠抗凝等西药及活血化瘀等中成药效不显出院。出院后,多次服用中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虽然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1月前再次因为情志不遂病情加重,每天胸痛发作3~5次,每次持续5~15 min,持续胸闷,气短,头晕心悸,夜间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诊。症见: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进食尚好,但不喜凉食,腹畏寒。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P:80次/min,BP:160/100 mm Hg,体型矮胖,舌质瘀暗,脉弦滑。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不肿。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辨证:胸痹(气滞血瘀)。投予菊花方加西洋参10 g,水煎服,每天3次。1周后复诊诸症明显改善,继续服药1月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停药。1年后回访病情稳定,未再服药。

按:冠心病的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尽人皆知。而且患者表现为胸闷痛,舌质瘀暗,脉弦滑也确实表明有瘀血证存在。但患者此前应用活血化瘀药均无效,说明还有其他原因存在。老师根据患者每次加重均与情志不遂有关,且平素心情抑郁,口苦脉弦的表现,判断为肝气郁结而导致气滞血瘀而投菊花方加味。此病病机不仅在血分而且在气分。此时必须以疏达肝气为主兼以活血故能奏效。

3 结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内经从五行角度明确了肝主疏泄的生理。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所谓肝主疏泄,泛指肝脏疏通、宣泄、条达升发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实际上主要是指肝脏对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调节作用。人体的气机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其基本的形式为升、降、出、入。气的这种运动,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肝的疏泄功能,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脉通利,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协调。由此可见肝木在五脏中的重要性。因此,内经在论述五脏时,以肝居首,论述六气时以厥阴风木居首。临床上,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来看,肝病是最常见的,同时又是最复杂的。解老菊花解郁方综合了调节肝之气血阴阳,并且考虑到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有所加减,灵活应用,自可左右逢源。最终达到肝气得以正常疏泄,并与其他脏腑和谐相处的目的。因此可以治疗与肝气郁结有关的多种疾病。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肝阳的问题。最不易为人所注意的就是肝阳不足,也是导致肝气瘀滞的常见原因,常可见小腹畏寒,月经色暗,痛经,左关尺弦紧,此时只有配合温散一法,才能起到疏达肝气的作用。

R289.5

A

1007-2349(2012)09-0003-02

2012-07-23)

猜你喜欢
疏肝肝气脏腑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